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重金属铜的去除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利用生态修复处理污水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修复处理污水的技术。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生态浮床技术迅猛发展,在传统生态浮床的基础上产生众多的改进型生态浮床和强化型生态浮床。本文将基于强化生态浮床,辅以人工微曝气技术,搭建一种新型的“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试验平台,通过污水的处理的静态试验,对比分析传统生态浮床、组合强化生态浮床和新型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去除效果。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传统生态浮床、组合强化生态浮床和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铜去除率的变化规律,为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的推广应用奠定一定实验基础。
  [关键词]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传统生态浮床;强化生态浮床;重金属;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34-0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整个人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中国虽然是世界水资源大国,但是由于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位于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列[1]。近年来,重金属污染指标对水体的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目前,在我国有大量的采矿、冶炼以及电镀等工业生产废水不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便直接排放进入自然水体,使得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超标[2]。
  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体原位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它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截留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能够有效的治理河流、湖泊、水库等重污染水体。国内外已有将传统生态浮床和强化生态浮床应用于污水处理实例,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各项污染物都有着很好的去除率。尤其是对于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去除,拥有很好植物吸附能力的生态浮床技术有其特殊的去除效果。
  本文基于强化生态浮床,辅以人工微曝气技术,搭建一种新型的“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试验平台,通过污水的处理的静态试验,对比分析传统生态浮床、组合强化生态浮床和新型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去除效果。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传统生态浮床、组合强化生态浮床[3]和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铜去除率的变化规律,为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的应用推广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1 实验涉及及方法
  1.1 实验设计
  本文主要以搭建的传统生态浮床、组合强化生态浮床和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为试验平台,进行污水中重金属去除的静态模拟试验。实验在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进行。
  试验将采用水槽进行模拟实验,水槽材质为塑料,水槽长宽高尺寸为100cm×80cm×70cm,实验有效水深为50cm,储水量约为0.4m3。试验选取四川省地区常见的挺水植物黄菖蒲作为生态浮床的植物部分,植株选择个体及重量相近者。采用白色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载体,设计尺寸为80cm×60cm×3cm并以间距15cm×15cm,分为4行×5列,打20个直径3cm的种植孔,每个种植孔内栽苗一株,并用海绵固定苗株。试验填料采用组合填料,填料挂膜采用人工挂膜。填料按照4行×5列悬挂,共20串。曝气量选择为2L/min,采用空压机通过微曝气管道24h不间断曝气。
  试验用水为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湖水和生活污水按3:1的比例混合的混合水体,并且在混合水体中加入适量的CuSO4·5H2O溶液。相关水质指标见下表:
  1.2 分析方法
  实验进行30d,实验正式运行后每3天进行一次采样,样品采用浓硝酸进行湿法消解,消解定容后的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Cu2+的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系统运行30d,实验开始时,三组生态浮床实验和空白试验污水中Cu2+的浓度均为1.2411mg/L。三组生态浮床试验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去除效果如图1h和图2,分析图4.1~4.2可知,三组生态浮床实验对污水中重金属Cu2+均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在实验结束时,传统生态浮床、强化生态浮床和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Cu2+的浓度分别为0.4987mg/L、0.3821mg/L和0.1587mg/L,对Cu2+的最终去除率分别达到59.82%、69.21%和87.21%。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其他外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效果最佳,最终去除率达到87.21%,其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生态浮床和强化生态浮床。实验进行至第5天,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率已经达到50.68%,而传统生态浮床和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率分别仅为18.77%和38.91%;实验进行至第30天,即实验结束时,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率达到87.21%,传统生态浮床和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率分别为59.82%和69.21%;由此可见:在相同实验环境下,对污水中重金属同去除效果强弱顺序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强化生态浮床>传统生态浮床;无论是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还是强化生态浮床和传统生态浮床其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去除在处理周期第一周内最为显著,第一周内去除率均能达到最終去除率的一半以上;三组实验对污水中重金属铜的去除速率在初期一周内最快,在随后的两周内去除速率逐渐放缓,进入实验的最后一周,三组实验对重金属铜的去除率基本达到顶峰,在后期对重金属铜的去除趋于饱和。
  3 总结
  (1)传统生态浮床、组合强化生态浮床和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均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在其他外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效果最佳,最终去除率达到87.21%,其对污水中重金属Cu2+的去除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生态浮床和强化生态浮床;
  (2)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重金属Cu2+的去除在处理的最初5d内最快,实验的最初5d,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对Cu2+去除率超过50%;
  (3)当微曝气强化生态浮床植物对Cu2+的吸收富集达到饱和,整个浮床系统对Cu2+的去除也随之达到饱和。
  参考文献
  [1] 周爱萍.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09:4345-4346+4348.
  [2] 周启艳,李国葱,唐植成.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方法研究[J].轻工科技,2013,04:98-99.
  [3] 高阳俊,赵振,孙从军.组合生态浮床在滇池入湖河流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9,15:46-4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发动机气门结构,针对气门与气门座摩擦副配合情况,研制开发了气门座锥面高度测量检具,主要包括支撑座、百分表、测头、标准块、定位底座。所述检具能高效快捷测试气门座锥面高度,尤其适合气门座生产的过程控制。  [关键词]气门座 锥面高度 检具  中图分类号:TK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28-01  前言  气门座,也称气门座圈,其锥面高度是
期刊
[摘 要]光缆传输以其远距离、大容量、高质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随着宽带业务和FTTH业务的大力发展,运营商大量的采购和应用光缆,光缆的质量直接影响通信网络的质量,运营商对采购光缆的质量把控尤显重要,对减少和避免重复施工、提升运行维护质量、提升客户对网络的优良感知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介绍光缆的性能参数、检测方法,分析光缆检测的原理,并从实验室检测的角度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期刊
[摘 要]基准是用来制造、测量其他元素的参考,通常公差设定为0,但实际任何基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当用它作测量基准时,其误差会带入测量值中,实际中我们经常首先来判断基准是否正确,它的误差是否在我们接受的范围,如果认为不可接受,得首先精加工或改进基准,再去加工或测量判断其他要素,那到底多大才可接受,为能够有效的指导实践,本文认为应该给基准明确公差,本文建议取所有测量要素中最小公差值的1/5-1/3
期刊
[摘 要]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今天,智能电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优势明显。通过实现智能电网,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本文将重点对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电力工业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09-01  在电力行业,智能电网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讨论了半导体激光器LD产生失真的原因,在光纤系统的增容过程中,由半导体激光器LD产生的失真所带来的系统CSO、CTB改变,并提出了光纤系统设计或增容过程中,如何避免因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失真所带来的系统指标的下降。本文给各地光纤网络的设计者,提供了设计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光纤系统 非线性失真 多频道电视信号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高温高压强化低品位铝土矿溶出的石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近年在技术上未有突破。但低品位铝土矿中过量杂质对工艺安全与制程物料的技术指标呈现出较大挑战,调配好占成本比重较大的原料质量,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原料质量问题对制程的危害,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关键词]一水硬铝石 富铝非一水硬铝石 石灰 循环母液 氧化铝AO 氢氧化铝AH  中图分类号:R197.3;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选煤厂煤泥水输送系统是由水泵、管路、固液流体等构成,提高系统输送效率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有价值的课题,通过对水泵、管网和工艺的探讨,研究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约能耗的方法。  [关键词]水泵;管网;流量;水头  中图分类号:TD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27-01  目前我國煤炭分选的工艺和方法,绝大多数以水或水的混合物作为分选介质,如重介选、跳
期刊
[摘 要]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在强调功能性的前提下,兼顾美观。作为设计人员,应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开展工作。要让人们能够深入到景观中去,切实地享受到水景带来的舒适,通过水景的缔造,能够对整体景观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植物的搭配要有延续性,水生、亲水植物合理搭配,形成绿色的景观带,植物的选择要起到一定的生态功能,使滨水景观的更加彻底地起到美化环境,优化环境的作用。  [关键词]滨水景观 设计原则 植物
期刊
[摘 要]本文指出了默默为广电设备输送持续稳定、优质电能的UPS电源系统被使用者易忽视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维护检修常识,对提醒我们广大广电技术工作者们走出UPS电源因免维电池而不用维的错误误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UPS电源 储能电池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36-01  一、引言  随着硬盘播、字幕机等
期刊
中图分类号:TD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30-01  煤尘问题是煤矿井下常见的四大灾害之一,在未开启喷雾状态割煤,掘进工作面煤尘飞扬,能见度较低,存在较大作业安全隐患,同时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一、EBJ—120TP掘进机冷却喷雾系统工作原理  掘进机切割头都装有内外喷雾,是为了灭尘,截齿降温,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面能见度,同时使冷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