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于2019年9月率先在北京等六省市投入使用,并将在2022年秋覆盖全国。本套教材立意高远,理念先进,重塑了课程结构,增添了崭新模块,更新了教学内容,时代性、综合性、理论性更强,表述也更为学理化、结论化、概括化、书面化,须对其进行创造性使用。创造性使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须在读懂的前提条件下实施宏观建构和具体活用。读懂新教材要从深悟课标、研读教材、取道专家、借力教参、学习文件等方面着力;建构新教材要遵循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设计情境化、课堂组织活动化、教材处理校本化的策略原
其他文献
摘 要 议论文阅读的本质是论辩式言语交际,秉持这样的观念,可以遵循辨识理解、批判分析、融入重构、论辩完善的路径开展教学,提升学生思维与表达的品质,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 论辩式言语交际;批判性思维;议论文阅读;教学路径   议论文阅读常见教法主要围绕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展开,从论点归纳、论证思路梳理,到论据和论证方法类型区分、作用解析,再到语言表达特点感知,整套流程似乎成了一定之规。
摘 要 准确界定作文语料提供的关键词语,是作文成功的坚实基础,而学生在界定过程中却常常存在着偷换概念内涵、无视概念外延和缺少切入路径的问题。为此在写作教学中,明确界定关键词语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对关键词语界定清楚了,才能在审题上更有准度、立意上更有深度、表达上更有亮度。   关键词 关键词语;精准界定;审题立意   在2021届某地高三语文模拟考试中,不少考生围绕作文试题中的关键词语“一臂
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思维提升,这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是用动态、开放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形式、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聚焦单元教学,形成整体思路;解析基本概念,构建核心知识;实施问题探究,促进思维联系;评价思维水平,促进学习进阶。
摘 要 定位阅读是由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结构体系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规定性”落实到“单元学习任务”后,对课文文本的定位和文本自身的性质特点、主题的定位。《故都的秋》对秋景的审美蕴涵生命审美,五幅秋景图审美体验的逻辑嬗变,表达对生命“沉沦”的审美救赎。   关键词 定位阅读;审美教学;审美救赎   一、文本阅读、教学定位   郁达夫《故都的秋》再次编入高中最新版《语文》必
摘 要 写作教学长久呈现低效无为状态,教师应将目光落向写作之“可教”,选取写作知识,落实指导过程。以七年级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为例,紧扣写作学情,分解单元目标;“下水作文”导入,明确描写意义;拆分描写技巧,随堂片段练习;联系相关学科,深化技巧运用;写片段、改“旧作”,细化评价范围,以期给学生可以运用的“干货”。   关键词 写作;过程指导;动作描写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活动,但
摘 要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在遣词用语、主旨思想上均存在着诸多耐人寻味的内容,我们只有深入到本诗的字里行间,尊重诗歌的表达形式,结合必要的文献查证与梳理,才有可能获得一种令人信服的解读,并给予教学行为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咏怀古迹》(其三);文本细读;误读;教学思考   说到读懂诗意,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很多人眼中,绝对是一首轻松之至,毫无难度的诗歌。但真要静心细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