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催乳素受体蛋白在肛周脓肿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催乳素受体蛋白在肛周脓肿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预测可能作为肛周脓肿预后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方法

收集2015年08月至2016年08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周脓肿行手术切排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患者的肛管黏膜组织标本(肛周脓肿组)及临床资料。另取年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8例单纯痔病患者的肛管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催乳素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组织中PRLR表达水平与肛周脓肿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LR蛋白阳性的棕色颗粒主要弥漫性分布在细胞膜中,部分可见于细胞质。其中在脓肿组肛管黏膜中低表达率为68.33%(41/60)及高表达率31.67%(19/60),与对照痔病组PRLR蛋白高表达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1,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LR蛋白在脓肿组中的表达灰度比值(0.515±0.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灰度比值(0.836±0.035)(t=3.14,P<0.01);全组患者未愈为34例,占56.67%。其中PRLR低表达与高表达,分别为79.41%(27/41)和20.59%(7/1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脓肿性质(OR=7.911,95% CI:1.115~20.161,P=0.039)、脓肿切口(OR=3.246,95%CI:0.774~5.742,P=0.042)及PRLR低表达量(OR=9.099,95%CI:1.727~14.426,P=0.016)是肛周脓肿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PRLR蛋白在肛周脓肿患者肛管黏膜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同时低表达的PRLR对判断手术后肛周脓肿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经典粗糙集理论仅能处理离散化数据的局限性,提出属性和属性子集的广义重要度的概念以及空间中的广义近邻关系,并提出了广义近邻关系下的广义粗糙集扩展模型。广义粗糙集理论利用广义近邻关系在全局中划分相容模块,构成集合的下、上近似集,避免了经典粗糙集理论必须量化数据的麻烦。另外,提出了广义粗糙集的实值属性约简的一种贪心算法,并分析了约简属性集合的质量。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针对多人之间的突发暴力异常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能较准确地辨识该异常行为与其他多人间正常行为的算法。该算法在传统的图像分割技术基础上,根据马尔可夫随机场仅邻域相关的特性,加入了连续帧的动态特征,并重新构造Gibbs能量函数。这种方法不仅考虑到了每个像素点和邻域点的空间信息,而且加入了连续帧的时间信息,对整幅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能量值进行累加并用能量曲线进行数据分析。最后与传统光流方法的比较表明了该算
设计奶牛体型评定三维图像同步采集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结构协调奶牛定位设备、图像采集装置按预定时序工作。应用3个CCD彩色摄像机与具有多通道、多独立图像芯片的DH—QP300型
目的评估血浆CRP/APN比值与儿童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确诊急性胰腺炎患儿,依据Ranson评分分为轻型胰腺炎(42例)及重型胰腺炎(36例)组。于入院时采集并比较两
吴肇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及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临床营养研究中心主任。   吴教授1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九亿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因素。农职
针对几种典型分类算法中存在的诸如分类器性能较低和算法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法和扩展χ2检验的分类算法ERAC。算法首先通过正交法产生所有的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然后采用一种扩展χ2检验来对规则进行分级和修剪,有效减少分类器的规则数目。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CBA等算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和运行效率。
广西钦州农业学校创建于1933年10月,是广西沿海地区一所历史悠久的中等专业学校。72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三万多名,为推动和促进广西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施
提出一种基于多幅图像的低成本的重建目标三维人体模型的方法。首先建立每幅图像上特征点与原始模型特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使用基于径向基函数方法对原始模型进行变形从而获得目标模型并对目标模型应用三种过滤器进行局部修复,最后使用视角无关的方法实现纹理映射和基于顶点混合的方法实现皮肤骨骼运动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实用快捷且成本低廉。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聚类算法对入侵检测系统(IDS)报警进行聚合的方法。将报警间属性的相异程度转换到值域区间[0.0,1.0]上,两报警间的相异程度用一个相异度矩阵表示;利用遗传算法的自适应优化特性选取较优的聚类中心,根据报警间的相异度矩阵将相似的报警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每一类中的报警采用凝聚层次的聚合方法进行聚合。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复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