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虚拟故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故事教学”是指将故事和相关史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虚拟的故事虽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但不等于完全是虚假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好的虚拟故事同样能起到特殊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对课本知识点和材料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后创作虚拟故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理解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有助于将比较抽象的枯燥的历史概念、观点形象化,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更容易理解;有助于让课堂“活”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师生互动,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一、高中历史“虚拟故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内容缺乏历史性。虚拟故事的背景、时间、地点、历史信息等与史实相差太大。二是情节缺乏史料的典型可靠性。史料过长、过多,往往来不及讲解,多媒体播放一下,纯粹是走过场,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教学质量;史料太少,学生往往很难从故事中得到有效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三是知识点缺乏全面性。虚拟故事线索不清晰、很杂、很乱,整体结构不够严谨,情节不够紧凑,学生往往是听了这头忘了那头。四是语言不够简练,缺乏趣味性。虽然是虚拟故事,但语言上没有特色,要么平淡,要么艰深难懂,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显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很难做到有效学习,从而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二、高中历史“虚拟故事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虚拟故事的内容要“虚中带实”
  “虚中带实”即虚拟的故事中包含着真实的历史细节。笔者认为虚拟故事“必须是对真实的历史的描述和再现,故事的创作应该要有严密的历史依据,不能违背历史本来的面目,否则会造成史实和认识混乱”,造成学生无从下手,失去故事的特殊作用。首先,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时间、地点要与史实一致。这样,学生才容易把虚拟故事与课本所学知识相结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整合资源,用当时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其次,故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信息应遵从历史事实。这将有利于学生从故事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理解。
  2.虚拟故事的情节要会引用史料
  史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可靠的史料和可信的史实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的基础和保证,舍此,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创作虚拟故事时应会引用史料,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特定材料。引用的史料要有所选择。一是要典型。在史料较多的情况下,教师要选择最重要最能反映历史真相及其本质特征的史料向学生介绍。二是要可靠。“没有‘实事’不能‘求是’;不尊重‘实事’,更求不到‘是’”。因此,教师应把史料的确凿可信放在首位,不能把史料等同于史实。然而,史料不会自己说话,它需要教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三是要立足于学生。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即使史料很典型,学生理解有困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四是要精练,不宜太长、太多。由于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很容易就可搜集到丰富的史料,应对史料认真筛选,使史料简明易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否则,史料太多,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完成。
  3.虚拟故事的知识点要有全面性
  全面性就是整体知识。只有把握好整体知识,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历史。因此,对于课标要求掌握的原因、过程、特点、影响等知识点,在创作的虚拟故事中应全部体现出来,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拓展和综合把握。在追求知识全面性的同时,一要注重线索清晰,二要注重整体结构严谨,情节连贯、紧凑。不能为了“全”而随意拼凑,忽视历史的联系性。
  4.虚拟故事的语言要重视局部刻画
  创作虚拟故事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够比较直观地快速地悟出故事背后蕴涵的道理与意义,充分理解和把握故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知识、概念。那么,如何快速地直观地感知故事的内涵本质?笔者认为关键之一是要重视故事局部的刻画。首先,要追求语言的简练。语言不要拖沓累赘,要抓住主干知识,最好有“画龙点睛”之效。其次,要追求语言的通俗实用,尽量避免出现艰深难懂、繁琐复杂的语言。再次,要追求语言的趣味性。总之,“虚拟故事教学”“将故事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历史思维,是在直观感悟和理性分析中理解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许纪霖.我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J].历史教学,2005(5).
  [2] 刘晔.例说虚拟故事在历史概念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
  [3] 冯一下.史料、史实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
  [4] 陈旭麓.浮想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合作-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讨论,各小组间的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合作与交流,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合作—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运用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互动学习  中学英语的课堂互动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合作,没有合作就不会有学习的互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互动的前提。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也是教师
12503.8亿。这是2011年黑龙江省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阅读理解题型是我国高考英语试题中占分比重最大的题型,再加上与之关系紧密的完形填空题,可以说,阅读理解决定着英语高考的成败。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我们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量变达到质变  任何能力的养成都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对于高中学生,应该从高一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每天课后读两篇英语短文。短文的难易、长短应该根据他们自己的英语水平来确定,当然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  1.学生翻开一篇
高校“两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是“两课”生命力所在。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五个
7月26日,保利地产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全票通过公司发行不超过40亿元的中期票据,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
地区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欠发达地区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优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化硬环境;加快创新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
近十多年来,全球化作为一个新的现象,对教育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管理理念、办学观念、运作机制等方面也因此而不断采取新的策略,其最直
农民工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只有把农民工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之中,才能以其为媒介实现真正
萨特的'主体价值'理论,是其存在主义自由观的逻辑展开和伦理学延伸.所谓主体价值,实际上是指个人自由的价值谋划和价值选择.自由是主体价值的基础,选择是惟一来源.价
计算机虚拟化通常上是指计算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合理的采用虚拟化技术,不仅能够改善政府部门现有机房资源的使用,更能在管理、安全和可扩展能力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