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课程特点与分层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探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fa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工具,多维的艺术课程参与教学,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开拓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艺术课程有着开放性强、生源结构多元等特点,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可能达不到最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所以需要结合艺术课程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文章结合高职院校艺术课程所具有的特点,探讨具体的分层教学方法,以期促进艺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高职;艺术课程;特点;分层教学;结合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基于不同生源结构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课题编号:D/2016/03/95。]
  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中一门主流前沿学科,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主要工具。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在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艺术课程的开放性极强,个性化鲜明,专业化要求精湛,所面对的生源差异较大,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分层教学是当前极具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它注重群体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契合高职院校中艺术课程因材施教的特点需要。
  一、艺术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而且,在高职院校中,艺术作为混合型学科存在,针对性地培养多方面实用性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课程是培养专业艺术设计人才的主要课程内容,承担着健全学生艺术知识体系,提升理论素养等诸多教学任务。
  艺术专业越来越重要的背后,也伴随着艺术课程教学状况的改变。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扩招行为,使得高校内的专业性艺术学生一时之间增多,高职生源结构趋向多样化,这就导致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把控,最终影响艺术人才培养质量。除此之外,高职艺术院校在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了师资的保证,却忽视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原有的“一刀切”的课程模式、评价体系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一刀切”的培养方案,“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与艺术课程讲究个性与差异的特性不相符合,致使高职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陷入“批量式”教育的黑洞。
  无论是整体的教学模式还是具体的教育方法,艺术课程都存在现阶段下的不足,或过度重视艺术课程教学的普遍性,忽视个性;或特别强调个性,忽视普遍性。这些艺术课程教学现状下存在的问题和偏颇,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正。结合艺术课程的具体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高职院校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规范的教学秩序,是促进艺术教育良性发展,提升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二、高职院校艺术课程的特点
  在中国的教育史中,格外重视因材施教这一差别化教学方法,这一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是胡乱运用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得结合相关课程的特点进行方法的改变和应用。高职院校中艺术课程受众群体的差异性明显,个性鲜明,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较强,这些主观和客观的课程特性,呼唤一种合适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在此,对艺术课程的主要特点作以下讨论和分析。
  (一)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特点
  艺术课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开拓艺术眼界,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富有内涵的性格和敏捷的思维。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更多的偏重于智育,而艺术课程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论的教育,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从而使得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艺术课程的美育既是该课程的作用和功能,同时也是课程一大鲜明的特点,因为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并不能实现美育这一教学功能目标。
  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艺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启迪智慧,开拓思维,在具体的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艺术的熏陶和引导下,可以学会用心感受事物,用心分析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掌握理性和感性的辩证思维,在思维养成的过程中,学生开智明理,识物辨道;第二,藝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创美能力,艺术课程不仅会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事物,还会引导教会学生创造美的方法,把握欣赏美的角度;第三,艺术课程的教学具有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质的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浓缩和抽象,往往蕴含了很多的哲理,这些哲理会帮助学生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品质。
  (二)艺术课程开放性较强,个性鲜明
  一般来说,在其他学科中,尤其是理工类学科的课程教学中,很多时候是在探索正确的结果,所以,在理工类学科中,像数学的“1+1=2”一样,有着明确的对错之分。但是对于艺术课程来讲,很少区分对错,而是用好与不好来界定,譬如一张画作,有的学生画得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有的学生则是涂鸦式的绘画,但是不可以说涂鸦的人错误,而是用画的不好来评价。由此可见,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开放性极强。除此之外,艺术课程还有着鲜明的个性,即艺术课程与常规的大众课程不一样,无论从课程的气质还是内涵上,都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这种高雅的成份发酵成为艺术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附着在艺术课程之上。
  (三)艺术课程受众群体差异较大
  艺术课程美育功能特点和开放性特征是艺术教育赋予艺术课程内在的特征,而艺术课程受众群体的生源结构多元、差异较大、层次不齐这一特点则是艺术课程的外化特点。从我国的整体教育现状来看,艺术课程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很长一个阶段是作为辅助性课程而存在的,虽然和文化课程并驾齐驱,但是,受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艺术课程在应试压力下逐渐被边缘化,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学习艺术专业。当全国各地的少数的艺术考生汇聚到一所艺术院校之后,便面临着学生在艺术基础、艺术方向、艺术潜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群体在艺术综合水平上的差异,是艺术课程教学的一大难题,也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艺术课程与生俱来的鲜明特征之一。   三、对应艺术课程特点所实施的分层教学方法
  当前高职院校在艺术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结合艺术课程的主要特点,選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改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艺术课程在智育的同时还注重美育,而且艺术课程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受众群体背景复杂,这些课程固有的特点,无法改变,只能因材施教。本文结合以上探讨的艺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对应该采用的分层教学方法予以分析。
  (一)课程内容体系分层教学
  针对艺术课程美育功能这一特点,可以采用课程内容体系分层教学这一方法。即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差异化课程体系保障分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将艺术课程的授课内容划分为智育和美育两大部分,在两大部分之下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核心课程、分层教学课程、个性培养课程四大类。智育的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公共基础和核心课程的理论和艺术实践内容来实现,而美育则是将分层和个性培养课程中富含哲理性的作品和故事向学生讲授。通过故事性的教授和艺术作品鉴赏,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美能力,利用哲理性的经验和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智育和美育这样艺术课程内容的分层,让学生渐渐掌握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既达到艺术课程的理论智育目标,也实现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
  (二)木桶分层辅导教学
  艺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学生整体的艺术水平要求很高,艺术讲究的是造诣,所以必须在一个艺术方向达到很精湛的水准,才可以脱颖而出。针对这一艺术课程特点,可以结合“木桶原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木桶分层辅导教学是针对一个教学单元整体来说的,是提高改善整体教学效果的分层教学方法。一个艺术课程教学单元就像是一只木桶,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教学单元中的学生由于生源结构的多元性艺术基础水平有高有低,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既不能忽视“短板”,也不能过度重视“长板”,所以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这一特点,让教学单元中的“长板”辅导“短板”,从而实现内部的分层优化、互补教学,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补齐“短板”,还可以让“长板”温故知新。同时,对于文理兼收、基础薄弱的“短板”学生,要在课外能力拓展学习中,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比重,用专业选修课替代公共选修课,加大艺术欣赏量,鼓励他们进入工作室学习,逐步缩小差异。
  (三)“二六二”单科分层教学
  经济学领域有着“二八”原理,同样在一个教学单元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往往一个教学单元内有百分之二十的优秀学生,百分之六十的中等学生,百分之二十的表现较差的学生,将这一现象和艺术课程受众群体差异较大这一特点相结合,产生出“二六二”单科分层教学方法,即针对文理生和艺术生的差异特点,进行梯度分层、比例分层。课程体系中的分层教学课程和个性培养课程,其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必须要分开制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有美术基础和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艺术课程教学中生源背景复杂和“一刀切”的培养模式,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中高水平艺术人才的培养。要想疏通这些阻碍,就需要客观的认清艺术课程的特点,并结合特点实施有效的方法。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契合艺术课程主要特点的教学需要,是解决现阶段艺术课程教学不足,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科学路径。
  参考文献:
  [1]白瑜.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7).
  [2]李曾辉.“以学生为中心”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知识经济,2017,(04).
  [3]周鲁珺.分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07).
  [4]郑希.音乐与舞蹈模块分层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作者单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本院西药门诊处方药合理性的分析,提升本院西药门诊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采用随机选取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西药门诊处方2500张进行审查,并对其不
摘 要:本文针对在非艺术专业学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美术鉴赏》课程的例子,深入解决学生们对艺术的困惑,紧紧抓住视觉艺术便于沟通的特性,进一步挖掘视觉艺术中油画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唤起学生们发现美的眼睛;然后,解决课程内容当中难以理解和记忆的艺术风格流派与典型作品等众多知识点,通过油画艺术发展的脉络“线”穿连起这些知识“点”,这样建立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公共艺术;审
伴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思路,能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国外在家庭农
雨儿淅淅沥沥,树儿摇摇曳曳,时钟滴滴答答,我的心平平仄仄。坐在考场中,看着周围陌生的脸庞、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一切,忐忑的心告诉我,这是真的。当语文老师告诉我入围复赛时
本文从资产负债率的概念出发,指出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债权人资产的安全性指标时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即分析企业特定阶段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并以我国1997~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规模,产品,还是服务质量,发展理念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发展不够完善,体制不够健全,在很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剖析了浙江省服务业发展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了浙江省服务业的比较劣势,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预习作业设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一、预习作业的目标要明确  布置预习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已学知识,启迪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作业中设计中每一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目标。例如七年级“从问题到方程”预习作业的目标是: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以及人们生活越来越丰富,当前不少的人的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也逐渐的引起社会大众以及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
这些日子,我的思绪竟然一直为一只坛子所牵动.还是上个月的事,周末去江心洲葡萄园摘了好些葡萄,一颗颗玲珑剔透,状如宝石.葡萄园主人说,这是优质的红提,美名红宝石,生吃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