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生标语礼貌策略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Brown & Levinson的面子观为主要理论框架,通过剖析不良计生标语和文明计生标语对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旨在透射出中国计生标语的文明趋向,以期为中国计生标语的语用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关键词:威胁面子行为 礼貌策略 不良计生标语 文明计生标语
  一、引言
  自1982年,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宣传标语(简称“计生标语”)在此后的30多年里成为国家计生部门进行管控宣传的主要载体。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计生标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语用现象。遗憾的是,目前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开展的研究极为匮乏,且大都集中在话语结构、可接受性等方面。聂桂兰(2004)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计生标语的合法性及影响因素;严俊、禹平(2008)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计生口号现状进行了评估。此外,陈新仁(2013)在研究社会用语时略有提及计生标语,但并没有展开系统阐述。
  由此,本文将结合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观理论,剖析中国计生标语语用特征、语用效果,考察我国计生标语对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而从中管窥其语用文明趋向。陈新仁指出,批评语用学的学科目标是:“通过弘扬正面的社会语用方式,揭示言语交际中某种消极或不良的社会观念、做法、说法等等,最后,通过评论,试图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进而对社会公共领域的生态和语用文明建设做出贡献。”[1]
  二、计生标语的分类
  本文以报纸与网络搜索引擎为语料收集工具,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人口报、湖南日报、腾讯网、环球网等新闻媒体,共整理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颇具代表性的116条计生标语,其中包括国家计生委2015年最新公布的计生标语。
  陈新仁提出,从语用效果来看,社会用语可分为两类:规范、文明的社会用语和不良社会用语。[2](P120)计生标语本身属于社会用语的一种,对其分类可参照此分法,即分为:文明计生标语和不良标语。通过分析发现,早期计生标语中有很多属于不良标语,呈现出的特征有:多命令禁止和冷漠强硬,有些还充斥着血腥暴力的色彩。如:
  (1)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该引不引株连六亲。
  (2)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3)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三胎四胎,倾家荡产。
  (4)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
  事实上,计生标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主要想传达“控制人口增长”的施为用意,但例(1)和例(3)却使用“房倒屋塌”“扒房牵牛”“株连六亲”“倾家荡产”等词语,严重危及到了听话人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例(2)和例(4)使用“血流成河”“打”“堕”“流”等字眼,让人闻之心惊胆战。这类标语势必会引起民众强烈的抵触,造成与施为用意背道而驰的语用效果。
  (5)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
  (6)感谢您实行计划生育,祝愿您家庭和谐幸福。
  (7)珍爱你的妻子,请从避孕开始。
  (8)朋友,您实行了计划生育吗?
  与例(1)~(4)不同的是,例(5)~(8)显露出另外一种风格:多倡导性和服务性,充满人文关怀,多温情可亲等。这些可以称之为规范的、文明的计生标语。
  事实上,不管是不良计生标语,还是文明计生标语,二者想要实现的意图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劝说听话人不超生,只生一个。但是,为何它们对听话人造成的心理冲击一个是温馨、一个是恐惧?为何它们所产生的语用效果一个是接纳、一个是排斥?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们是否顾及到了听话人的面子,是否有效实施了礼貌策略。
  三、不良计生标语公开实施面子威胁行为
  英国学者Brown & Levinson曾提出威胁面子行为理论,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都有各自的面子观,双方会尽力地让利益中心向自己靠拢,倘若发生偏移,就会威胁到自己的面子。“如果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本质上威胁到听话人的面子,就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简称FTA)。”[3](P115)所以,说话人在进行话语选择时,应尽可能地让听话人多受益、少吃亏,多赞美、少贬损;而利益中心一旦偏离听话人一方时,威胁面子的行为就会发生。
  不良计生标语之所以被冠以“不良”,很大原因在于听话人的利益受损,是典型的威胁面子行为。而且,说话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宣传其交际目的,不惜采用一些极端的话语手段,直接忽视了礼貌策略的使用。或者说,礼貌策略在不良计生标语中缺席,取而代之的是:恐吓性的、侮辱性的、惩罚性的、指令性的直接的言语行为。例如:
  (9)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例(9)将“养女儿”和“养猪”相提并论,是典型的威胁面子行为。倘若结合时代背景等非语言语境因素来分析,实际上说话人想让人们消除重男轻女的观念,重视起女孩的教育问题,但最后听话人却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杨永和指出:“侮辱性公示语是对公示语受众的一种无情伤害,是文明人、文明社会无法接受和容忍的。”“是一种语言暴力,是语言环境中的污染源,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旨背道而驰。”[4]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类计生标语是难以达成其施为用意的。当标语发布者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开始尝试调整语用策略,即将计生政策与惩罚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而且按照超生的人数逐级实施罚款。这类惩罚性的措施在不良计生标语中是极其普遍的。例如:
  (10)随着计生条例已修订,超生罚款可不轻;超生一胎一万四,二胎两万五仟整。
  (11)超生罚款你不缴,拘留所里见分晓。
  (12)不按时放环、结扎,处500~1000元罚款。
  严厉打击超生,是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呢?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这类言语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不但没有促使人们执行“不准超生”的条例,反而激发了人们的逆反心理,越不让生越生。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就是那个时代缩影的有力例证。   综上所述,不良计生标语没有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主要原因在于说话人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调控策略来努力降低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程度,未能让利益中心最大程度地偏向听话人。它们毫无顾忌地、赤裸裸地对听话人公开实施了面子威胁行为,甚至未考虑实施礼貌策略来补救这一缺陷,这样势必造成负面的语用效果。
  四、文明计生标语巧用多种礼貌策略
  通过对文明计生标语进行分析,发现标语发布者非常重视礼貌原则在计生标语中的作用,并使用了表达礼貌的多种语用策略。根据Brown & Levinson的观点,说话人一般会采用以下几种礼貌策略:1.正面礼貌策略,即让听话人的自我感知得以认同;2.负面礼貌策略,即给听话人留有选择的余地;3.间接性策略,即通过间接性话语让听话人意识到威胁面子的行为并非故意的;4.放弃威胁面子的行为。
  (一)大量使用礼貌标记语
  “所谓礼貌标记语,指的是一些提示说话人向听话人表达礼貌的词汇或句式等。”[3](P150)在汉语中,“请”“请勿”“您”“温馨提示”“谢谢”“谢谢合作”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礼貌标记语。下表统计了语料中使用礼貌标记语的情况:
  礼貌标记语出现在文明计生标语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说话人的礼貌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听话人面子威胁的力度,可见礼貌标记语具有极为丰富的语用功能。此外,表格中有的计生标语还使用了两种以上礼貌标记语。例如:
  (13)感谢您实行计划生育,祝愿您家庭和谐幸福!
  说话人在未知听话人是否支持计生政策的情况下,多次使用“感谢”“您”“祝愿”,事先向听话人表达谢意和祝愿,很容易让听话人在情感上预先接受,在行动上给予支持,这样更能增强文明计生标语以言行事行为的语用力量。
  (二)恰当运用人称指示语起到语用移情的效果
  文明计生标语还经常使用一些人称指示语,如“我”“我们”“你”“您”“他”等。需要说明的是,对语用学中的人称指示语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对传统语法中的人称代词的理解,具体的指示对象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来确认。例如:
  (14)婚育新风进万家,文明幸福你我他。
  (15)知情选择是您的权利,优质服务是我们的义务。
  这两处的人称指示语界限很分明,“我”就是说话人,“你”“您”就是听话人,“我们”既包括说话人,又包括听话人。但是,为了提高话语的礼貌程度,说话人有时也会采用语用移情的策略,换言之,说话人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说话,试图唤起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比方说,第一人称指示语“我”不单单包括说话人,还包括了听话人。例如:
  (16)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控制人口从我做起。
  (17)关爱女孩,从我做起。
  从背后隐含的意图来看,这里的“我”指的是听话人,例(16)和例(17)的原意分别是:
  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控制人口从你做起。
  关爱女孩,从你做起。
  例(16)和例(17)中“我”的使用,使民众听了倍感亲切,这样的移情策略有助于降低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力度,有助于提高言语行为的可接受性和认同度。
  (三)借助间接性话语实施请求类言语行为
  文明计生标语中更多的是请求类言语行为。有时候说话人会借助间接性话语来努力降低话语的威胁力度。在实施请求时,人们会采取不同的形式或策略,比如语言形式的差异,句法结构的不同。例如:
  (18)珍爱你的妻子,请从避孕开始。(祈使句)
  (19)朋友,您实行了计划生育吗?(疑问句)
  (20)感谢您,实行计划生育的人们!(感叹句)
  例(18)、例(19)和例(20)虽然语气类别不同,却表达了同样的语用含义,即劝解听话人实行计划生育。根据冉永平的观点,请求类言语行为包括:醒示语、支持性话语、主体行为(这里的“醒示语”包括头衔、职务、敬称、爱称,或者一般的招呼语、问候语等,也有可能多种形式组合使用)[6](P91)。以此为据,例(18)~(20)可分别解释为:
  言语行为→支持性话语(珍爱你的妻子)+主体行为(请从避孕开始,祈使句)
  言语行为→醒示语(朋友)+主体行为(实行计划生育,疑问句)
  言语行为→支持性话语(感谢您)+主体行为(实行计划生育,感叹句)
  正因为在主体行为前后,添加了一些辅助成分,言语行为本身的指使力度得以缓冲,这种迂回曲折的表达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不容易对听话人的面子造成威胁,所以此类标语的认同度颇高。
  (四)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
  “模糊限制语经常充当一种缓和手段,出现在威胁对方积极面子的拒绝语或威胁对方消极面子的请求语等中。”[7](P152)实际上,文明计生标语也使用了不少模糊限制语(hedges),尤其当话语内容比较严肃时,增加一些缓和性模糊限制语(shields),可以缓和强硬的语气或态度。例如:
  (2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严格控制人口。
  假如去掉缓和限制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直接变成了下达命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反之,加上缓和语,则更像一种倡导,呼吁人类为了保护地球,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再如:
  (22)依法控制人口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3)按政策生育,负责任养育。
  例(22)和例(23)中的“依法”“按政策”也是一种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attribute shields),即说话人借用第三者的观点来间接表达其施为用意。从这两例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意在告诉听话人:实行计划生育是法律有依据、政策有规定的。所以使用缓和语,一方面可以提高话语的劝说力度,同时也会顾及到听话人的面子。
  (五)引入修辞手段,传递施为用意   同样的语义,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收到的语用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涉及到修辞的问题。将修辞引入言语行为中,有助于增加说话人的礼貌级别,降低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指数。在文明计生标语中,这种策略被运用到了极致。例如:
  (24)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
  (25)优生优育一枝花,人人羡慕幸福家。
  例(24)表面意思是保护地球,背后含义是希望人们实行计划生育。这里用了双关的修辞格,同时又巧用了拟人的手法。例(25)将孩子比喻为“花”,押韵对仗,无疑增加了话语的语用效果。话语修辞的实质是运用最具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发话人所期望的话语效果[8](P50)。这也是文明计生标语频繁使用诸多修辞格的目的所在。
  由于收集的语料有限,本文难免存在一定的疏漏。总体来说,文明计生标语正在使用越来越多的礼貌策略,以发挥其最大语用效果。以此看来,文明计生标语之所以被冠以“文明”,不仅仅是因为其话语内容呈现出的文明特征,更多的是因为说话人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礼貌策略,懂得努力降低威胁面子行为的力度。
  五、结语
  计生标语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公共形象。不良计生标语无疑不利于这一公共形象的树立,其采用的语用策略在当今社会是难以通行的。对比之下,文明计生标语更得体恰当,更会积极灵活地运用礼貌策略,所以更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不良计生标语到文明计生标语的转变,是社会语用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生标语相关部门应洞悉这一文明趋向,尤其是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在制定新的计生标语时,更要考虑到如何提高语用效果这一根本问题。要大力弘扬文明、规范的计生标语,尽量规避言语失真、行为失礼的不良计生标语,更重要的是要借助多种礼貌策略,发挥话语传递的力量,引导大众行为向着预期的方向靠拢。
  参考文献:
  [1]陈新仁.批评语用学:目标、对象与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12).
  [2]陈新仁.批评语用学视角下的社会用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3.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杨永和.我国公示语的社会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9,
  (6).
  [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4.
  [7]李军.语用修辞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许漫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其他文献
《菊与刀》是鲁思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等级制度、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湖北分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9日至11日在文化古城黄州召开。来自川、陕、贵.湘、鄂五省的代表共120人,云聚一堂,共话“三国”.省社科联、省教
一、跳不出猜谜辨伪圈《光明日报》曾刊登华君武先生的漫画曹雪芹质问红学家:“你怎么数起我的头发来了?”意味深长。它既揭示了当代红学的史学倾向性,又道出了有识之士对当
本文不仅较完整地分析了信息熵的概念,指出信息熵比热力学熵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而且从信息熵定义式出发导出了正则系踪的基本热力学函数.这比传统的统计力学方法简单.
目的:研究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在校大学生肘关节拮抗肌活动在等动屈伸过程中的差异。方法:以8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8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Biodex等动测试仪和Nora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图书馆员素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对策。
本文进一步讨论〔1〕中提出的合成图边色数问题,给出了合成图属于第二类的一些充分条件,推广了〔1〕中定理5的结果.
《红楼梦》是围绕女性而展开的一幅美妙画卷,在众多女性中,按其重要性排列在前十二的进入"金陵十二钗正册",而列位其中的妙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十二钗之中,除妙玉外,其
新农村建设与农业职业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从阐述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当前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入手,深刻剖析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宏观调控、深化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