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瑶:以感恩之心服务社会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文为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瑶之弟王均金发言摘要)
  均瑶集团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均瑶集团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所给予的支持和关心。在王均瑶不幸英年早逝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均瑶和均瑶集团很高的评价,认为均瑶集团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之一。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切身地感悟到,这同均瑶集团的艰苦创业历程有关,这完全得益于王均瑶所倡导的“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企业价值理念。
  回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王均瑶带领我们创业时,正是温州几十万经商大军在全国各地艰苦创业、初具规模的时期。正是因为我们把企业的经营方向定位在为在外创业的温州人服务上,才有了成立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的创意,实现了“胆大包天”的创举,架设了一条条温州通向全国的空中桥梁,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1999年,浦东开发开放的热潮,吸引我们进入了大上海。上海的人才、信息优势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宽广胸襟,促使我们及时地把集团公司本部和研发中心设在了上海。为了全力投身上海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2003年底,我们选择了城市“烂尾楼” 改造项目,投资7亿多元,把空置、积压多年的楼盘改建为上海市第一家以民营企业命名的5A甲级写字楼。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我们又实现了收购国有乳品企业,参股国有骨干航空公司,并且在去年年底企业最困难的时期,成功收购了上市公司“大厦股份”的母公司——无锡商业大厦集团。
  2000年,我们作为上海的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开发大西部的号召,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具体实施上海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任务。王均瑶在库区推出了“千户农民、万头奶牛”养殖计划,首创了“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由企业提供担保,政府协调,银行提供贴息贷款,实行保护价收购牛奶,在当地建设了两个乳品加工厂。有一件事特别令我难忘,当初我们在三峡库区建设的乳品包装厂,原计划采用全进口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均瑶在考察后坚决反对,坚持采用人工包装,甚至与项目负责人拍了台子。他说,我难道不懂自动化的好处吗?但是采用人工包装就可以为三峡移民解决一大批就业难题。这件事充分说明王均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还投资5亿多元在湖北宜昌建造当地标志性建筑——宜昌均瑶国际广场。均瑶集团在三峡库区的扶贫行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亲自向王均瑶颁发了三峡移民和对口支援先进奖牌,联合国把这一扶贫形式作为成功案例向全球推广。
  社会成就了均瑶,均瑶应该以感恩之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王均瑶的倡导下,我们在办好企业的同时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落户上海后,均瑶集团各类公益捐款累计超过了3000万元。我们在2002年捐资1000万元建立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均瑶基金”,共资助一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西部建设,为国家开发西部的战略实施、为青年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探索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早在2001年9月,王均瑶就代表均瑶集团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协议”大会,作为中国第一家企业签署了包括扶贫开发、环保、诚信等9项内容的联合国“全球协议”承诺书。去年10月,我本人应邀参加了联合国安南秘书长在北京召开的座谈会。安南说,“全球协议”是优秀企业在全世界的信用通行证。
  王均瑶的精神和品格,不仅深深影响了均瑶集团,影响了我,所有同他接触过的人们都会被他的诚实、热情所感染,都会为他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生前身兼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青联常委等十几项社会职务,在尽心尽责地履行好社会义务的同时,还要日以继夜地忙于公司的工作,真是非常的辛苦。2003年9月,他被大家推选为有5万多会员的新一届上海浙江商会会长。那天晚上他对我讲,论资历,我王均瑶比不过许多前辈,论企业规模,比均瑶大、比均瑶强的也很多,人家为什么选你?就是希望你多做一些事情。为此,他殚思竭虑,日夜操劳,为商会工作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还亲自带队到浙江、到欧洲、到上海崇明考察。均瑶去世后,上海浙江商会为他举行了千人公祭大会,了解真相的企业家们无不悲痛交加,痛哭失声。
  王均瑶经常对我们讲,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了。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企业发展。均瑶集团要建成“百年老店”,不但需要“敢于创新,勤于创业”的企业精神和各方面的人才,还需要有坚强的精神支柱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在均瑶集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以过人的胆识和眼光,在上海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推动建立了第一家直属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的民营企业党委——均瑶集团党委。
其他文献
上海翰纳森制衣有限公司创办于1989年,创始人许如根,是本文主人公许涛芳的父亲。女儿是父亲的掌卜明珠,讨:涛芳木该就着优裕的家境养尊处优,过着富家小姐的奢华的生活。然而偏偏好强的许涛片,不愿碌碌无为,不庸一生,抒写的却是另一番故事,她给为牛意而日夜操劳的许如根带来了许多惊喜:女儿原来可以是这样的。    海外求学砥砺心志    青年的许涛芳在中学时代,就比一般的女孩有着更多的思考。花季少女花样年华
期刊
外国人胡润最近推出了中国慈善榜。过去,由于胡氏的排行榜游戏味太重,渐渐地,严肃的人们对此失去了兴趣,这次搞慈善榜虽然也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轰动效应,但它的意义却是十分积极的。慈善榜的推出,引发了一些正在被人们所忽视的思考。我们以为,它至少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那些大富大豪们该如何处理他们的财富。说这样的话题,常人看来可能甚觉好笑:财富是人家的,你来说人家的财富怎样处置,你去为他们的财富说三道
期刊
江苏远东集团  学习,让企业党组织充满活力  徐学斌    远东集团党员干部培训班又开学了。这是远东党委坚持不懈的党建举措。  以前,当人们为民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工作、在企业改制中党建工作要不要加强而争论不休时,远东企业以切切实实的行动证明,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党建工作。远东企业虽历经了四次改制,党建工作却始终没有丢,反而一次一次得到加强。这不仅仅是因为公司一把手蒋锡培是党员,而且因为党建工作在推动企业
期刊
骨干会员    初见陶世圣,记者就被他的幽欺所感染。20岁刚出头就到上海创业的他,不仅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还炼就了一副好口才。作为上海盛泉实业的董事长,他亦担任着普陀区长风商会的常务副会长。谈到企业与商会结下的这段缘份,陶世圣说商会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帮他创建了良好的企业文化。    创业上海    陶世圣出生在江苏省通州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市建二公司。从施工员、技术员,到项
期刊
会长感言    感知商会    我刚创业时,没有过多的原始资金,从国营企业辞职下海做的就是简单的旧货调剂生意,说白了也就是收旧货的个体商贩。后来经过分析,我觉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搬场公司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可观。我便买了两辆车,雇了几名工人,金沙江搬场公司应运而生。  刚下海,我就得到了私企组织的帮助,尝到了有组织关心的甜头。当时公司所在的位置属于违章建筑,市政部门来人,
期刊
编者按:今年沪上的财经新闻,达伶港事件算得上是一件。我们今天再写达伶港,作为新闻自然已经过去,但我们的《达伶港尤辰沉浮及其他》一文,会给您带来新闻之外的看点。如果您是一位民营经济的“思想者”,那么,获益将更多。我们的关键词是:当民营企业出现问题时,我们的社会及方方面面应该如何对待它?我们呼唤“公正”、“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决不是落井下石……达伶港,请求社会帮助    达伶港虹桥店最近复业了。
期刊
中国股市的低迷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从理论上讲,这种状态将不可避免地降低中国市场对外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吸引力。特别是中国监管机构近期又批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这无疑又加大了外国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但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似乎井未影响世界大型金融集团努力进入中国的步伐。《金融时报》记者弗洛里安.金贝尔近日在文章中通过大量事实说明,国际金融集团今后在亚洲寻找发展业务的机
期刊
贾银松:抢抓机遇,调整结构    从长远发展看,宏观调控有利于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种发展更加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认识,特别是投资决策,根据市场竞争的规律,大发展必然带来大整合、大淘汰。  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的情况下,制订和实施钢铁产业发展政
期刊
笔者有一位业务上的合作伙伴刘先生,最近遇到了烦恼事,他的死对头,大学时代的室友近日空降到公司担任总经理,成为他的上司。刘先生在大学期间,一直和这位室友较劲,小到一场演讲比赛,大到竞选学生会主席,都要争个高下,由于实力相当,棋逢对手,两人一直争到大学毕业。毕业后,小刘找到比室友更好的工作,颇感风光,也就渐渐地将室友淡忘。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小刘渐渐地对自己有所放松,而室友因为工作更勤奋,在行业里
期刊
相信有郎分民营企业并没有更多地去思考“科教兴国”与自己企业到底有什么关系,“科教兴市”实施后自己企业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机遇等问题。若是这样,肯定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在本次山—上海市工商联与解放日报共同举办的“科教兴市——民营企业使命和发展机遇”研讨会上,领导、专家、学者和民营企业家对这些与企业休戚相关的问题都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相信这些对民营企业家更好理解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