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主,技为从”与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精神营构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康德思想的启发下,19世纪欧洲艺术教育改革者确立了以"感知力"的培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观念,这对"心为主,技为从"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启发作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在此基础上积极汲取传统艺术精神中的养分,将人格、品质、胸襟等要素的培育纳入"心为主,技为从"的内涵之中.与此同时,"心为主,技为从"倡导由"技"入"心"的技术训练原则,在育"心"的前提下强调练"技"的意义."心为主,技为从"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艺术教育人文性质的守护与宣扬,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人学追求,同时也为新时代美育和艺术教育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参照.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必须最大限度地彰显艺术教育的人文性质,将"人"置于艺术教育的核心,将艺术教育看作对于人性、人格以及人生的培养与打造,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在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介孔碳纳米球作为三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比表面积和可控介孔结构,成为药物、生物染料、光敏剂等的优良载体。近年来介孔碳纳米球的合成工艺和功能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肿瘤成像、药物的靶向递送和响应性释放、光学治疗、声动力学治疗和生物催化领域表现出应用潜力。本文对近期介孔碳纳米球在合成和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进行综述,为介孔碳纳米球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提供借鉴。
傅菲是一位有着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创作情怀的散文家,出生于赣东北农村,对乡村生活的体验极其深刻,他以散文家的血气和精神内核,构建出一个力量与美感并存的文字帝国,以悲悯之心关注草根人物的生存状态,通过对底层、沉默的弱势群体的关注,折射出生命的隐痛与荒凉,体现了普通人身上凸显出的纯真人性和美好品质。读者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一种由爱而生的人文关怀。正如他自己所言:“人世间,我爱它的绚丽,更爱它的不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