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恒宇:不被嘲笑的梦想就不叫梦想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元旦档期,一部名为《十万个冷笑话》的动画电影成为黑马,没有任何明星、名导和地毯式宣传,该电影上映当天就收回了3000万的成本,四天票房8300万,成为了观众膜拜追捧的新宠。
  唤醒梦想,投身动画创作
  2000年,卢恒宇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动画系,开始了他的动画生涯。为了维持生计,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动画技术,卢恒宇便游走在闪吧和闪客帝国的论坛到处找“活儿”。“一条横幅广告就能挣到500块。”卢恒宇心里暗自开心:“因为第一次觉得可以靠做动画维持生计。”此后,他便走上了技术挣钱的路,也想当然地认为这便是自己内心最想要的。
  2004年,20岁的卢恒宇大学毕业。当年10月,央视推出一档日播动漫栏目《快乐驿站》,该节目最大的特点与看点,就是用时尚、先锋的动漫手法,演绎中国经典幽默,使原本就充满喜剧色彩的相声、小品又增加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卢恒宇被《快乐驿站》看中,优厚的待遇让卢恒宇不再为生计发愁,他甚至还准备组建公司,并乐此不疲地努力着。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正处于事业亢奋期的卢恒宇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段经历险些让他在梦想的道路上走偏了方向。
  原来,2005年圣诞节,卢恒宇应朋友邀请观看北京电影学院的学院奖作品,当同行制作的《大海》在大屏幕上放映的那一刻,卢恒宇的心突然被一种涩涩的东西拥堵着,小时候的事情开始在脑海中翻腾。
  爸爸是县城电影院的电影放映师,小时候的他每天都泡在电影院里,沉浸在大屏幕的故事里,同一部电影每天都会看上两遍,一部电影放一周。电影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画面都深深地烙在了他心里,甚至连屏幕上的字幕他都记得死死的。那时,卢恒宇对电影充满了憧憬,“做电影就是我的梦”。
  初三毕业的暑假,卢恒宇和两个朋友整天泡在一起看漫画,玩游戏,做白日梦,聊到了未来,卢恒宇说:“我以后想做动画。”正是基于这个念头,大学时,他报考了动画系,学会了动画技术,误以为通过技术赚钱就是自己内心的那个梦。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直到看到了《大海》,了解了它的幕后创作故事后,卢恒宇开始反思自己。“我发现他们做flash的时间和我做的时间一样。大家都是从那个平台起来的,他们在一直钻研自己的动画。而我在干吗呢?我不停在做的事就是有点技术去挣钱。”
  从电影学院出来,卢恒宇心事重重地走在路上,天上飘起了雪花,扫路工人正在扫雪。当洁白的雪花变成了很脏的泥水的那一刻,卢恒宇心痛不已,《大海》创作者的创作态度深深刺痛了他。“他们就是白色的雪,而我就是那脏脏的泥水。”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被《大海》“拍醒”的卢恒宇将做公司的事情交给了朋友,自己则全身而退,只为能够全身心地创作自己的动画作品。
  寻梦之路,开启导演生涯
  然而当卢恒宇真正开始做原创剧本的时候,他才发现以他当时的水平,根本无法通过双手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表达出来,于是他便开始疯狂地观看不同题材的电影,从动作片到文艺片,从日本片到欧美片。在尝试了编剧、艺术总监等工种之后,卢恒宇觉得这些都不是心中最契合的梦,于是他便四处寻找做导演的机会,但屡屡得不到认同,卢恒宇再次陷入追梦的痛苦中。
  家是困顿时最好的港湾,卢恒宇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成都,那里的慢生活也许会让自己平复内心的焦灼。于是,他干脆回到了成都,准备随便逛逛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料,卢恒宇在成都逛着逛着,就“逛”进了当时国内很不错的动画公司中华轩。于是他便从打杂开始,一步一步积累经验。两个月后,公司领导突然任命卢恒宇担任《云端的日子》的导演。这让卢恒宇受宠若惊。他后来才知道,由于公司人事变动,一时人手不足,他才得到了这个机会。而大家对他也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尽管不被看好,但卢恒宇却愈发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在心里暗自跟自己较劲:“一定要做出点东西。”
  《云端的日子》不仅让卢恒宇步入了导演之路,还让他遇到了和自己世界相通的另一半李姝洁,以及皇贞季、山新等令自己满意的优秀声优。
  2003年,李姝洁从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毕业。在大学期间,李姝洁就创作过三四部动画短片,在国内还获过一些奖。2006年,经过几年历练,性格外向且富于创造力的李姝洁,急需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此时,卢恒宇正在给《云端的日子》物色工作人员。在大量的简历中,一份简历引起了他的注意,简历上写着“我的目标是让所有人排着队、买票看我的电影。”这份简历正是李姝洁的。对于这个梦想,很多人会觉得可笑,但对于同是追梦人的卢恒宇而言,他感受到的是心的震撼。他能感受到简历背后那颗坚持而倔强的心,当即决定录用李姝洁。实践证明,李姝洁不负所望,在片子里做了万金油的角色,从配音到导演、从音效合成到音乐,锻炼了一身技能。
  要演活一个有性格有态度受人喜欢的动漫人物,合适的声优至关重要。为此,卢恒宇和李姝洁专门在网上征集声音。听了一些后,卢恒宇觉得这些专业配音声音好、嗓音好,但就是缺点东西。“专业培养缺乏一种灵魂,架子太拿起来了,不放松。”正当卢恒宇心情忐忑时,突然一个夸张搞笑却又接地气的声音跳了出来,卢恒宇欣喜若狂。“就是这个声音!”他也才真正明白,自己所求的声音是有表演的声音。“那种发音很好听的,我们不需要,我们要的是表演。”也正是因为这样,皇贞季、山新等一批人被选了出来,也成了他以后动画片中的“御用”声优。
  《云端的日子》是卢恒宇离自己的理想最近的一次。然而理想实现起来总是会遇到现实的阻碍。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坚持尊重编剧与不认同作品定位之间的矛盾让他一度陷入到拧巴的状态。编剧设置的剧情是一群大学生没事就去丽江玩,玩回来后开钢琴演奏会。剧本里只有阳光面,没有阴暗面,更没有大学生的心理的纠结和生活上的困难。而卢恒宇却认为,青春不是成天就是我们去咖啡厅,一直高调优雅,整个片子就会浮起来。“我喜欢的一定要搞笑,不是在装文艺,我需要实实在在生活的东西。”   2008年,在完成了这篇自己评价为“不伦不类”的作品之后,卢恒宇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契合的梦想——动画电影导演,于是他还是回到了北京,那个自己开始寻梦的地方继续追梦。
  圆梦路上, 化嘲笑为动力
  机遇总是可遇而不可求。重返北京的两年期间,尽管卢恒宇推出了新作《象牙之城》,但内心还总觉得不对味。他需要有一部作品,能够很好地诠释自己对漫画改编动画的理想与愿望。
  2010年,卢恒宇在有妖气发表了自己的练手漫画,得到了有妖气的编辑魔恩·杨的赏识。后来有妖气决定将《十万个冷笑话》动画化时,魔恩·杨便邀请卢恒宇做导演。看了《十万个冷笑话》剧本后,卢恒宇第一感觉是“很惊艳”,再加上当时中国成功的漫画改编动画还太少,而国内动画业总是找出各种理由不敢尝试,卢恒宇便决定改编,“既然有这个机会,为什么不做呢?我就是要证明,国内动漫发展慢,不为其他,我们只是没有去做而已。”卢恒宇只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尊重原作;二是推广声优。“我没有原作粉碎机的能力,那我就好好的把人家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就已经成功了。而声优对动漫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这点在日本已经验证。”
  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卢恒宇和他的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创作,一定要让观众看到耳目一新的东西,他还在剧中引入弹幕吐槽形式,让网友们可以边看剧情边互动。2012年5月,《十万个冷笑话》播出第一集。没想到作品一下大火,播放量甚至突破百万。无节操的吐槽风格和耳目一新的人物设定,让观众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动画。两周内《十万个冷笑话》就赢得了单集破亿的播放量。而“二次元男神”李靖、“金刚芭比”哪咤、匹诺曹、白雪公主、女王大人、小金刚、鸟不拉屎大王等也成为人气奇高的动漫角色。
  2012年底,卢恒宇和李姝洁工作室成立。卢恒宇和李姝洁任导演,每月制作一集《十万个冷笑话》。随着点击量的飙升,卢恒宇也成了媒体新宠,被观众广为熟知。他们的工作室里挂着迪士尼创始人Walter Disney说过的一段话:“我们在策划一部电影的时候,不考虑儿童,也不考虑成人,我们只遵循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纯净的地方,也许世俗的喧嚣让人们忘记了这个地方,但是我希望人们看完我的影片后,能让人想起这块地方。”Walter Disney被卢恒宇视作动漫界的祖师爷,十年来,卢恒宇深受Walter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对动漫事业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坚持做着非低幼类动漫产业。
  2013年底,有妖气联系卢恒宇,决定趁着人气推出电影版《十万个冷笑话》。这使得卢恒宇的动画电影导演梦只有一步之遥。卢恒宇欣喜不已,但很快他便意识到窘迫的现实。工作室只有6个人,只给一年的创作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有人说起了风凉话:“就你还想做电影。”卢恒宇气不过,当面回应:“不被嘲笑的梦想就不叫梦想!”
  那段时间大家都像打了针鸡血,忙里作乐,因为这是大家的梦,是大家喜欢做的事情。卢恒宇自称是脑残粉,更多的时候自己是一个观众,不是一个导演,他会说他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是推动自己做成一个导演的最大动力,也是他最想要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为了某个细节,他们经常抛出各自的想法针芒相对,就这样“乒乒乓乓”地吵到最适合它的样子才妥协。剧本创作花了一个月,分镜头脚本花了两三个月,一部正常动画电影的诞生是三到四年甚至更久,但他们就靠一己之力,一年内完成任务。“我们一直赶到什么程度?9点钟就要生成最终成片了,8点59分都还拿着笔记本电脑,改最终的序列,总是觉得不够完美。”
  2015年元旦,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上映,一举成功,好评如潮。《十万个冷笑话》实现了卢恒宇对漫画改编动画的理想与愿望,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起点。卢恒宇给自己设定的终极目标是奥斯卡。他说:“人生总要有一个目标,不然没有动力,那就定个高一点的!不要怕被嘲笑。就像两个人爬山,一个把目标定在半山腰,一个定在山顶,我觉得定在山顶的会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约三五好友去餐厅吃饭,千篇一律地点餐等菜,不是聊天就是低头玩手机,几乎是顾客的综合焦躁症。如何解决这一不完美的等待时间?来自比利时的两个吃货级技术宅男,利用3D投影映射及动作捕捉技术的创意餐饮解决方案,一定带给你非一般魔力的视觉和味觉双重盛宴。这个"3D小厨师餐桌秀"会把你面前的餐桌餐盘当舞台,不仅为你上演一部逼格爆棚的小厨师烹饪表演秀,还能让你享受到餐桌
1、安史之乱  唐玄宗执政后期,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攻陷洛阳,安禄山自立为帝,号大燕皇帝,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叛军持续8年,史称“安史之乱”,是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五代十国  唐王朝灭亡以后的53年中(公元907至960年),中国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
花香四溢时,若伴有书香,日子过得该有多么活色生香啊?  从去年春天开始,或许就是宝清中央大街两侧的丁香花开的时节,我总能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坐在喧闹的人行街上,低头手捧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着。她面前摆着一个方型的纸壳箱子,上面放着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装着五摞酥饼。焦黄的酥饼让我误以为是圆形饼干,每次经过她时,从没见过有人买酥饼,一直都见她沐浴在风里看书。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里,她依旧穿着厚实的红
闭上双眼,不去看这世界的来来往往;堵塞双耳,不去听这世界的是是非非。即便是绚丽多彩又于我何干,我不曾迷恋一丝的喧闹浮华,也不曾追逐片刻的奢美惊艳,一个人的脚步始终走在自我沉沦的路上,不是来时。  沉醉在四周的黑寂之中,听着窗外风声的躁动,我屏住呼吸,试图不去惊扰它们的私语。将自己陷入黑暗,模糊了彼此的界限,分不清何处是我。不时传来的声响总能震惊我的内心,也许是太过敏感,又或者太过清晰。我只是紧闭双
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传统名吃,是久负盛名以鸭为特色的美食之一,以其口味平和,鲜香爽滑的特点,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风靡于全国各地。  主料:鸭血、午餐肉、土豆粉。  辅料:葱、姜、蒜、香油、花椒、干辣椒、辣椒油、香菜、花生。  步骤:  1、锅内烧开水,将午餐肉煮烂捞出,再将切块后的鸭血倒入锅内煮熟;  2、土豆粉用水泡好后,开水煮3分钟后捞出备用;  3、锅内烧热油,葱、姜、蒜、花椒、干辣椒炒香
摇滚MAO的民歌之夜  这是两年前2012年3月25日的晚上,坐落在鼓楼东大街上的MAO一改往日的躁动:没有人“跳水”,也没有人POGO。观众静静地站在台下,聆听来自遥远贵州黎平县的侗族歌队唱起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音色高亢处,清亮悦耳,如飞鸟欢腾扎入云端;音色低迷处,如梦如雾,回旋环绕,像春雨抖落早春的花瓣。  两年后的上海,在普陀区浅水湾文化艺术中心,来自贵州的十姐妹即将再度献声。她们从偏远的小
在路上,遇见最初的自己  ——搭车去云南之七  再难以割舍的感情,到最后依然逃不开分离的宿命;再奇妙的旅程,也总有终结的一天。在南糯山呆了三天之后,多多、黑娃和我三人离开半坡老寨,继续新的旅程。我们打算沿着214国道走,先向西,再一路向北去往大理。  离开的前一天下午,我们还参与了制作普洱茶的最后一道工序:筛选茶叶。其实非常简单,只是把晒干的茶叶倒进机器,机器会自动筛选,一个机器有四个出口,每个口
立夏一过,布谷声接踵而来。    午后的阳光硬是从窗格里挤进来,粘在床和地板上。梦中惊醒后,掀起窗帘,想看清,那群叫个不停的鸟身上是不是装了扩音器,竟能把这个周末的午后叫得如此混乱不堪。我猜它们一定是参加过一个叫“布谷鸟”的声乐辅导班,那阵 “布谷,布谷”的声音,像踩着音乐的旋律,联合着其它鸟叫,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还错落有致。我怀疑,夏天就是被这群鸟儿叫出来的。  拉开窗帘,阳光像纯金一样铺洒过
1814年,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罗曼·罗兰在《米勒传》中写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区教堂唱诗班的指挥,他文雅、喜欢思考、有艺术气质。米勒从小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向他指出了乡间的美丽,让他养成纯洁朴实的品质,内敛、静心观察的艺术修养让他走向了现实主义风格,而对于艺术的敏感和悲悯的艺术气质成就了他在艺术上的独特风格。  他23岁到巴黎学习作画,米勒的巴黎生活穷困潦倒,为了他的生活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次数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爱上一个人的心情,大抵都是如此,万千美好都不及你,只有你是心里唯一。  我也想说,走遍万水千山,看遍花开花落,都不及沈阳的梨花落雪让我眷恋。落雪无痕,流年沧桑,记忆中的那座城、那场雪刻骨铭心。  每到梨花盛开的时节,我都会和苏锦浩重回沈阳,漫步落花似雪中,芳香扑鼻,瞬间恍惚,犹如一梦。古城盛京的繁华虽已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