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语言的美学特征分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语言活动的日益丰富和发展,演讲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被愈来愈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演讲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质和审美价值的宣传教育方式,要求演讲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特征。本文以《我是演说家》为例,从“韵”“势”“味”“趣”四个方面总结出演讲语言具有语音美、动感美、意韵美和诙谐美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演讲;语言;美学;我是演说家
  “演讲”,又叫“演说”或“讲演”。随着现代社会语言活动的日益丰富和发展,演讲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被愈来愈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从最开始的演讲比赛,到现在的语言竞技类电视节目,演讲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传播的日益广泛。
  从美学意义上看,任何一次成功的、深入人心的演讲都应该是美的。也正是因为演讲的语言具有了一定的美学特征,才能在成千上万听众的心目当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由此来实现演讲的艺术价值,达到演讲的社会目的,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演讲有着非常强的艺术性,是一种具有艺术性质和审美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
  演讲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质和审美价值的宣传教育方式,要求演讲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特征。语言的美学特征对于诉诸于听觉的演讲艺术来说,显得格外重要。钱冠连在《美学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言语美的基本品性:“说话人在恰当的语境中选择了恰当的话语,即话语的安排既适合社会背景又适合语篇背景;说话人在语言形式上选择了优美的音韵和恰当的节奏,选择了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言语表达实体。”对于演讲者来说,更是如此,演讲者“不但根据功利需要来使用语言,而且会根据审美需要来组织语言”。姜燕在《汉语口语美学》一书中,分别从审美范畴的“韵”“势”“味”“趣”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了汉语口语的美学范疇。本文就以《我是演说家》为例,从“韵”“势”“味”“趣”四个方面来分析演讲语言的美学特征。
  1. 韵——演讲语言的语音美
  “韵”是从汉魏六朝美学中诞生的范畴,最早指音乐美感,后来升华为表示普遍美感与艺术品格的范畴,主要指生命的律动,飘逸的神韵。姜燕在《汉语口语美学》中还提出,汉语口语在诉诸于听觉而引发人的美感方面,由“韵”来做乐音化的代表。演讲语言对于“韵”的追求更为明显,通俗的说是演讲语言的语音美。
  演讲语言语音美的基本要求就是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语流顺畅,悦耳动听,字正腔圆,使字音纯正、响亮、清晰、圆润,富有表现力,最终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会使得演讲的语言干瘪生硬、平淡无味,降低语言的清晰度,减弱语言的音乐美,缺失自然和谐的美感。
  演讲语言的语音美还离不开语音修辞。由于演讲是以语音为载体的,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接,可以形成某种独特的语言音响效果,由此我们的演讲能够获得一种类似于音乐美的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仅使得演讲语言表达顺畅,而且富于美感。通过音节的配合、声调协调、押韵的和谐,三者根据内容表达需要,灵活使用,使语言产生整齐匀称、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音乐美。
  例如,电视语言竞技节目《我是演说家》第三季中许吉如的演讲:
  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因为强大的国家会富于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的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的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今日中国固然强,但是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骄傲的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现实的期盼,少年强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这段演讲中音节铿锵,和谐匀称,押韵回环,朗朗上口,饱含激情,体现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深刻意义。演讲中多次出现押韵和四字词语,四声起伏,句调丰富,回环往复,有助于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最终使演讲语言产生铿锵和谐,让演讲语言产生了音乐美。
  再比如,《我是演说家》第二季中,刘媛媛做的题为《丑女莫作怪》的演讲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想找对象不怕丑,努力就有男朋友。”押韵、回环的语言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听感,受众在听到演讲时可以由于音乐组合的乐音化趋向带来美的声音形象,故而引发自然和谐、流畅通顺、协调悦耳的美感。
  2. 势——演讲语言的动感美
  “势”的原意是“灵活机动而自然的趋势”。在中国美学体系当中,“势”指的是自然发生而应有的内在逻辑,它有着因情即体的逻辑性、结构布局的动态性和总一兼通的和谐性。演讲语言的“势”,是由语调美、节奏美、语势美、音变美等各方面综合而成的一种动态性的整体美感,它表现为一种动感美。演讲稿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倾诉感情、叙述故事,也有雄辩说理、鼓动宣传,甚至还有愤怒声讨、指责揭露。演讲者要根据稿件中不同的内容,使用与其特点相符的语调、节奏等。才能更好的再现演讲稿件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才能使演讲语言具备应有的动感美。
  演讲语言的“动感美”,要求演讲者根据演讲的内容正确的处理语流音变,使得演讲语言形成流动之美。语流音变是指,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者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演讲语言当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包括轻声、儿化和变调等等。合理的运用语流音变可以使演讲语言具有活泼、自然、亲切之美,增强演讲语言的动感,使受众获得美的享受。
  演讲语言的“动感美”,还要求演讲者应该通过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调,来表现出演讲当中不同的内容和错综复杂的情感。语调包括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等,是增强演讲语言的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贯穿于整篇演讲稿件中每一句话的调子,它的功能在于表现出演讲内容的感情色彩。对于相同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采取不同的语调和节奏来处理,那么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意思和思想感情也会有所差异。演讲时,语调的强弱、高低、轻重、长短、快慢和停顿等都要求细细琢磨,恰当地掌握和运用,最终使得诉诸于听觉的演讲语言形成抑扬顿挫、动听悦耳的美感。   例如,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中,陈岚做的题为《重新认识自己的母亲》的演讲,这次演讲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次感人的演讲,一次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演讲。在演讲开始,陈岚用经过艺术加工的語调,为我们再现了她和母亲在电话里的对话,以及她和她的孩子之间的对话。随后又娓娓道来的叙述了东欧的一位母亲在雪山上,为了救自己的女儿,割开自己的动脉,最终血尽而死的故事。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排比句,深情的、激昂的赞颂了母亲的爱。整篇演讲的语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急促,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处理,表现出了演讲语言的动感美。
  3. 味——演讲语言的意韵美
  “味”,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美学范畴。最初,“味”单纯的指味觉感受,后来逐渐扩展为普遍的审美感受,来表示从审美欣赏而体会到的美感,最终演变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演讲语言的“味”指意韵之美,表现了演讲语言丰富的意韵和意象鲜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特点。演讲语言的意韵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演讲语言的意韵美,首先表现为演讲语言丰富的情感功能。一次成功的演讲必定包含了浓郁的、真挚的情感,这些情感的声音诉诸于听众的耳朵、心灵,唤起听众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受众的思维和情绪,使受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回味无穷。
  演讲语言的意韵美,也体现在经过加工的生动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上。如果一次演讲运用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语言,给受众提供意象,情景再现,必将引人入胜,从而形成美好的意象,甚至是美妙的意韵。要想让演讲的语言变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奇妙,可以巧用修辞的方式来完成。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对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增加演讲语言启发、抒情的意味;还可以通过反语、双关、引用、仿词等增强演讲语言的感染性和意韵美。比如在演讲的结尾采用一个反问句来结束演讲,较之肯定的答案,一个问句有更多的暗示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让受众产生深思,久久回味,取得言有尽而味之不尽的深远意韵。除此之外,如果演讲语言充满诗情,也能够给受众带来一定的意韵,调动听众的美好感受,拨动听众的心灵之弦。演讲者可以通过引用优美的诗句,来表现真挚的情感,提升演讲的意韵,拨动听众的心弦,这都是演讲语言独特的“味”之美。
  演讲语言的意韵美,还体现在推陈出新、不落俗套上。老生常谈的东西没有吸引力,非常枯燥无味,更不用说给听众带来意韵美了。听众始终具有求新的心理期待和永不满足的求新欲望,我们在演讲的时候就应该抓住听众的心理特征,力求演讲语言讲出新意,让人耳前一亮。这里的“讲出新意”,不光指演讲的主题和材料要新颖,还包括我们的表达要推陈致新。新颖的语言对听众来说是感到陌生的语料,通常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或者是一般人不用的语料。语料的陌生化程度越高,制造的新颖度越高。只有新颖别致的语料才能满足听众的好奇心理和审美期待,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 趣——演讲语言的诙谐美
  “趣”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特有的审美范畴,表示一种快意于心的人生情味。在汉语口语的美学范畴中,“趣”表示审美主体在充满趣味的口语情境中自然获得的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心理旨向。演讲语言的“趣”表示一种诙谐幽默之美,当演讲语言携带着奇趣表达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审美冲击力,受众就能获得“有趣”的审美体验。
  幽默是演讲中的关键技巧,演讲语言需要幽默,需要演讲者在进行表达时,采用一种幽默的心态,这样的演讲才能闪光。怎样把幽默感注入到演讲当中去,并且利用诙谐的语言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受众对你的演讲念念不忘,这是演讲当中非常重要的值得演讲者去探讨和学习的课题。在这一方面俞敏洪做的就非常好,他在演讲的时候,运用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反语、讽刺、自嘲、双关等手法,让受众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例如,《我是演说家》第五季节目中的选手赵镭做的演讲:
  来到工作岗位上,我却惊人地发现,我的学生怎么那么难教,个个仿佛都是魔教中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简直就要口吐白沫、不知所措了。学生们经常在课堂上接我的话茬,不断的举手,想要上厕所,而且他们认准了我的好脾气,公然叫我各种绰号:长得白白胖胖,简直就是猪儿虫(四川话)。看到没,大学课本里都是骗人的,学生们是爱我了,可是他们不努力、不学习啊。我火冒三丈,我对着大家大喊大叫:干嘛吗?你们要干什么?啥子啊?(四川话)非常的不优雅,仿佛菜市场口的喇叭。而学生们对我的态度也变得非常的冷漠,见了面之后,爱答不理,甩白眼都是常事,更有甚者他们在背后议论我的话题都可以押韵:育才有赵镭,天才都倒霉。遇到赵镭,你要发霉……
  运用幽默恢谐的语言,可以增强演讲语言的趣味性,使受众爆发出开怀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赵镭在这段演讲中通过自黑和方言的方式,使得演讲语言具有诙谐美,引得在场的观众笑声不断,唤起了受众的兴奋点,给受众带来一定的审美体验。
  总之,演讲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具有语音美、动感美、意韵美和诙谐美的美学特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演讲者的语言都应该注重对美感的追求。探讨和研究演讲语言的美学特征,遵循演讲语言创作的艺术规律,才能使这门古老、独特而又崭新的演讲艺术魅力常驻。
  参考文献:
  [1]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2]姜燕:《汉语口语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第144页。
  [3]姜燕:《汉语口语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第146页。
  [4]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姜燕:《汉语口语美学审美范畴论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7卷第2期。
  [6]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5月。
  作者简介:宋延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口语传播,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是5G进入商用元年,新技术在传媒业的各个环节得以运用,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下,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从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训实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生就业 播音主持 教学模式  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艺术专业中比较火爆,近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报考人数也呈现逐年上涨的
期刊
【摘要】毋庸置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各式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梨视频、快手等为大众所普及,传统媒体的又一次转型也从这里开始。《新闻联播》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的》推出,在顺应了当下短视频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取得了优异的传播效果,《新闻联播》的各位主播更是成为被广泛讨论的对象。本文从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持方式的转的变着手,尝试研究在新媒体节目主持中主持人承担着怎样的功能,以及其在节目发
期刊
【摘要】基于一年半来新闻学专业课外实训导师计划的开展,本文从新闻学专业办学与社会需求人才需求的出现不匹配的现状入手,探讨了新闻学专业在课外实训导师制项目开展上,首先要弄清底层逻辑;其次要确立课外实训导师制的长效机制。本文最后得出结论,课外实训导师制项目可以长期开展,但不可忽视几对矛盾。  【关键词】课外实训;导师制;新闻学专业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R&STHU9液冷数字电视发射机使用情况,系统地介绍了该机型发射机结构及主要部件的性能,为提升发射机的运行安全与使用操作,解决系统的一些 bug,可对发射机的系统进行升级,R&STHU9液冷数字电视发射机在天塔机房运行五年多时间,性能良好,稳定可靠,希望本文能对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R&S?TCE900控制单元;R&S?TCE900激励器单元;TDU900显示终端;PHU90
期刊
【摘要】复用技术具有优异的传输质量,高的传输效率,可有效的提高系统容量。本文结合卫星传输过程中复用技术的优点,对复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阐明,未来,复用技术在卫星传输中将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用技术;卫星传输;频分复用  卫星传输过程中,复用技术可显著的提高信道传输效率,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军事、工业生产、信息获取等各个领域。多路复用技术工作原理是将发送端的多路信号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整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ipad等大众化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我们已经来到了移动互联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诸多新型的信息化技术以及设备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且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超星移动图书馆在民办高校图书馆中的资源建设,资源服务及读者服务三方面的应用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通信技术;移动互联时代;高校;移动图书馆  近年来,互联网高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5G时代悄然而至,VR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当下,我国灾害频发,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应对突发的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VR技术与灾害教育相结合将是时代的需要。本文重点阐述和分析VR技术应用于灾害教育领域的优势、现状,并为VR灾害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VR技术;灾害教育;优势;策略  1. VR的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  VR技术是一种高度仿真的计算机系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中展现细节的重要性,认为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加强自身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细节捕捉意识,才能更好地展现电视新闻中的每一个细节,使电视新闻细节成为电视新闻的“闪光点”。  【关键词】细节;电视新闻;闪光点  细节是展现事物特点的一种方法,在事物描写中占有重要地位,关注电视新闻细节描述就尤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新闻的核心内容就是细节描写,利用形象展示细节可使人们对新闻内容更加清
期刊
【摘要】高校网上办事大厅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是各校信息化智慧化校园必建项目,是更好服务师生、更好辅助教育教学、更好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理念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基本建设需求,对重点环节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学校开展有关建设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网上办事大厅;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  【基金项目】2018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互联网+”智慧南城院建设思路研究。  网上办事大厅(以下简称“网办”)是指利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临城县村民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临城县村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媒介解读批判能力以及媒介参与度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提高临城县村民媒介素养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媒介素养;贫困县;“三农”  【基金项目】2019年河北省级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县级融媒体建设下河北省贫困县村民媒介素养调研(CXZZSS2019164)  随着信息社会的日益发展,媒介对社会的各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