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红案悬疑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起重组的背后或都代表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与其落马时隔近一年后,4月6日,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在广州市中院出庭受审,被控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受贿罪三项罪名。
  根据指控,李启红及其亲属利用从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用集团”)董事长谭庆中处所获得的该集团资产重组的内幕消息炒股,账面收益高达1983万元;另外还受贿50万元。一同受审的包括李启红丈夫林永安在内的3名李氏家族成员以及公用集团数名高管等,共10名被告。
  作为首位被诉内幕交易罪的厅级高官,李启红案显示了权力正向证券市场成规模渗透。但它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每一起重组的背后或都代表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潜伏获利千万
  
  2006年年底,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公用”,000685)的控股股东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筹备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公用集团成立于1998年10月,是中山市国资系统中最大的企业,负责对该市公用事业类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和管理。除持股中山公用28.79%之外,其还持有广发证券15%、中海广东天然气有限公司25%的股权。
  2007年5月,时任公用集团董事长谭庆中将集团公司整体资产注入中山公用的构思告诉总裁助理及发展规划中心经理郑旭龄,共同研究资产重组的可行性。随后要求郑准备一份关于重组的详细方案,并于6月26日向负责筹备中山公用资产重组的市领导李启红全面汇报了整体上市的进展。同年6月中旬,谭庆中在办公室约见了李启红丈夫林永安,向其泄露有关中山公用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
  2007年6月下旬,李启红与林永安商定后,在家中向其弟媳林小雁泄露了中山公用准备资产重组股价会上涨的内幕信息,并让她找林永安拿钱帮助买卖中山公用股票。随后,林小雁从林永安存款账户中转出人民币236.5万元,从其丈夫李启明存款账户转出350万元,并拿出自有资金,共筹集677万元,以其弟林伟成和同事刘赞雄的名义,在银河证券中山营业部办理了证券交易开户手续,分别转入林伟成账户400万元,转入刘赞雄账户277万元,指使朋友关穗腾负责买卖中山公用股票。
  其间,中山公用重大资产重组的初步方案已经出炉。2007年7月3日,李启红、谭庆中、郑旭龄等人向中国证监会汇报了这一方案。7月4日起股票停牌,此前两日即连拉两个涨停。而6月29日至7月3日,上述账户已累计买入中山公用89.68万股,买入资金669万余元。
  2007年8月19日,中山公用披露资产重组方案。次日,复牌交易,至9月10日连续14个涨停。李家于9月18日至10月15日期间陆续卖出股票,账面收益1983万元。
  与李启红家族秘密建仓的做法类似,郑旭龄亦与家人投入近88万元,并从中获利290.8万元。他还将消息透露给了中学同学、中山市公务员郑浩枝及同事公用集团企管部经理周中星。郑浩枝夫妇和郑旭龄共同投入近170万元,账面收益约420万元;周共投入670余万元,账面收益近1810万元。
  中山公用的股价异动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由此开始了持续三年的调查,最终牵扯出李启红等人。2010年5月30日,李启红于家中被中纪委带走,当晚,广东省纪委通报其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被查。
  李落马后还主动承认自己两笔受贿行为:2006年至2010年,利用职务便利,为梁松枝担任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等职务提供帮助,并解决其子女入学问题,收取后者现金40万港元;另一笔10万元贿款来自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天计,接受其有关海关进出口事宜的请托。
  当庭李启红承认了对她的全部指控,仅在涉案金额、泄露内幕信息的细节上提出异议。她还认为泄露内幕信息、受贿两宗罪系主动交代,应认定有自首情节。甚至称,自己不懂证券法,曾认为只是违纪或者违规。
  
  传家族资产20亿
  
  57岁的李启红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虽只有小学文化,但这却没有妨碍她从一名编织工到市长颇具传奇色彩的仕途生涯。她的升迁之路也从未离开过中山。2006年12月,李启红出任中山市代市长,翌年1月任市长,成为广东省仅有的两名女市长之一。2009年,曾获选“中国十大品牌市长”。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李的文化水平太低,从她各种场合的讲话来看,只要不是秘书起草的讲稿,就语无伦次,经常不知所云。
  而她的家族也随着她攀上权力的巅峰而臻至鼎盛。资料显示,李家在中山市颇有势力,李启红的丈夫林永安,是广东省国际关系调研室驻中山办事处原副主任,中山市高尔夫球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山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李启红的弟弟李启明,是原中山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山五建是典型的家族企业,4名股东林永安、李启明、林永灿、林元明,各出资375万元分别持股25%,林永灿是林永安的弟弟,林元明与他们亦有亲戚关系。当地建筑市场人士称,李启红家族成員通常不会公开参与招投标,但当地多个工程和房产项目背后都有林、李二人运作的身影。中山五建负责施工工程有:盛景园工程、丽景湾工程、东盛苑工程、中山港会展中心工程等。此外,林永安还涉足投资其他多家公司。
  李启红的家族,有多人从事房地产业并雄踞一方,这在中山市已是公开的秘密。知情人称其家族资产保守估计有20亿元。
  李氏家族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在中山政商两界形成了严密、复杂、庞大的关系网,成为一股很强大的势力。而按照党政干部任职回避的规定,担任县市主要领导的,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李启红则成了这一规定的反面注脚。接近李启红的人士表示,李曾在有些场合说,对她家人开办的公司,“不插手、不帮忙、不指示、不发话”。“但她长期在中山,怎么能做到超脱呢?”
  有消息称,由于热衷于土地经济大搞房地产开发,有北京律师在办理中山的征地拆迁案件中,曾实名向中纪委举报李启红的滥用职权及可能存在的贪腐问题。然而,最终促成李启红倒台的却非官商裙带,而是在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
  
  仅为冰山一角
  
  有分析称,提供内幕消息给手握公权力的官员以使后者违法获利,正成为一种新的隐蔽的行贿受贿手段。类似中山公用内幕交易这种操作方式,已成官场潜规则。李启红案是迄今第一例正厅级官员被诉内幕交易罪,但它只是冰山之一角。
  同时,种种迹象显示,在中山公用重组过程中,利用内幕消息潜伏获利者远远不止李启红家族及中山公用高管和身边人。漏网之鱼,既有连续拉升14个涨停的身份不明的主力,也有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的国有企业,以及众多外围跟风者。
  比如,根据中山公用2007年中报,中山市振业投资管理公司(下称“中山振业”)持股269万多股,其后在第三季度全部抛空,按股价走势测算,其获利应在8000万元以上。中山振业有国资背景,其法定代表人欧阳泽生,同时也是公用集团副总经理。此外,亦不乏突击入股并精准出逃的公司及个人股东。据当地证券营业部称,那段股价异动期内,确有很多虚假的委托帐户。而2007年8月20日复牌后中山公用连拉14个涨停,外界也有庄家操纵股价的质疑。
  分析表示,在保密制度阙如和监管制度漏洞下,国资重组尤其是有地方国有背景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任何环节的参与者都可能成为内幕交易者。李启红案凸显了权力正向证券市场成规模渗透,亦警示重建监管追责体系的真空与艰难。
  更有评论指,李启红案绝非个例,如果要追究的话,央企重组中的问题和背景官员肯定更高,范围更广。每一起重组的背后都代表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否则,为何要重组注入资产,而不是单独上市。
  实际上,多少上市公司上市前大量关系人和利益人突击入股,已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潜规则,其根源就是上市审批制,每个审批通道都可以等量为数十亿的货币,被权力通过各种途径瓜分,非市场化的运作导致行政寻租,这在中国不是证券行业独有的事情,但却在这个行业体现得最充分。
其他文献
重庆人大代表张明渝实名举报该市人大常委翁振杰涉黑,称其为金融黑市的幕后黑老大、打黑运动的漏网之鱼。幕后真相到底何在?  喧闹一时的重庆打黑运动近日再起波澜。今年1月8日晚,重庆同创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同创集团”)创始人张明渝在国内某知名网络论坛上发帖,实名举报重庆金融界实权人物翁振杰涉黑。  张明渝在帖子里称,  “近年本市声势浩大的打黑除恶行动,使一批危害一方的黑恶犯罪团伙及其‘保护伞’
期刊
更低的交易成本、一体化的交易技术和协调一致的交易监管iE推动全球各大交易所掀起“并购潮”。  2月15日,纽约泛欧证交所(下称“纽交所”)与德意志证交所(下称“德交所”)的合并协议得到双方集团董事会的投票通过。据悉,这项100亿美元的交易尚需获得纽交所集团多数股东同意而德交所集团股东的同意换股率在75%以上,以及经过美国及欧洲有关竞争、财务、证券及其他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于2011年年底完成。  
期刊
其涉案或与2008年参与ST盐湖的股改有关,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从投资民办教育攫取第一桶金,到房地产领域和资本市场的非常运作,短短十数年问,民企富豪张克强便坐拥过百亿身家。其飞速的造富神话与急剧的财富膨胀效应,令人晕眩,但昔日光环的坠落只会比这更快。  1月13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罢免张克强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的议案》,决定罢免本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克强,并报送全国人
期刊
如果说地下炒金不太阳光,那么背着阳光往自己脸上贴金。似乎也不太光彩。  黄金价格上涨势头强劲,黄金投资也日趋发热,中国不少地下炒金公司也开始纷纷露脸抢占客户,港深与北上广乃至武汉杭州等大中城市的一些地下炒金公司尤为猖獗。  炒金案件一瞥  地下炒金,顾名思义,就是见不得阳光的黄金交易。其一般指通过电子盘的形式,参与境外(如伦敦金、纽约金等)黄金市场交易。因其不符合当前的中国黄金交易政策,但又存在庞
期刊
4月6日,苏格兰皇家银行有限公司(RBS)宣布刘小俞将加盟RBS并担任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这是RBS亚太地区整体投资规划中的一项高级人事任命。  刘小俞将负责管理并推動RBS在中国的整体业务战略,包括在中国的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以及各合资公司。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亚太区主席麦高铭表示,刘小俞拥有15年的中国投资银行经验,对她的任命反映了RBS在中国境内外大力发展批发银行和投资
期刊
4月8日,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对宁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李堂堂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其犯有受贿罪,并判处无期徒刑。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至2009年,李堂堂在担任陕西省宝鸡市委副书记、宝鸡市副市长、陕西省咸阳市委副书记、书记、咸阳市市长、陕西省政府秘书长、陕西省副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陕西新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14個单位或个人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用地审批、承揽工
期刊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0883.HK)4月15日正式宣布,自当日起,委任王宜林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傅成玉则在同日辞任董事长及非执行董事职务。  至此,三大石油公司换班一事亦尘埃落定。事缘4月初,当时的中石化(600028,00386.HK)母公司中石化集团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代省长,原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调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则被任命为集团总经理。  据公告
期刊
针对网帖曝光公司公款购买“天价酒”,中石化广东分公司4月15日宣布了中石化党组的决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对事件展开调查,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停职配合调查,中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夏于飞临时主持广东分公司工作。  4月11日,天涯论坛出现名为《中石化广东公司总经理鲁广余挥霍巨额公款触目惊心》的帖子,贴出了四张购买酒的发票,发票总消费金额约168万元。网帖称鲁广
期刊
孤儿收养作为一种善业,其利害关系受到多方的关注与质疑。  孤儿收养是人皆认同的一种善业,但在经济发展一边倒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孤儿收养实际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亲属认养观念日见趋淡,颇具公益性质的孤儿院等收养机构弊端多,而在跨国领养方面,并不像经过人为处理后挑好避坏的阳光报道那样兼爱仁慈。人们在关心思考诸如中国孤儿收养的幕后利害关系尤其是经济利益与隐患防护,以及福利援救和责任承担等关乎孤儿前
期刊
限制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无疑将引发利益关链方新一轮的博弈,但利益均衡问题却依然难以解决。  自3月份香港公立医院800多名医护人员集体投诉以来,限制内地孕妇赴港产子话题引起了多方的关注。4月1日,香港公立医院产科医生代表与食物及卫生局于召开会议,代表会后引述香港政府同意限制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数目,并以2010年8.8万名出生婴儿数目作上限,当公立医院服务量达至其上限,香港医药管理局将停止非本地孕妇的预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