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6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资料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5或住院期间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研究结局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
【机 构】
:
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济南军区第八十八医院神经内科,济南军区第八十八医院神经内科,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济南军区第八十八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6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资料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5或住院期间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研究结局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高于无研究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按四分位法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分为4个水平,经多因素调整后,与白细胞计数≤5 6×1 09/L者相比,≥8.7×1 09/L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为1883( 1.306 ~ 2.716);与中性粒细胞比率≤0.56者相比,0.57~ 0.64和≥0.74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依次为1.572(1.002~ 2.466)和2.577(1.698~3.910);与红细胞沉降率≤4mm/h者相比,≥17 mm/h者发生不良结局的OR值(95%CI)为2 426(1.233~ 4.776).随着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升高,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线性趋势性检验P<0.05.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无线性关系,线性趋势性检验P>0 05.结论 急性腑梗死患者人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红细胞沉降率与住院期间不良结局有关.随着人院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水平的升高,住院期间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也相应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在校学生青春期身高增速高峰(PHV)及其身高增速高峰年龄(PHA)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广东省中山市2005-2010年全市学生体检资料,计算年龄别生长速度、PHV、PHA及以PHA为基点的生长速度.结果 男生PHV为(10.03±1.67)cm/yr,女生为(8.39±1.05 )cm/yr,与国内外以往研究相近;男生PHA为(12.28±1.30)岁,女生为(10.7
探讨陕西省农村地区0~ 12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对今后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2010年5-6月,在陕西省蒲城、淳化、西乡、佳县、榆阳5个区县开展农村儿童意外伤害调查.以儿童是否发生意外伤害为结局变量,以村庄为2水平,个体为1水平建立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将家庭住房特征和耐用消费品等因素做主成分分析,构造综合财富指数.数值越大,说明家庭经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后血糖波动改善情况.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三餐超短效胰岛素加睡前长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餐时口服阿卡波糖50 mg,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餐后血糖漂移及夜间低血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糖为(9.37±1.70)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为(11.42±2.73) mmol/L
以2004-2007年中国北方6省(区)(内蒙古、山西、黑龙江、陕西、吉林和辽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数据为例,探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疾病空间分布中的应用价值.文中以校正年龄和性别的标准化发病比(SMR)作为布病发病危险指标,采用直方图、箱式图和箱式地图,以及全局和局域Moran’s I统计量等方法,在县级空间尺度下,对该数据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7年全局Mor
鼠疫菌基因组型与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型及其主要宿主、媒介密切相关,自然组合形成鼠疫生物群落,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相互适应,同步进化,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和生物群落的延续.鼠疫菌差异区段/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DFR/MLVA)基因组型反映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生物学特征.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基因组型
参照WHO提出的HIV-1耐药警戒线方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调查,以评价2010-2011年度河南省HIV-1耐药毒株在新确证未经抗病毒治疗病例中的传播水平.关键词:HIV-1;耐药;传播
目的 估计2008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并预测20年后其发病数和死亡数.方法 根据中国36个肿瘤登记点的数据以及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2004-2005年)结果,估计2008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并预测2010、2015、2020、2025和2030年发病数和死亡数.结果 2008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约16.9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例数的14.2%,世界人口标化发病
目的 研究中国炭疽芽胞杆菌(炭疽杆菌)荚膜质粒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特征.方法 选择中国不同分离年代、地点和来源的95株炭疽杆菌,采用PCR方法扩增荚膜质粒基因上的23个SNP位点,然后进行测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95株炭疽杆菌可分为5个群,23个SNP位点中17个位点相同,6个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17.89%(17/95)的菌株与参考菌株Pastuer同源,38.95%(3
目的 分析经血感染HIV后的潜伏期和生存期.方法 病例来自河北省籍的受血和有偿供血HIV感染者(包括1995年前后发生的一次性受血后HIV感染者和1995年有偿供血者普查发现的HIV感染者).潜伏期研究对象为354例HIV感染者(142例供血感染和212例受血感染),均在发病前无抗病毒治疗(HAART)史;生存期研究对象为141例艾滋病患者(57例供血感染和84例受血感染),均在发病前后无HAAR
目的 了解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家庭环境量表简式(FES-F)、调查用抑郁白评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SSSA)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于2011年4月以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彭州市和三台县抽取的13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