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切换频道 等2则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切换频道
  在学校里,我常表现得很傻很疯。可是在大家扎堆聊天的时候,我却会感到十分的寂寞。而我一个人在家时会怅然若失,独自流泪。为什么会这样?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我截然不同!是刻意伪装的吗?我不知道!请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才好呢?
  乐乐
  
  人从本性上说是群居的动物,往往需要融合到群体中,才能获得自己身份的确认感、归属感。你在学校里表现得“很傻很疯”,表明你有着很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渴望,并且因为置身其中而感到愉悦。但人同时又是孤独的个体,必定会面对独处的境遇,而且即使在大家扎堆聊天时也可体会到寂寞,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可以与另一个人达到完全的交换和分享,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不可通约的“心灵的暗室”。
  因此,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学会并且享受独处。你不要把寂寞和孤独纯粹当成无法消受的体验,你慢慢会明白,它们同时也是你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许还会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品,以至于在很多时候人们会发出这样的请求:“Leave me alone.”
  以我的理解,你的“怅然若失,独自流泪”,源自一种“分离焦虑”。要克服“分离焦虑”,除了学会并享受独处之外,我提出第二个也许是更重要的建议:学会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切换频道。
  在学校里,你置身于一个同伴的共同体中,大家玩闹起来当然是有点“疯傻”的。离开学校,你其实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共同体,那就是由亲人构成的家庭。但从你现在的情况看,你对于家庭共同体似乎并不太接纳,这也是在很多中学生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即回家后不太乐意与父母沟通交流,更不用说“畅聊”了,经常是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去品尝那种既不诗意也不审美的独处。请试着切换一下“频道”,让自己以同样的热情置身于家庭成员共同体中,你定会感受到自在和愉快。
  
  知性不足感性发达才会自己吓自己
  我是初一女生,胆子很小,到现在晚上一个人在家都不敢。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恐惧,总怕一些虚幻的事,以致晚上睡觉都要和妈妈一个房间。而且只要有人在身后响亮地喊一声,我就会被吓到。我该如何改变?
  草莓蛋糕
  
  前不久,21个国家的中小学生接受了一项调查。结果,中国学生在“想象力”一项中排名倒数第一。看来,你是例外,你的想象力很发达呀,值得祝贺一下,呵呵。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因为你被自己想象力所创造的形象吓到了。
  像你的这种胆小和恐惧,很多人都曾经历过。怕黑,怕一个人走夜路,怕独自在房间里睡觉,怕半夜起来上厕所……当时被吓得够呛的境况,今天看来,“神马都是浮云”。怎么办呢?说来也简单,一是多读一些科普读物,了解自然界和生命的构成,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明白所谓的魑魅魍魉、怪力乱神都不过是人的心理现象。知性不足而感性发达,才会发生自己吓自己的事。二是当恐惧感袭来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自我壮胆,譬如走夜路时唱首壮怀激烈的歌,独自睡觉时听点舒缓动听的音乐。一般而言,男孩子相对比女孩子胆大,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感到恐惧时男孩子往往瞪大眼睛,而女孩子往往闭上眼睛。当你在被一些虚幻的念头缠绕并感到恐惧时,不要闭着眼睛尖叫,而是索性睁大眼睛,会发现眼前不过是一个现实而平凡的物质世界。三是先别急着读那些穿越小说、盗墓小说、奇幻小说,少看或不看形形色色惊悚的恐怖片、灵异片、悬疑片,等你培育了足够的知性和胆量以后再读再看吧。
其他文献
走进牛津   无论在剑桥或是牛津访问的外国学者,都会抽空到另外一所大学一日游。有一条速度奇慢的巴士路线似乎专门为此类人设计,每日从两地对开数趟,票价低廉,往返10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相当于杭州与上海浦东机场之间的单程车票。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乘坐头班汽车从剑桥出发。如果说剑桥、牛津和伦敦刚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话,那么我们走的是斜边。这个三角形对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智慧方面。 
我喜欢打篮球,隔三岔五总爱上球场去打野球。我痴迷于球出手以后在空中划出的那道美丽弧线,更享受投中时队友的欢呼和对手的惊叹。有时候我真的感到庆幸,庆幸自己与篮球之间能够存在那么一点哪怕只是浅浅的缘分,它带给了我很多特别切身的启示。  比如,我懂得,得分高低绝不是衡量场上表现好坏的唯一依据;  比如,当出现一个绝对机会时必须出手,你唯一的错是错过机会,而非那个出手后已经在你控制之外的结果;  比如,一
我的好朋友跟我说,鱼是最快乐的,因为它们只有3秒钟的记忆,转个身就是全新的世界……欧博士,鱼真的只能记住3秒钟内的事吗?  ——安徽宿州佳蕾    这个说法还真是广为流传呀,我很喜欢的电影《岁月神偷》里也有这么一句台词。当然,也有说法是7秒、15秒……不过,鱼要是听到这些话,肯定气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小瞧了它。  鱼的记忆力如何,看看鲑鱼(三文鱼)吧。它们出生在淡水江河上游的溪水中,在那里生活两
报纸卷得越多,做出的纸梯就越長,甚至能做得跟房子一样高呢!不过,那么厚的报纸可不是谁都能剪开的。  魔法天梯  1找两张旧报纸,像图上这样卷起来,卷好后用胶带粘牢。  2按照图上的样子剪开,把剪下的部分扔掉。  3把纸筒向后弯,做成纸桥。将里层的报纸轻轻向上拉,越拉越高,越拉越高——纸梯完成啦!  魔力纸环  剪一条细长的纸带,在中间翻转一下,把头尾粘在一起。粘好后,在纸环上画一个记号。用手指顺着
困扰  凌乱些有朝气  真实目的
柳絮飞舞着  飘进了半开的窗  我抓住两簇四月的光  混着软软的柳絮  扎成一秆长长的狗尾巴草  给书桌呵痒  流水的波纹暖暖的  给银色的鱼儿呵痒  杨柳的胡须柔柔的  给绿色的湖面呵痒  孩子们的手指弯弯的  给吐着新芽的瓜田呵痒  哈哈 四月不怕痒
@征集:你的牛叉时刻(来自:锐角网· 青春 圈子)  之乎者也:不敢说牛叉,但是很疯狂,大半夜睡不着,起床骑车绕西湖……  蚊子:我那一次不知道怎么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个噩梦,把我那个吓得!那时候正好快3点,骤然爬起,挥毫洒墨,把这个梦写在纸上,一直写到5点,看了一下书,6点照常出门锻炼了……  zhang648857456:那天晚自习结束,我冲进食堂要了一杯凉粉,拿到手里随口问了句:“可不可以
在家里,我时常听到老妈对老爸发这样的牢骚:“你工资这么低,挣钱这么少,当初我怎么会选择嫁给你呢?”“你看看隔壁老李,听他老婆说,他账户上分分钟进出几百万!”有时,老妈还会当着我的面揶揄老爸:“好好读书,千万不要像你爸爸这样没出息!”最近,这种声音在家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吃晚饭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甚至在我做作业的时候……遇到老爸心情不好,他就会和老妈发生激烈争执,这让我烦恼不已。唉,为什么老妈
经历了那么多年,他已老去,脸上有了皱纹,眼中有了沧桑,鬓角有了白发,可他仍然露出微笑,步履蹒跚地向前方走去。  ——致我曾经的老师,感谢您陪伴了我六年的时光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这辈子遇到了很多个“张老师”,幼儿园有一个,小学有一个,甚至连爸爸的朋友里都有一个……乃至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怀疑,这辈子是不是就得栽在姓张的人手里了。  这里要说的张老师,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在我过去的初中生活
自我感觉良好的老师在台上自说自话,下面同学昏昏欲睡。一个哈欠打破了群体的静默,此起彼伏地在教室里“击鼓传花”,轮到你了——6秒钟,局部肌肉充分伸展,更多的氧气涌入肺叶,渗入血管,导入大脑,伴随着流泪、揉眼、遮嘴……“小爽”过后,窃笑着看同桌,却猛然看到一张正在打哈欠的大嘴巴!   这种“哈欠传染”的场景,估计很多同学都有切身体验吧。   至于哈欠为什么会“传染”,一种理论认为,打哈欠是大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