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杂居条件下的农村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g1993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回汉等多民族杂居的居住特点,决定了回汉学生同校不同俗,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难题,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
  关键词:回汉杂居;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2-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019
  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等,都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内容,教师必须要将这些习惯,贯穿于自己教学的始终。尤其是回汉杂居的学校,这些习惯必须要放在首位,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和谐、上进的学习氛围,才能够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底。由于民族文化背景、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所蕴含的内容不同,在学生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习内容。回族学生学习汉文化,具有一定的困难,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务必要克服这些困难,把教育教学科学有效进行下去。
  一、回汉杂居条件下农村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历史证明,各民族杂居对于文化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有积极的作用。正因为各民族团结和谐,才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由于长期杂居在汉族中间,少数民族学生也要学习汉文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回族学生以《古兰经》为本,那是他们的民族文化,而对于汉族学生来说却不太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民族的文化,培养他们好学上进的学习习惯,使其认识到:不论是哪一种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都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积淀和精髓。
  回族学生,年满12周岁,就被认为是成人,就要学习回族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够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友好和谐地生存发展下去。
  有些回族学生,由于宗教信仰的影响,对汉文化有一些抵触情绪。比如,他们的民族习惯里边不能出现“猪”这个字。当课文中出现这个字的时候,他们就不读了,有的学生甚至把这个汉字从书上剜下来。有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行为会引起很多学生的好奇或者是反感,学生中间就形成了矛盾。回族学生认为汉族学生不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汉族学生则认为信仰跟汉字没什么关系,这就是思想上的认识,导致了学习行为习惯偏差。教师一定要引導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化解民族矛盾,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回汉杂居条件下农村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
  文明礼仪习惯,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具备的素质。这种文明素质,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但是由于回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民族信仰、文化差异上的不同,他们之间的文明礼仪习惯,具有了一定的差别。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才是真正的民族大家庭。如果说汉族学生,以大汉族自居,欺负回族学生,那就是典型的不文明礼貌行为,必须要坚决纠正。比如在平时的语言当中,回族学生信仰的忌讳,汉族学生就要注意,不能触碰,更不能故意挖苦、讽刺,否则就容易发生冲突,甚至会发生暴力事件。教师要以民族政策教育每个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民族信仰、民族习惯、民族风俗等内容,不能触碰各自的民族底线,引发不必要的民族矛盾。只有各民族团结和谐,国家才能够兴旺发达,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
  三、回汉杂居条件下农村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俗话说,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每个人的秉性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自然就不同了。民族不同,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也是不同的。回汉杂居的学校里,教师要鼓励学生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不能做伤害其他民族情感的事件,不触碰其他民族忌讳的事情。拿饮食习惯来说,回族学生的食物,是不允许汉族学生碰的。如果汉族学生不注意回族学生这个民族习惯,或者故意触碰这个民族习惯,就会伤害回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导致两个民族的学生之间的不和谐、不友好。处理不当,还会引发暴力冲突。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习惯的重要性,使学校和班级在尊重、有礼的和谐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的方面很多,尤其是回汉杂居的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学生中间的矛盾,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要从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讲起,要从国家的大政方针讲起,要从民族政策讲起,引导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至善.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M].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
  [2]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3] 朱复融.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 梁志燊.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现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机关必须要认清形势、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发挥审计专业的
期刊
目的:探讨产妇在妊娠晚期出现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产妇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胎盘早剥的因素进行分析,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方式由以往的手工转为会计信息化的方式,其不仅能实现财务核算的简单化与程序化,有效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从整体上还能加强医院的运营效
传统杂技是相对现代杂技而言的.传统杂技因受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生存方式等诸多要素的制约和影响,其表现形式显得较为朴素、单纯和直白.可以说,传统杂技的基本审
摘要:本文结合本校的学情,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培养行业特色、地方特色综合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行业、地区为宗旨,以学生充分就业为导向。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与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高职高专;行业特色;综合型技能;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TH122-4;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1974年中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的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发现,这种疾病第一次发作的时间多在秋冬,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发病率最高,且90%的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  有研究发现,9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眼下天气逐渐转寒,不少类风湿患者的关节肿胀和疼痛的症状开始有明显的增多。因此,患者应根据自身及季节的特点对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秋冬季“阳消阴长”,有早起锻炼习惯的患者应当尽量推迟锻炼
期刊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会计制度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的速度都很快.随着我国体制的不断改革,新体制的全面使用,出现了很多相应的企业内部会计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推进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做大做强具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还存在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学内容及方法落后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要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融合,促进产教融合双方战略高度上合作;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面向行业前沿和产业需求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