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济南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是支撑引领和智力支持。
  哪个城市推出的人才政策更具吸引力,哪个城市就会脱颖而出,赢得发展新优势。
  撑起发展“人”字梯
  2019年12月中旬,记者在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偶遇正在填报《槐荫区高层次人才安居低息住房贷款资格审批表》的李威(化名)。李威25岁,烟台人,研究生毕业,2019年刚在槐荫区某企业工作。
  “女朋友一直催着我买房结婚,可是刚毕业,哪有那么多钱。现在商贷利率又高。前几天,得知槐荫区人民政府联合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推出了人才安居低息住房贷款激励计划,可以享受最高100万元的低息贷款,固定利率只有3.3%。一询问,我符合《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A类条件,完全可以享受这一优惠。”李威兴奋地表示,这下子可以赶紧买房筹备结婚了。
  房子,毋庸置疑早已经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在城市落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一套住房,承载的不仅是幸福和梦想,还有对于追求更美好未来的向往。3.3%的固定利率低息住房贷款,无疑是强心剂,对于高层次人才具有极大的吸引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符合条件呢?
  一方面,是在槐荫区行政区域注册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人员或自主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并符合《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A、B、C、D类条件,且通过市认定的人员;另一方面,是入选“槐荫产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的槐荫区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此外,槐蔭区各类重点支持企业以及符合发展导向、成长性好、经济贡献突出、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的驻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均可以申报。特殊情况还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
  对于入选槐荫区引才工作重点支持企业、上年度地方经济贡献前20强驻槐荫区企业、驻槐荫区的市级总部企业、企业注册3年(含)内年度经济贡献首次达到500万元(含)以上驻槐荫区企业,给予每家单位2个人员配额(不含房地产企业);经认定的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区科技局负责认定),给予每家单位1个人员配额。以上配额用于解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贷款需求。
  “3.3%”利率的温度
  “我计划贷款80万元,按照政策,可享受10年期3.3%低息贷款权利,10年期利息约为14万元。若相同额度、相同期限的按揭贷款(根据LPR利率上浮50个基点)测算利息约为23.2万元,选择住房储蓄贷款可为我节省约9.2万元!”李威兴奋地说道,“省下的钱,我可以用来装修了!实在是很划算!”
  据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安居低息住房贷款是槐荫区人民政府与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济南分行合作开发的专项金融产品,在合作期内,配置一定额度的低息住房贷款权利,定向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人才使用。”
  该低息贷款可用于购房、住房装修或置换其他银行的商业贷款。低息贷款额度为购房贷款上限100万元,最长期限10年;住房装修贷款上限30万元,最长期限3年。
  践行新理念开拓新格局
  2004年,在中德两国政府时任总理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建设银行与德国施豪住房储蓄银行共同出资,参照德国住房储蓄体系,成立了主要从事住房储蓄业务的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总部设在天津市。2008年,扩大业务范围,获批开办以中低收入居民住房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业务。
  2017年底,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济南分行在槐荫区正式开业,住房储蓄这一住房金融新模式正式进入济南。济南市人民政府同意支持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济南分行开展住房储蓄业务,对达到配贷条件并将住房储蓄资金用于济南市住房消费的住房储蓄客户给与政府补贴。其中,对济南市住房保障群体、重点引进人才、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安置人员按照储蓄客户存款余额的1.5%给与政府补贴,对非保障对象按照储蓄客户存款余额的1%给与政府补贴。
  作为与公积金、商业按揭并行的三大主要住房融资制度,住房储蓄在欧洲得到广泛施行,并且有上百年的历史,住房储蓄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各方认可。
  其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存贷结合、恒定低息、政府补贴、忠诚奖励。
  存贷结合,指客户贷款行为与存款行为挂钩,住房储蓄者获得的贷款权利(包括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以及获得贷款的时间),与其存款贡献(存款额度、存款时间)紧密相关。恒定低息,指客户的贷款利率均显著低于同期按揭贷款市场利率(主流产品为3.3%),且均为固定利率。政府补贴,指政府向住房储蓄者按存款额的一定比例发放住房储蓄补贴(济南为存款余额的1%或1.5%,按年计发)。忠诚奖励,指住房储蓄银行对于“忠诚”于住房储蓄体系进行住房储蓄存款但不使用住房储蓄类贷款的住房储蓄者,在符合一定条件基础上,给予的除存款利息以外的利息收益。
  眼下的齐鲁大地,处处涌动着开放的春潮,处处迸发出改革的活力,处处充满了发展的机遇。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推出的人才安居低息住房贷款激励计划必将极大地助力济南的“双招双引”。
  (编辑/崔秀娜)
其他文献
影像系列之一  这是一个集体怀旧的时代,这怀旧之念起源于何时,又是因何而起,有太多种解读。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我们总喜欢把美好的留在脑海里,这种单纯的美好代表着大家对生活的爱与祝福。新中国诞生之初,万象更新,物质条件虽依然匮乏,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无比强烈,那种向往是隐藏不住的笑意,是时刻迸发的热情,是无处不在的雀跃。2021年,《山东画报》与云志艺术馆共同推出“你好,新中国”系列影像专题,
期刊
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2月6日下午在济南胜利闭幕。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刘家义主持闭幕会并讲话。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可、于晓明、王随莲、王良、齐涛、王云鹏、王华、孙建功,大会执行主席李猛、孙爱军、佘春明、张新文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李干杰、付志方、杨东奇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应到代表903名,出席当天全体会议
期刊
“人大代表就在咱身边” “百姓的事连着代表的心”“有事找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如今,在齐鲁大地,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成为代表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民生项目,通过人大代表票决付诸实施;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法规,发挥出地方立法实践的巨大优势。民生项目听民声,民生工程顺民心,在淄博和德州人大代表工作
期刊
数九寒天,7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让泉城济南开启了“速冻”模式。从2020年12月29日,持续近半月的冷空气笼罩着整个城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披星戴月,奔波于大街小巷,手脚冻透,脸颊冻红,为了让冻坏的水管、水表恢复正常,“电话耳机”“吹风机”“热水壶”“喷灯”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物件,成为他们战胜低温严寒的武器。在他们的工装上有这样四个字:济南水务。济南水务人用自己的行动和忠诚筑起供水防冻的最后“防线
期刊
40年砥砺奋进,铸就精彩华章。  40年风雨兼程,共创发展新局。  1979年 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确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同年12月,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山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随后,全省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相继设立。  40年来,在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始
期刊
济南因泉水得名,泉城路就像一条襟带镶嵌在济南城中心。而坐落于泉城路旁的山东省政协机关,正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谱文明之韵、塑内涵之美,为这座城市文明建设增光添彩。而由此催生出的一股股新风,也激活了政协工作的一池春水,焕发出一片新气象。  文明,暖如春风  “看了才知道,政协工作这么出彩,不仅有‘言值’,文明创建也做得很好。”第一次参与“民声连线”群众参观活动的刘心悦,工作单位在大明湖街道,虽离省政
期刊
2018年1月,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综合试验区在山东诞生。自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成为统领山东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山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3次亲临山东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
期刊
滨州市沾化区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沾化冬枣产业已成为沾化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招牌产业。在推动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些龙头企业彰显出卓越的引领示范作用。成立于2017年的山东齐鲁浩华,致力于将传统冬枣产业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以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以产业链条驱动多元融合,以科技注入提质增收,以旅游“串”起大产业,为传统冬枣“嫁接”了巨大的产业新动能。  以
期刊
时代如火,历练真金。刚刚过去的2019年,烟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奔跑,一路向前……  这一年,烟台进入“自贸新时代”,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山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之一,三大国家战略在此叠加发力;  這一年,“双招双引”沪杭推介会、百家韩企烟台行、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一系列创新之举为烟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一年,世界
期刊
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东王村,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宽阔笔直的街巷和灰瓦白墙的鲁派民居。东王村于2016年获评山东省“省级文明村”,于2017年荣获“山东省美丽乡村”荣誉称号。有了“省字号”的荣誉,东王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漂亮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东王村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和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文明创建。近年来,东王村以孝道打底、志愿先行,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为群众打造乡风文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