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与幸福感的互促互进:基于大学生同伴关系与自我认知的中介效应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wd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民健康与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健康效应”与“金牌效应”并驾齐驱,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享受乐趣与增强体质同频同振。本研究旨在探究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深层关系,探索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机制,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方法:利用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检验法,对5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同伴关系、自我认知4个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显著(p<0.001)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活动显著正向预测同伴关系(β=0.655,t=5.66,P<0.001);体育活动可正向预测自我认知(β=0.76,t=8.02,P<0.001);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 21,t=4.14,p<0.001) ,同伴关系和自我认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 23,t=4.87,p<0.001; β=0. 64,t=11.15,p<0.001) ;Bootstrap检验法的结果显示体育活动可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其直接效应为0.208,95%CI =(0.09,0.31),效应占比为24.81%;体育活动可分别通过同伴关系和自我认知间接地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间接效应为0.6305,95%CI =(0.49,0.86),效应占比为75.19%;幸福感提升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结论:体育活动可通过同伴关系与自我认知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建议实现体育活动与幸福感之间的良性互动应从个人与社会集体两个层面构建互促互进机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各大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正因如此,部分子女被迫与外出的父母分离,留在家庭成为留守儿童。照时间线来看,特殊时代产生的“留守儿童”在如今大都已经进入青年阶段,而依托于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这一群体中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好者已经步入象牙塔,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留守
现代化企业在发展中所遭受的竞争是残酷的,特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管是对企业内部高级人才的管控还是基层职工的培养均会威胁到企业将来的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化人才管控已经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怎么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使得企业职工能够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持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挑战,薪酬鼓励制度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生产力的合理措施之一,对企业将来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可是,现今诸多企业还未构建合出合理的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构建国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才需求,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的薪酬水平与员工激励的机制,对于人才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薪酬与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研究的关键部分之一。因此,本文以大连市亿达地产作为研究案例,针对企业的薪酬制度以及员工激励体系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为企业的
本次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中职生的心理适应特点与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使广大教育者通过教育与健康指导,确保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发展观,进而有效促进中职生的生活心理适应性,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发展。为了探究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的关系,让学生提高中职校园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在理论意义方面初次评价中职生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它已成为民众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往往更关注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而忽视中职生这类群体的校园欺凌问题。事实上,中职生的校园欺凌问题更为突出,并且受欺凌的同学更多受到言语羞辱和身体虐待。这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及社交障碍等问题。不过,并非所有的中职生在受欺凌后都会导致心理不适,可能有某些人格因素在其中起保护作用。通过前期的文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