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夜吟唱,在白天醒来——观《死亡诗社》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诗社》我只看过两次,第二次是在大学课上,第一次则是在罗宾离世的日子。虽说两次间隔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对电影里的大多数细节的印象都已模糊了,唯独难忘那句标志性的“oh,captain,my captain!”和让我热泪盈眶的最后一幕。
  在沉稳而严肃的威尔顿预备学院学习的学生们只会顺从不会反抗,他們被教导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富翁与有名望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但基汀先生出现了,他视规则如无物,让同学们撕掉刻板的教材,鼓励学生们站在讲台上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他是船长,牵引着这群学生,在如死水一般的学校中,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死亡诗社成为信仰者的天堂,给了这群在夜色中前行的年轻人以一束光,让他们得以在黑夜中吟唱。
  《死亡诗社》实在感动了太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共鸣。这是一部关于博弈的电影,新与旧博弈,现实与浪漫博弈。对于在中国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我们,这种博弈根本不陌生。每一所高中都好似威尔顿学院,而我们就是一个个迷惘的“尼尔”、“托德”。我们必须屈从于“学生的使命”,即使十八岁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理解。那时的我很无助,不承认战斗的意义却还要拼死搏斗,唯一自我安慰的方法是不允许自己思考。饭碗比梦想重要,标新立异不如安稳活着,我们胸腔中的热血渐渐失温,我们也渐渐甘愿成为没有自我,任凭他人放在流水线上打造的社会“未完人”。
  或许我无法否定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事实告诉我们,高考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跳板,应试教育仍是如今中国不能改变的现状,有钱有名有权仍是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成功。但我们在期待,期待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音乐家克莱门特、《地球上的星星》里的尼克老师,亦或是《音乐之声》里的修女玛利亚。他们是浪漫的,尊重人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不用世俗推崇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个孩子,教他们能够奏响自己生命的乐章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我们期待基汀先生能够存在于我们如死水一般的高中生活,告诉我们“seize the day”,允许我们用感性的一面面对生活,告诉我们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一味地如机器人一般行动,教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或许正是因为生命中从未出现一位“基汀先生”,在看电影时我才会份外投入些,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基汀先生的学生,随着剧情与这群学生们同喜同悲。基汀先生根植在我心中的是一种浪漫的思想,让我打破这世界牢牢的现实枷锁,拥有一片得以休憩的心灵麦荏地。他也令我无比向往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船长,是黑色海洋的征服者,生命的掌舵人,挥舞着手臂呼喊着口号乘风破浪。他如同高尔基笔下的《丹柯》一般,拥有一种可以燃烧的热度,举着心脏化成的火把,带领着族人向生和自由的希望狂奔去。带着野性美的精神领袖,这难道不是我想成为的人吗?
  这一切都太美好,但电影中的一个情节却是我打不开的心结,那就是尼尔之死。“死亡诗社”真的带来了死亡气息,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但如果说尼尔的死和基汀先生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是不同意的。设想一下如果基汀先生没有出现呢?尼尔可能还是那个尼尔,面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他可能会放弃表演话剧,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和教育悲剧,但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他还活着,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电影里他的死让整个故事走向最高潮,但我在思考,为梦想献身就是伟大纯洁,值得大肆歌颂的行为吗?当看见年轻胸腔中的热血被涂在墙上时,我认为让学生产生只能以死亡来面对人生困境的教育,是不合理的愚蠢的教育。或许新世界的到来总是需要有人为此牺牲的,但我无法承认用未成熟的脆弱生命来和世界抗衡的行为是正确的。
  电影里说,基汀先生什么都教,唯独不教现实主义。但我想人总是属于社会的,抛弃它或被它抛弃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为了试图培养那1%的天才而牺牲99%的学生,不能让我的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幻想中的桃花源而做了一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人。一个成熟的人,不能仅仅只做黑夜中隐匿的吟唱者,唱着描写自己永远无法到达的完美世界的诗篇,而在白天缩进被窝拒绝一切现实,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将黑夜留给诗篇,并在白天努力耕耘。因此我必须要教给我的学生生活的技能,不能放松对他们学业的要求,我希望他们在未来能够有经济实力让他们生活得更浪漫。我希望我的学生既能被自己认可,又能被社会认可。
  如果真的要我用一句话回答“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我会说:我所希望成为老师,是能够教会学生怎么依靠现实主义生存,又怎么依靠浪漫主义活着。
其他文献
【摘要】:在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上,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创新创业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本科人才、怎样培养社会所需的本科人才等问题己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本文将重点关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提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信仰与道德的关系一直都很受学术界的关注。历史上,神学家们提出“道德神启”说,认为是神直接颁布或启示道德诫命,并安排社会伦理秩序。另一方面,也有以启蒙主义为代表的道德神启说的批判和否定,认为道德是世俗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的产物。我们有必要对信仰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澄清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片面的认识。  一.脱离信仰,道德是否可能  关于信仰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现在主要
期刊
【摘要】:国际标准舞,在国内也被称为体育舞蹈。因为身体语言的特殊性,从而产生了竞技比赛与艺术表演两种艺术活动形态,从而也引发了其一直备受争议的属性之争。然而无论是作为竞技还是艺术表演,演员都要投入丰富的情感才能获得评委的认可和演绎出成功的艺术作品。本文将以舞蹈者在进行舞蹈艺术活动中的情感为基点,探讨国际标准舞在竞技与艺术表演中情感表现的异同。  【关键词】:国际标准舞;情感;舞蹈情感;竞技比赛;艺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党和政府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让广大的群众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加强其思想文明的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内容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完整体现,对于提高群众的生活满意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构建,让群众文化活动深入落实到基层。本文首先论述了群众文化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论述了打开艺术梦想让群众文化走向基层的具体实施策略。  【
期刊
【摘要】:临近考试,为了获取较好的学习资源,部分大学生抢占自习室座位,引起了高校学生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次调查采取网络问卷的方法,从调查结果中探究占座现象的起因,洞悉大学生对占座现象的看法,得出占座現象的影响程度,提出改善占座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占座现象;原因分析;改善措施  引言  由于高校扩增,大学生人数剧增,教育资源总量却未同步跟进。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里出现了部分学生为了获得更有利
期刊
【摘要】: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深入,智能机器人的教育走入中、小学校的课堂已经成为可能和必然趋势,智能机器人教学可成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一个优秀平台,这已成为教育届内外的一个共同观点。现阶段中小学的智能机器人竞赛活动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普及智能机器人课程。然而,机器人教学却停留在以参加竞赛活动为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机器人
期刊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要发展,要获得知识,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求教于师。因此,教师这种看似平凡又伟大的职业,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特别是在泰国,教师的地位几乎称得上是万人敬仰,泰国人民对教师的尊敬体现在很多方面,而相比其他国家而言,独一无二的拜师节应该算得上是最有说服力的体现。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今泰国校园里传统拜师节的历史渊源、现状及社会意义、具体仪式等方面的探究,让读者能
期刊
【摘要】:在室内软装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对优秀文化的积累,是一种特色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对中国元素的基本含义、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室内软装设计的内涵、起源及内容进行研究,让读者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元素和室内软装的基础上,总结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运用,从而为人们营造出更具有文化气息且具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特别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音乐本身就始于即兴创作。在音乐教学中,即兴创作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注重即兴创作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急性创作理论的定义,然后提出了几点即兴创造的方法,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希望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音乐;即兴创作;方法研究  0.引言  目前,很多初中生对音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