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其控制措施分析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阶段都经历投标、中标签订合同、施工、竣工等,管理过程繁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猛,但是面临相应的管理措施却比较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现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关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146-02
  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给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带来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才能与时俱进。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反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实际工程的科学规律,经典理论都是经大量实践总结后获得的相关结论。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实现最大利益。现代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最终实现工程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程序化,从而提高业内工程管理水平。
  1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管理,减少人工、材料、机械等的浪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经历投标、中标签订合同、施工、竣工。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承建工程的工艺、工程性质、工程特点和规模大小,结合建筑工程企业自身的技术、技术装备以及施工组织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工程价值,在此基础上完备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最合理、最科学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中的每一阶段,在组织上强化管理,尽量减少成本支出。
  控制好材料费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材料费的支出在建筑工程费用管理上占了较大的比重,节约材料成为了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材料的管理,应该从原材料采购开始抓起,对定价、质量评定、选购、验收、使用以及后期的材料消耗、余料回收等关键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对开销的费用和材料进行严格监控,避免材料储存积压,保证成本在可控范围。
  建筑工程施工中还要严格按国家安全生产的行业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组织施工,除加强监督和检查外,还应及时的发现事故的隐患,一发现马上处理排除。对安全管理进行有限监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减少应处理事故而增加的不必要支出。所以,建筑工程企业还应增加对相关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对工程质量还要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适时检查和验收。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防止出现垫层加厚、基础挖深等不利于成本控制的现象发生,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机械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企业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困难和问题,既要实现高效稳定的发展,又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中,企业应该就相关问题找出针对性强的方法,不断完善及改进。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时,要以科学合理的管理观念,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新情况和新问题必然是难免的,因此要与时俱进,利用自身实力,对相关问题攻关,不断完善工程管理。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普通的问题。如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普遍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经营;建筑企业现场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许多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有待加强,许多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导致具体施工过程发生很多计划之外的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实际管理中,应严格控制每个管理环节的质量,以减少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行的一些管理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工程管理,不能很好的监管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的发展。主要一点就是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科学、专业的管理体系,缺乏相应的技术措施。
  2.2 施工阶段的管理存在若干问题
  项目的管理,具体就是现场的施工管理。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问题,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仅仅凭经验施工,管理理论比较缺乏,有人甚至还是十几年前的旧思维,与现代管理理论严重脱节,专业及管理理论拔尖的人才十分缺乏,现有的管理人员普通缺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魄力;施工机械方面,则是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地方还是依靠人力,效率低下,且质量参差不齐,基本依靠工人的经验,个别工地虽然也使用现代机械,但是机器老化,性能较差,维修维护成本高,这些无疑制约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
  2.3 劳动人员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行业本身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许多劳动工人,所以,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劳动人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很多施工企业都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措施去实现对劳动工人的管理,不能很好的实现人员的有效调配,人员流动性大,且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十分缺乏。具体表现为,很多施工单位实行包工制,即有一个或若干个包工头带领几支施工队伍完成工程,这些施工队伍大多数是临时拼凑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相应的安全及技能培训,素质低下,而且施工队伍之间缺乏统一的调配,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及窝工现象。
  3 建筑工程管理的若干建议
  3.1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应对现行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以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要求。具体而言,制定具体的法律和法规,规范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行为,实现有法可依,同时要求将相关措施落实到实处。借鉴世界先进的一些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加大对现行制度的改进,使得管理机制更加专业化。
  3.2 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的内容,而且是所有行业都应该重视。具体到施工中,技术人员负责指挥现场工人进行施工,因此必须重视施工安全,除了技术交底之外,每一项工程都应有专人负责,对于违章作业要及时纠正,尽可能排除所有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为此,需要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各项施工工艺进行层层把关。切实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度及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巡查力度,对于尚未落实到位的施工单位,采取有力措施要求整改,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3.3 重视员工培训
  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按其不同的岗位进行岗前培训,除了技能培训外,还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培训,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加强管理团队的人员素质,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熟悉现代化工程管理手段的管理人员,才能实现项目的科学、专业、高效的管理。因此,聘用高素质人才,或对现有的管理队伍进行大力培训,实行淘汰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缺乏的怪圈。
  3.4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于节约建筑企业的成本有重要影响,只有减少人才浪费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人员进行预测及统计,掌握各部门基本情况,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合理安排各种人才,实现人员管理的高效及科学性,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
  4 结 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比较繁杂,经历投标、中标签订合同、施工、竣工等阶段,系统性较强,而且建筑工程关系重大,近年来,建筑企业发展迅速,很多企业的管理还不够科学,管理混乱,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此,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系,加强员工的培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 龚丽霞.浅谈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6).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国情、利用信息
<正>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中药浸膏专用喷雾干燥机,能够解决含糖量高、黏性大的中药浸膏或其他植物提取液干燥时存在的物料粘壁、焦化变质、易吸潮等问题,提高了企
透过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与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我们不得不再谈道德建设,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过程中,道德建设更是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紧紧
国外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含矿岩系以含碳和黄铁矿,夹火山物质和热水沉积物,金含量高为特征,在含矿岩系的沉积,成岩过程中,局部可以形成成贫金的含矿层,少数情况下以至于形成金矿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同时,对外贸易遭遇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指控越来越多,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应对这种形式,政府、行业及企业应协调合作,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采取相关对策.
本文通过反思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服务业进一步引进外资的政策建议。
摘 要:要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通风安全是首要对策,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措施是煤矿通风安全的首要影响因素。文章首先论述了目前煤矿单位对通风安全的管理现状,然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措施,以期能给相关工作者和生产单位以启示。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35-02  1 目前煤矿通风管理中存在的
利用振动减摩工具减小钻柱与井壁摩阻是大位移井、水平井钻进过程中提高机械钻速、增加井眼延伸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振动减摩工具可以分为两类,力激励振
历来人们都认为夏洛克是一个吝啬、残酷、奸诈的"吸血鬼",应该受到批评、讽刺和嘲笑.文章通过对夏洛克生存的环境和时代特点的分析,认为夏洛克是一个勤劳的商人,敢于斗争的勇
晚清成同年间,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发生后,清政府曾交替使用“剿”“抚”两手策略。杜文秀领导的大理政权多次拒绝了清云南地方官府的招抚,而求抚活动的普遍性、持续性和公开性,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