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红段子”—表征、结构与文化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的政治传播研究往往由两类学科所统摄:政治学和社会学。结合信息社会的背景,前者一般在信息传播的语境下,对政治学的传统问题重新进行梳理和理论考察,提出诸如"数字民主"(布莱恩.罗德,《数字民主》)、"虚拟政治"(马克斯.斯劳卡,《大冲突》)等命题,进而探讨信息时代"政治"的真谛;而后者则关注政治信息的传播效果以及相应的社会影响,典型的如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深入探讨了网络的政治管理和传统线性政治管理之间的不同。用"文化研究"来研究政治传播则不同:一则"文化研究"认为文化是"生活方式",因此政治不仅是政府和政客们的事情,也是引车卖浆之流们的事情;二是文化研究特别关注所谓的表征(repre-sentation),即将政治符号化的力量和路径,以及支配这种力量和路径的意识形态。本组专辑的四篇文章正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了政治传播。朱丽丽的《民族话语、视觉奇观与消费主义》以2010年春晚为分析对象,探究了这场晚会中的国家话语和民族话语,进而从社会心理与商业逻辑两个角度对这两种话语的形成路径和社会心理做了细致分析;杨德睿的《认同焦虑与肉体偏执狂:台湾传媒的政治煽色腥的根源探析》以台湾政坛为研究对象,探讨所谓"煽色腥"(sensationalism)的信息传播为何在台湾政坛能大行其道,其根源并非全在于政客的政治目的和媒介的传播目的,而是台湾人"认同焦虑"进而对感性过于偏执的产物;汤筠冰的《国家仪式的视觉转向及其传播的路径转型》敏锐地提出来一个命题,即随着传媒的发展,国家仪式的传播开始视觉化,其发挥政治效应的机制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带来了一种政治文化的转型;祁林的《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红段子》用霍尔(Hall)"表征"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所谓"红段子"在中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政治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四篇文章的研究都立足政治,最终又都游离政治——关注人的感觉和社会变迁,颇具跨学科的意味,而这正是"文化研究"的精神。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的决定,并进一步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定位出发,首次提出深化生态文
为了解优秀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无氧能力特征及相关性,测试了山东武术院散打队22名现役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研究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无氧能力以无氧爆发力为主,无氧耐力次之,且
<正> 艺术起源问题是艺术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艺术研究中最深奥、最复杂、最神秘莫测、最各持一端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中国艺术起源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概述。在学术上
<正>我国汽车保险可以分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机动车商业保险又包括商业三者险、车损险、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各种主险和附加险。
<正> 有效位能是大气能量学中很重要的创见之一。早在本世纪初,马古拉斯(M.Margules)讨论气旋发展的能源时就已提出(当时称为有效动能)。可惜的是,其后半个世纪,虽有人继续研
韩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使韩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了战争带来的贫困,赋予韩国通向未来的意识。从文化音乐教育角度而言,在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教育新浪潮的碰撞中,韩国音乐教育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预警对经皮肾术后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的经皮肾术后感染性发热
通过梳理近年来被通报的诸多负面案例,不难发现,"好同志"与"阶下囚"的区别常常表现在"八小时之外"。为吸取前车之鉴,大庆油田第三油矿采油307队党支部探索建立了以"八小时之
期刊
翻译本来就是人类对于原文章的重新解释与概述,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文章的含义与概念,可以更贴切的符合阅读者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感受与体验。特别是文学作品类型的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市民需求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管理信息化已逐渐成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