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y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语言为主体地位的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以语言为主,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如果运用不当,易使语言品读淹没在音画之中,削弱语言的作用,产生以直观形象取代想象能力的偏差。如果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得当,则会为语文教学助一臂之力。生动的音像声色不会喧宾夺主,而会为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架设起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笔者将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作一些阐述。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也是一种情感的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中去。创设情境也可借助多媒体来实现。多媒体课件以其声像图文的综合性,将图片、配乐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营造出真实的审美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境界中去,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是十分有利的。
  如《我与地坛》一课在深沉而激越的乐曲中展示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创作、照片,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硬汉性格,进入到课文中去。
  再如《荷塘月色》一课在深沉舒缓的乐曲中展示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既烘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又与课文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的情感相符,有利于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感中去。
  教学时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搜索相关图片,配乐朗诵录音,背景资料等,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让学生自己搜索沈从文的照片资料,语言特色介绍或是徐志摩的资料、剑桥风光,《再别康桥》配乐朗诵音频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丰富表象,启发思维
  朱绍禹先生多年前就提出:“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①语文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阅读文章时,学生根据语言描述在头脑中产生形象生动的画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产生语言的形象感,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这主要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品味、鉴赏来实现。
  对语言的感知、品味、鉴赏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形象思维的习惯的,越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越习惯于运用形象思维,对语言文字所营造出的氛围的感受力越敏锐。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借助自己长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②
  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离学生所处的时代久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学生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平时又不习惯不善于运用形象思维,不善于用形象思维来体验生活,表象储备不足,那么对课文的感知体悟就有可能发生困难。教师在启发讲解之外,可以辅以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直接提供时代背景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丰富表象,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如《神奇的极光》一课中在讲解极光的特点类型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一幅幅奇妙的极光图片,播放极光的短片,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收信息,对比、感知、综合各种信息,充分体悟说明性文字的准确性,描写性文字的生动性。积累了语言,增加了一份生活体验,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又如《说“木叶”》一课中,让学生通过语言的阐释、比较,充分感知了“木叶”与“树叶”艺术形象的区别之后,配以秋天萧疏的落叶的图片和夏天润泽的满树绿叶的图片,直观对比两个艺术形象的区别,积累了表象,品悟了语言,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山河风光,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描写来观景体情,既得到了艺术的享受,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体验了文字描写的妙处,积累了语言。
  三、 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巩固知识
  人们信息的获得主要是以视听为主,视听说结合可提高记忆效果。多媒体可以呈现大量内容,内容形式的丰富,课件的交互性,还可带来新颖的体验,提高记忆效果。如在语文复习中运用多媒体,图文声音动画一齐上场,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呈现出大量的诗词、优美句段,复习知识点等内容,辅以动画、声音效果,既新颖又可提高记忆效果。又如一些电子教案,使用多媒体呈现课文结构,课内练习等,既形象生动,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根据目标和需要适当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审美经验,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领悟语言的“韵外之致,味外之道”,有其突出的优越性。我们应该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之与语文学科达到科学的整合。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2005年第4期
  [2]《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7页
其他文献
随着各地人工增雨技术的普遍应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诸如如何合理配置利用空中自然资源如云、雨以及人工增雨后造成的损失该如何承担等,却带出了诸多法律适用问题。笔者
“民以食为天”,不仅为君臣百姓因循相袭的千年古训,也应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理念。试问哪朝哪代,谁又能绕得开吃饭问题。吃饭问题,“天字第一号”的头等大事。
<正> 《中图法》四版自1999年出版投入使用到现在已三年多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觉得《中图法》四版与三版相比:1.使用范围更广了,它不仅可以类分图书,还可以类分资料。2.增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期刊以其内容新颖、时效性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专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切实改变以往那种重图书轻期刊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期刊资源,特别要重视电子期刊的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学科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接受性学习要变为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要具有
期刊
煤岩分析在煤相研究、地质勘查、炼焦配煤等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格的煤光片是煤岩分析的前提。为解决易碎裂样品、老化煤光片等“特殊”煤光片的制备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
一、日本应对金融风暴的策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日本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基于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危机应对政策,先后出台了耗资近80万亿日元的紧急救助计划,用于稳定民生、开发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宏观调控、国际大宗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陷人困境,许多企业歇业、倒闭、老板“跑路”。2011年10月国务院总理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德育教学工作,提出只有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专教育;课堂教学;问题;措施    二十一世纪以来,德育教学获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中学已经实施德育课堂教学改革,来改变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和人生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在国家的新一轮德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德育教学,是每一个德育工
当前占全国企业九成以上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日逾艰难的困境,从而刺激了民间借贷的活跃。但由于民间借贷存在交易隐蔽、风险不易控制、正常的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等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