DDR3王朝奠基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后浪推前浪。DDR3标准终于在2007年得以面世,更高的频率和带宽、更大的容量以及更低的功耗等特性,将帮助它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
  DDR3将帮助人们建立更加强大、稳定且绿色的计算平台。
  技术的创新路,如同奥林匹克的精髓“更高、更快、更强”一样,永无止境。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日前内存标准组织JEDEC宣称,DDR3标准的起草开发和公布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该标准正式成为业界标准。
  对于业界,这意味着什么?DDR2时代的没落,并伴随着DDR3王朝的确立?
  
  吻合当前发展趋势
  
  JEDEC表示,与DDR2以及更早的DDR1相比,DDR3在降低功耗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DDR3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更高的频率和带宽,采用1.5V的工作电压和内存讯号终端电阻技术(On-Die Termination,ODT),但会提高运行时的温度等。
  根据标准,DDR3内存将采用堆叠式封装技术,容量从512MB至8GB不等。除了制定DDR3内存具体标准外,JEDEC还正在加紧制定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双列直插内存模块)、无缓冲DIMM(Unbuffered DIMM)、小外形DIMM(Small Outline DIMM)等基于DDR3的内存标准。
  仔细地研读标准,我们会注意到一些吻合当今业界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势。尽管这些细节可能很不起眼,但是却令人过目难忘。
  以容量为例,DDR3容量分布为512MB至8GB之间,这意味着单条256MB的内存将不会在DDR3时代出现,而代之以更大容量的单条内存。对于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Vista和其他企业级操作系统来说,这将更有助于人们搭建具备超大容量的计算平台。辅之以DDR3高出DDR2的频率和带宽,未来的计算平台将更加强大,并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
  以工作电压为例,DDR3内存的工作电压也从DDR2的1.8V降到了1.5V,功耗更低,对散热环境的要求也更低,这也吻合了当今世界“绿色环保”的主旋律。对于用户来说,功耗更低无疑可以使他们的支出减少,而DDR3对散热环境的要求更低,也会便于他们搭建恒久稳定的计算平台。
  
  两大巨头倾力支持
  
  其实,被认为将会被DDR3取代的DDR2,也只是在2006年才完全成为市场主流。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尽管英特尔大力推广DDR2,但是AMD却始终支持DDR,直至该公司2006年第二季度转向全新的AM2接口,DDR2才在市场上获得压倒性优势。
  不过,对于新生的DDR3标准,英特尔和AMD均在第一时间表示了欣赏和支持的态度。
  同时担任英特尔公司与JEDEC标准组织董事会成员的的Paul Fahey表示,DDR3标准是发展新一代低功耗、高性能内存的关键,它将在未来的移动平台和要求最高性能的应用平台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同时认为,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DDR3内存的意义更大,因为DDR3可以全面提升笔记本电脑在视频、编解码、游戏、3D视觉等方面的表现。
  AMD公司资深主管兼JEDEC JC-42.3工作小组主席Joe Macri也表示,DDR3标准代表了内存、系统、各电脑组件以及与模块制造商通力合作的最高水平。他认为,DDR3将在包括视频、游戏、企业和个人计算等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成为业界主流。
  英特尔对DDR3的支持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5月21日,英特尔发布了Bearlake系列中的P35和G33芯片组,P35及G33芯片组可以提供对1333MHz总线的支持,其最大的改变则是率先提供对DDR3内存的支持。英特尔计划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全线推进Bearlake的3系列芯片组产品,而根据英特尔的这一发展计划,内存厂商也将会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开始批量生产1GB容量的DDR3内存产品。
  AMD的态度虽然略为保守一些,但是该公司也表示将在2008年第四季度之前,正式推出支持DDR3内存模组的AM2 以及AM3接口规格的CPU。我们相信,如果DDR3在英特尔的推波助澜下取得快速的市场进展,AMD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将其推进DDR3的时间表提前,以防英特尔凭借DDR3之利通吃市场。
  
  内存厂商翘首企盼
  
  “标准未动,产品先行。”这似乎已经成为一条IT界默认的发展定律。
  DDR3标准发布之前,很多有实力的内存厂商就已经发布了各自的DDR3产品(样品),内存大厂金士顿也在今年5月就正式通过了英特尔的DDR3支持平台认证程序。
  不久前在我国台湾省举办的电脑展会Computex 2007上,众多内存厂商也展示了相应的DDR3产品。譬如,宇瞻就展出了频率达到1600MHz的DDR3内存模组,并同时还提供包括1066MHz、1333MHz的DDR3内存模组产品,包括512MB和1GB容量版本;SuperTalent首次拿出了面向笔记本电脑的DDR3 SO DIMM内存,其频率为1066MHz,单条容量为512MB,并且通过了RoHS环保认证。
  对于笔记本电脑使用的DDR3,其前进步伐肯定会落后于台式机及服务器的DDR3内存,因为无论是英特尔、AMD,抑或是其他第三方厂商,目前均未发布支持DDR3的笔记本电脑芯片组。不过,业界广泛认为,DDR3对于笔记本电脑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从电气性能上来看,笔记本电脑的DDR3较之以前的DDR2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从内存厂商的角度来看,由于在DDR2上赚取的利润率逐年下滑,他们对DDR3的急切心理并不亚于处理器厂商。谁在DDR3上率先攫取到“金矿”,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蓝海”,谁就能得到在市场上领跑的机会。
  
  全面普及尚需时日
  
  对于DDR3内存,当前我们不用抱太大的期望,就像当初市场对待DDR2一样。在CPU外频提升最迅速的PC台式机领域,DDR3也将经历一个慢热的过程。同时,早期的DDR3价格肯定不菲,根本不可能和DDR2展开竞争。
  DDR2在短期内被淘汰掉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能上DDR3的主板也可以上DDR2(由于两种内存的电气规范并不相同,因此主板并不能同时混插DDR2和DDR3)。考虑到有限的支出,相信很多初期购买了支持DDR3主板的用户还是会购买DDR2内存,或是沿用系统升级前遗留的DDR2,直至他们有迫切使用DDR3的需求或是DDR3内存价格滑落到他们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内。
  早在DDR3标准发布之前,IDC资深分析师Shane Rau就曾经指出:“2007年初将出现一些吞噬大量内存的计算和消费级应用,譬如微软公司的Vista操作系统。DDR3对于这些新的平台和应用将是一个福音。”他认为,DDR3初期将有助于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市场,然后将用于图像和高清电视等消费级应用。他同时指出,尽管DDR3势必会取代DDR2,但是这仍需一个过程。
  内存厂商创见的副总裁Steve Chang表示,对比64Mbit×8的DDR3 1066和DDR2 667,前者的市场价格达到了10美元,而后者仅不到两美元。他认为,5倍以上的差价将是DDR3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由此可见,DDR3的普及趋势已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编辑点评
  乍一看来,DDR3似乎势不可当,毕竟它已经获得了英特尔、AMD以及诸多内存厂商的一致支持。不过,我们不能不考虑用户的态度。考虑到各种成本,估计在上市初期,同等容量的DDR3内存和DDR2内存的价格,可能会相差10倍。我们建议用户该购买DDR2就购买DDR2,切莫被DDR3迷住了眼,就让DDR3在最近两年暂且“阳春白雪”去吧!
其他文献
标准的争议,最终都将延伸到商业利益的博弈。对于一个有着明确发展方向和难以估算具体价值的未来大市场,软件企业在技术、标准、商业模式方面的储备都需要从现在开始,这也是围绕文档标准各方反应激烈的原因。  围绕微软OOXML文档标准、ODF开放文档标准(Open Document Format)以及中国标准UOF的争论已经太久,业界也因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而变得迷雾重重。而惟一的事实是,标准之争背后潜藏
到2010年,“互联网数字洪水”可能会席卷全世界,甚至摧毁整个互联网。  到2010年,“互联网数字洪流”可能会席卷全世界,并摧毁整个互联网。这是美国Memertes研究集团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该报告称,再有两年多的时间,普通互联网用户和企业使用互联网的需求量就会大大超过全世界的网络容量,互联网很可能会因承受不住大量数字媒体堵塞带宽而崩溃。  听起来的确有些耸人听闻。  Memert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爱普生,它给人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执著。   日本的国土只有中国的1/20,人口一亿多,但它在战后从一片废墟快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如果探求其中的原因,撇开种种客观因素不谈,你会发现这个国家在国民性格和文化方面确有独特的地方可以借鉴。这是这次赴日本采访EPSON公司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这令人有一种可以从文化层面看一家科技公司发展的直觉。   精工爱普生公司成立于1942年5月。据
英特尔AMD竞赛两败俱伤  英特尔与AMD这两个冤家今年拼了个“头破血流”。从“价格战”到“技术竞赛”,两大芯片厂商两败俱伤,其利润双双下降。  12月,被AMD寄予厚望的Barcelona处理器和最新的Phenom处理器均被爆出存在缺陷。  英特尔即将发布的45纳米Core 2 Quad也因为发现Bug而被迫延期。两大芯片厂商双双陷入“缺陷门”,是竞争过度的恶果。  AMD与英特尔长期以来的价格
9月底,北京隆重召开了2007互联网大会。大会透露: 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62亿,普及率12.4%,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用过手机上网。  互联网大会上,人们热烈地讨论业务模式、Web 2.0、搜索、视频等话题。诸多互联网公司为今天业务的快速发展而兴高采烈,为明天更大的发展而激动。可是,这个互联网大会只是网站的大会,与1.62亿网民的切身利益又有多大关系呢?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
综合消息 思科10月23日宣布以3.3亿美元收购WiMAX硬件厂商Navini,从而得以闯入新兴的全球WiMAX无线宽带市场。  思科副总裁兼移动无线集团总经理Larry Lang表示:“在新兴市场,我们的很多客户都对WiMAX感兴趣,并且看好这项技术。我们一直致力于扩展思科的下一代网络战略,收购Navini是这项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Navini由硅谷企业家陈五福和无线射频专家徐广涵共同创办
本报讯 (记者 康翔)7月10日,Adobe公司在北京隆重发布了Adobe Creative Suite 3(CS3)中文版,这也被业界认为是Adobe公司创立25年来最大的一次软件发布。Adobe公司亚太区副总裁Julian Quinn先生和Adob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珍妮参加了此次发布活动,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Adobe Creative Suite 3将Adobe和Macromedia
【计世网 快讯】(记者 朱泉峰)10月19日,腾讯公司宣布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投资过亿元的腾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并聘任腾讯公司首席架构师郑全战博士为腾讯研究院的负责人。腾讯研究院在北京、上海、深圳同步设立,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六大研究方向,包括: 存储技术、数据挖掘、多媒体、中文处理、分布式网络和无线。  目前,腾讯研究院拥有6个重点项目研究室,预计明年研究院人数将会达到几十人。每年每个研究室将会选定
本报讯 (实习记者 马硕)7月24日,由计算机世界主办的“2007 SOA应用年会暨SOA应用方案颁奖典礼”在京召开。会上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韩燕波教授指出:“基于Web Service的SOA技术大都由国外主导,中国的SOA应该从自身的具体服务着手。不必一味追求跨国的SOA应用,企业内部的SOA同样重要。”   实现SOA并不是单一的,它包括自身的管理、安全、模块,以及监管等多个方面,不仅需要更
(实习记者吴迪新)并不是风险投资商们缺乏投资Web 2.0的勇气,而是对中国Web 2.0亦步亦趋、缺乏成熟盈利模式的现状表示疑惑。  “中国的Web 2.0就像是一只会耍杂技的猴子。”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赵小兵在最近举办的一个Web 2.0投资与发展论坛上说,“如果Web 2.0的应用不是用户长期持续的需求,而是短期的需求,那结果好比是,耍猴的时候我看了,但是收钱的时候我就跑了。”  中国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