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需要精致的管理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24834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记·聚焦管理
  可以说,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方式是一门新型管理艺术,武侯区教育人一致认为在学校管理中不能完全照搬,放弃优势、邯郸学步,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需要在教育国际模式中创造独特的、更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
  
  伴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管理方式迫切需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难以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与国际教育接轨。
  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系统实施于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全面推进质量管理,达成高水平的质量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占用的资源与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学校最大可能的发展,成为了教育管理新的焦点与新的期待。
  目前,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各地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式,如科学管理、跨文化管理、人文管理、战略管理等。在武侯区,锦官新城小学以“实施精致教育”为教育理念,吸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思想,在学校精致教育的办学追求中,提出了“流程图管理”。
  锦官新城小学校长李俊霞解释说,流程图管理实际上是精细化管理思想具体操作的一种体现。精心设计的流程图,只有充分使用才不会成为摆设,只有在全员执行、认真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流程图管理这项工程实际上是通过调整行为逐步到调整人的思维,从改变人的工作行为开始,到影响人的工作习惯的逐步改变。
  2010年1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批示肯定武侯区锦官新城小学的“精致教育”实践是很好的理念思路和探索创造,应当坚持和深化。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姚文忠这样评价道,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追求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管理。他们把管理表达成一幅幅流程图,这是思考的成果,是践行的结晶,是理智的表达,是刻意追求的写照。
  锦官新城小学“流程图管理”的探索无疑是成功的,在武侯区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在教育国际的进程中,学校管理就需要走向精致,把学校各项工作从系统实施中走向精致,在细节中落实对学生的大爱,培养有幸福感的人,关注教师的内心体验和精神状态,关注教师的生活幸福指数,这些努力,彰显了人本管理的理念,助推了学校师生个性化的成长。这本身就是管理层次的提升,达到了一种文化管理和自主管理的境界。
  雷福民局长介绍说,锦官新城小学的“流程图管理”也是现代思想、国际化视野的具体体现,切切实实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办学水平不断走向国际化。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创新管理方式,让学校的管理成为一种精致的管理,细致的管理,让管理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雷福民局长强调说,精致的教育管理可以成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基石。
  武侯区教育局雷福民局长认为,教育要真正走向国际化,需要的不只是形式和标签式的交流与合作。从本质上看,应该是在全球化的视野里,运用现代管理,借鉴国际经验,具有持续创造力,能够培育出真正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也就是说,不管我们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学生成长还是整个的管理体系都能够在国际上与同类学校媲美,我们的教育体系现代、开放,富有本土特色和优势,具有国际水准,这才是我们理解的教育国际化最为核心的内涵。
  雷福民局长指出,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跨文化管理逐步得到学校的重视。跨文化管理来源于企业管理方式,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国界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就是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消除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管理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雷福民局长认为,跨文化管理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取经”,也是“布道”。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树立自己学校的管理方式是一门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新型管理艺术,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学校管理文化,放弃优势、邯郸学步,也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事,我们需要在教育国际模式中创造独特的、更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精致的管理,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方式。(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