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达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保证气象预报任职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阐述了《雷达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现状,并就此提出了采用实践教学、兴趣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的改革路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雷达气象学》原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雷达气象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兴趣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8-0122-02
  一、引言
  《雷达气象学》是一门利用天气雷达进行大气探测和雷达回波研究的学科。它是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和天气学交叉的一个分支学科[1]。这是大多数大气科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大气科学类本科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雷达气象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过课程学习能够熟悉和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学生利用雷达预报天气的能力[2]。不管学生以后是选择科学研究还是走向气象业务岗位,《雷达气象学》都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因此,研究《雷达气象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大气科学类人才是必要的。
  掌握气象雷达的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对提高预报天气的准确率是有很大帮助的,是预报天气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对于走向气象业务岗位的学生,《雷达气象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雷达气象学》教学中,多数高校仍然以理论式教学为主,但是仅有理论知识的储备还远远不够,对于雷达在天气预报中的实践应用,只是通过课堂讲述效果不可能很好,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欠缺,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对《雷达气象学》应用时,无所适从。实践出真知,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满足《雷达气象学》的教学意义和目的,我们需要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探讨了《雷达气象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
  二、教学现状
  《雷达气象学》课程主要学习雷达气象的基础、雷达探测准确度与能力、雷达探测的强度和速度信息进行处理和反演的原理及方法以及对雷达资料的分析和应用[3]。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尽管能够让学生理解雷达与天气和预报之间的一些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但是这样的课堂模式并没有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去让学生深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相对于枯燥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4],导致了学生对于雷达图像实践应用的一知半解。另外,尽管《雷达气象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及其他的必修专业课,如《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等,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教改路径
  针对《雷达气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践教学、兴趣教学和案例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专业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以后进入气象台工作是有利的。《雷达气象学》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的理论涉及公式推导,这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基础才能掌握。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讲解公式推导就变成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课,这背离了《雷达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意义,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抓住《雷达气象学》实践应用这个方面,确保不使学生淹没在数学的海洋里,而让学生能真正进入到《雷达气象学》中,掌握《雷达气象学》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能够利用雷达图像预报天气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去气象台近距离的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在天气预报中的实际应用。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深化理论知识,达成培养应用能力的目的。
  兴趣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的教学互动过程中,这对于学生的理解理论知识是有利的。例如,夏季天气变化无常,很多学生在上课前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困在途中,因此每次上课前利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实时全国雷达监测图来掌握实时天气动态,估算降雨的时间,避免影响学生上课。有了这样的贴近生活的用处,学生对《雷达气象学》的兴趣很是浓厚。有了兴趣的引导,学生才会有探索的欲望。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原理理论的教授,还可以利用中央气象台的雷达实时图像进行实例讲解。此外,除了雷达图像的应用分析外,还要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与学生交流该地的天气形势,分析导致该地出现降水的原因。另外,近年来台风频发,在日常的课程讲学中,多用雷达图像来判断台风的强弱发生地区、判断台风的雨带影响时间。有了这些生动的、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实例,学生自然就会燃起学习《雷达气象学》的兴趣了。
  案例教学并不是指单个的案例分析、案例作业,而是根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一系列相关的案例[5]。学生通过众多相似的案例进行学习、分析,使得他们获得知识以及实践的间接应用,提高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同一类台风天气状况的分析,通过对比在台风发生过程中雷达回波图的信息,及时掌握台风的强度大小、发展情况、移动路径以及预测对登录地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影响等,比较各类台风就雷达图像中的异同点,对掌握台风的结构、特点及影响等都是有帮助的。对这些案例展开讨论,思考出现这种条件的天气形势以及雷达资料在此过程中对于天气预报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怎样的实际应用并进行案例总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实践应用分析的能力。
  四、总结
  《雷达气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掌握气象雷达的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对提高预报天气的准确率是有很大帮助的,是预报天气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相对枯燥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了学生对于雷达图像实践应用的一知半解。因此,我们针对《雷达气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讨论了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了如何利用实践教学、兴趣教学和案例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煜,潘峰,袁铁,等.“雷达气象学”课程建设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9,(1):123-125.
  [2]胡汉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气象雷达原理”实践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53-55.
  [3]张培昌,杜秉玉,戴铁丕.雷达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4]郭棟,徐建军,邵旻.中美大学教学差异的影响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7,(5):7-8.
  [5]郭昕,于庆智,王耀虎.雷达管制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5):174-175.
其他文献
我国大部分省区自1995年开始陆续施行了全民食盐加碘,截至1999年共4年时间。根据1995—1999年3次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1~3]表明,我国人民的碘营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除新疆、西
目的 为获得全民食盐加碘前合肥市儿童垂体-甲状腺功能状态本底资料和食盐加碘后的影响情况。为城市碘盐的合理实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2644(前)、2395(后)名7~14岁儿童为基础,以8~10岁儿童3为中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碘缺乏病 6年监测结果的分析以及与山西省高碘地区甲状腺肿对比研究 ,探讨全民食盐加碘后尿碘浓度的变化是否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方法 运用山西省 6年病
天富电力(集团)公司,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顶益/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公司
【摘 要】只有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是功能,有利于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标,并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育观念;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一,日韩近年来大规模的投资重点集中在电子产业、集成电路、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资本和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地域主要在长三角。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因此要研究会计对象的本质就要先研究会计要素的"重心"。本文通过对会计要素"重心"的历史透视,得出"资产是会计要素重心"的结论,然后从分析资产的本质
目前,塔吉克斯坦汽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塔国内汽车拥有量约22万辆,其中,轻型轿车16万辆,70%以上为个体车贩通过不同渠道从欧洲国家进口的二手车辆,车龄大都在10年以上。
目的 观察高碘对小鼠胚胎和仔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适碘组和高碘组,分别饮含磺50、300mg/L的去离子水。喂至3月龄,雌雄同笼,观察雌鼠,胎鼠了仔鼠的情况。结果 适碘组雌鼠受孕
目的 探讨NO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柯萨奇病毒B3(CVB3)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模型及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培养体系。酶法测定小鼠心肌及Mφ分泌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