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兴趣 发掘乡土资源做好作文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视写作文为畏途,此种现象十分普遍。要使学生乐于作文,写好作文,教师必须挖掘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乡土资源,掌握第一手真实的写作素材,解决无话可写的难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积累,使写作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
  一、培养写作兴趣,实现以趣引入
  小学生一开始就害怕作文,因此必须想办法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而自然也不会再惧怕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可多向学生讲讲本地大家都熟悉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让言为心声,产生写作触动;另一方面让学生把与本地有关的美文摘抄在黑板报上,以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对照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写不生动的症结所在;三是在学生作文评语上下功夫,尽量对学生作文进行肯定和表扬,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有一点新思想,有一点新见解,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四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校园及班级网络,开辟“习作发表区”,鼓励学生上网写博客,大胆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享受成功的乐趣。这些做法使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只要下功夫也是可以做到的,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写作的冲动与激情也随之产生了。
  二、真实感受生活,享受美好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作文教学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心田。生活积累丰富了,不仅有米下锅,还会引起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就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一个对生活毫无感觉的人,再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他看来也会是苍白无力、无甚可写的。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将作文教学日常化,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每一个培养他们对生活热爱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中蕴含着大自然的壮硕美、人情风俗的韵味美……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还要训练他们发现的眼光,挖掘乡土资源中值得学生去发现的东西:如自然美可以激发爱国情感,乡风民俗可以凝聚合力,营造纯厚民风。教师应利用平时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意、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如看到落日,问学生联想到什么;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记录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等,培养学生在有意识的观察中去发现生活中值得一写的东西,去思考生活带给人的启迪,有了这样的发现之眼,还怕在写作时笔头生涩,文笔枯竭吗?
  三、注重弘扬个性,鼓励创新成长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感受,对同一件事,他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体验,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呵护,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张扬。因此注重在作文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新意,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增加写作信心,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如近期学生写的一系列与乡土资源有关的实践性文章《游幕阜山有感》等,文中阐述了我们应爱护大自然、装点大自然,而不该破坏它、毁坏它的道理。教师在讲评时,肯定了学生们能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升华了主题,颇有新意。以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抓住有特点的,有意义的、新鲜的事物记下来,以异取胜,以新取胜,使自己的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作文教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但只要我们采用正确的引导方法,挖掘身边随处可见的乡土海量资源,丰富素材积累,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大胆创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那么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自然也会乐于作文,学生的作文一定也会精彩起来。
  (作者单位;414511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所谓学困生是指目前一些智力正常或超常儿童在某个科目或某类科目(如文化基础课)方面获得或应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上,有一个甚至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或困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指导,给予补充和矫治的学生。  研究证明,同普通学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在有关学习的各个方面总是表现出消极而机械的学习策略特征。例如,缺乏基本的学习
期刊
【摘要】自信心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 自信心培养  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
期刊
怎样使小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我觉得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的,不一定能全面地说出来,而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倾听他人发言、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帮助、增加交流机会共同解决问题。因此从学生入学二周后,低年级课题组成员便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刚开始实验时,先从同桌两个人的小合作入手,抓住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
期刊
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需要个性的;学生的学习也是需要个性的。学生拥有的是个性化的思考,萌生的是个性化的情感,他们的大胆质疑、举一反三、类比对照等学习方法或品质的再现都是建立在个性的基础之上。语文学习是离不开个性的。那么,怎样挖掘学生的个性呢?  一、“春风化雨润无声”——在静思中培养学生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
期刊
【摘要】足球比赛的竞争,说到底是足球人才的竞争。没有一个雄厚的人才基础,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在足球的竞争中就会始终处于下风。中国国家队历年来的屡战屡败,就证明了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上的滞后。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对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通过对足球运动的改革,按足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指导训练,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才能跻身亚洲前列,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在阐述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的基础上,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具有提出问题能力时
期刊
我校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研究初具成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形成高效课堂。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有那些呢?  一、重视预习指导,是构建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完成好了预习任务,整个课堂结构和教学面貌就会彻底改变阅读教学
期刊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目前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思想复杂多变,简单单调的说教很难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现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笔者摸索出一套创境、激情、导行的工作思路。  一、创设德育情境,为德育工作赢造良好的氛围,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列宁说:“没有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对真理的追求”,而情感的迸发,又总会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喜怒、好恶、爱憎等情感,从
期刊
从一个清理垃圾卖苦力的工读学生、普通的打工者,奋斗成为韩国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再成为首尔市长,并当选韩国第17届总统——李明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这位传奇人物在其自传——《经营未来》中提到,在当选为首尔市市长之初,“想做杰出企业家出身的杰出政治家”的他,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在市政中引入企业经营意识,让首尔成为能和世界一流城市齐头并进的城市。”  李明博认为,从作用上说,企业CEO和
期刊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