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疏肝理气、温补脾胃方法结合西医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BS可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腹痛、腹泻、便秘并常伴有全身症状,但无异常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的异常。目前,临床上无特效疗法。我院采取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罗马标准Ⅱ。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3.6±1.7)岁,病程7~15年;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型9例,寒湿困脾型10例,脾胃虚弱型8例,肠燥气滞型8例。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42.8±6)岁,病程6~15年;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型8例,寒湿困脾型9例,脾胃虚弱型9例,肠燥气滞型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200㎎,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50㎎,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按中医辨证施治: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用痛泻要方加减;寒湿困脾型,治以燥湿健脾,用胃苓汤加减;脾胃虚弱型,治以益气健脾,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肠燥气滞型,治以润燥行气,用麻子仁丸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0d,期间禁用影响胃肠功能药物,并嘱患者注意精神调理,避免刺激性饮食及饮酒,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 治疗结果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伴随症状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肠道易激综合征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内脏感觉过敏是重要发病机制,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即所谓脑一肠轴改变。西药治疗多以马来酸曲美布汀调节胃肠道运动节律,用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纠正胃肠动力紊乱。
  本病征属于中医腹痛、便秘、泄泻等范围。病位主要在肝、脾,久病可及肾。病因多为七情不和,肝气横逆,克伐脾土,或饮食不节、寒温不和而伤脾。一方面表现气滞、痰湿、郁热的实证,如腹痛、腹胀、里急、便结夹带黏涎,另一方面脾虚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引起泄泻,久病致虚,泻久由脾及肾。虽俱为里证,常虚实夹杂,数脏同病。调治不当,反复发作,终年缠绵不愈。治疗本病应根据脏腑相关,动态变化,以和法为主要治法。
  本文显示,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伟岸.肠道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106—109.
  [2] 李江波.辨证施治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76例临床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1:44—45.
  [3] 肖艳辉.中医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J].中医临床研究,2010,16:102—103.
  [4] 陈云.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22:465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防范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实施前)采用常规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2012年1~12月(实施后)依据行为转变理论
目的:应用深低温冰冻保存红细胞技术,建立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及时向临床提供足量的Rh(D)阴性血液.方法:采用慢速冷冻法,用高浓度甘油(57.1%)作为冷冻保护剂,于-80℃条件
【摘 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及安全管理,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101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痊愈45例(44.5%),显效30例(29.7%),好转10例(0.09%),总有效率为84.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和安全警示,减少和防范了误吸误咽的发生,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好。  【关键词】 脑卒中;
1临床资料 患者男, 37岁,自幼居住上海市区,自觉无任何不适, 1998年 10月 20日体检 B超诊断肝硬化,多发性小囊肿, 11月 7日来本院门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巩膜皮肤无黄染,无肝掌
期刊
1977年,Gruentzig AR等[1]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开创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新纪元.
目的:调查患者血小板输注效率.方法:对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悬液及输注机采血小板悬液共81例患者的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工分离血小板及机采血小板对血小板输注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R)、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价值。方法:本组24例26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经X线(CR)、CT检查,就两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4例中X线检查阳性16例,阴性8例;CT检查阳性21例,阴性3例。结论:CT检查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CR)检查,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较满意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股骨
情商教育于1995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提出,随后受到了广泛认同。由于教育理念与体系的不同,西方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情商教育,在此方面的
目的:保证使用血凝仪测定FⅧ活性(FⅧ:C)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血液产品.方法:采用"即刻法"质控统计方法,连续测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结
目的: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错误,制定干预措施,进而评价干预效果.方法:统计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与2018年发生用药错误时间分布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