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经皮肝穿刺新型射频治疗的疗效分析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经皮肝穿刺新型射频治疗的疗效,探讨新型射频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方法在B超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经皮穿刺入肝肿瘤内,对其进行原位毁损消融。结果28例患者共34个病灶中:直径≤3cm的23个瘤体,21个完全毁损,热毁损率为91.3%;直径为3~5cm的11个瘤体中8个瘤体获得完全毁损,热毁损率为72.7%。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12个月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53.6%;术后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6.4%,92.9%。结论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等对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手术病人221例,据手术方式分为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PD)和姑息性手术组;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据统计各期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4.4%,局限于胰腺的病人也仅为15.2%,伴有区域转移者6.8%,远处转移者仅1.8%。目前胰腺癌缺乏有效地治疗方法,仍采用手术切除为主
1998年,南方某小镇高某家的一个八岁男孩因发热由爷爷带到当地乡镇医院诊治,医生的诊断是肺炎,于是决定静脉输入青霉素,当青霉素滴入一半的时候,该男孩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症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关乎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影响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社会转型的大潮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文化自觉”的理念引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和
临床科研是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医学科研方法学和中医学科特点对基线进行综合考察,有助于提高研究的质量。本文对中医临床研究中基线考察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问题是科学发展的真正灵魂,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始终,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源自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其基本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实践问题、逻
目的基于肿瘤负荷和肿瘤生物学,明确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肿瘤负荷用肿瘤个数和肿瘤大小描述;肿瘤生物学用肿瘤炎症反应和手术切缘阳性评价。方法收集1993年1月到200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普遍开展,但由于技术和设备参差不齐,胆管结石手术开展甚少,术前不能排除胆管结石者多采用开放手术。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
最大程度地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量需要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专业的预防措施。红细胞的输注和手术时间的长短是评价手术疗效潜在因素。这篇论文的目的旨在分析胰十二指肠
目的评估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其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5例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例资料,分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