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焦点弦问题的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cm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圆锥曲线 焦点弦 焦半径
  摘要: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是高中数学考试命题热点,如何能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是高中教师的教研方向。本文介绍关于焦点弦的公式,并例举解题方法。
  圆锥曲线是现行高中解析几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圆锥曲线知识既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而成为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圆锥曲线焦点弦就是经过圆锥曲线焦点的弦,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涉及到离心率、直线斜率(或倾斜角)、定比分点(向量)、焦半径和焦点弦长等有关知识。焦点弦是圆锥曲线的重点知识,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解题方法于一体。本文介绍关于焦点弦的公式,以便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
  深刻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这些性质去解决相关题目的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定理1 已知点 是离心率为 的圆锥曲线C的焦点,过点 的弦 与C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 ,且 。(1)当焦点F内分弦AB时,有 ;(2)当焦点 外分弦 时(此时曲线为双曲线),有 。
  证明 设直线 是焦点 所对应的准线,点A、B在直线l上的射影分别为 ,点 在直线 上的射影为 。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得, ,又 ,所以 。
  评注 特别要注意焦点外分焦点弦(此时曲线为双曲线)和内分焦点弦时公式的不同,这一点很容易不加区别而出错。
  定理2: 已知点F和直线l是离心率为e的圆锥曲线C的焦点和对应准线,焦准距(焦点到对应准线的距离)为p。过点F的弦AB与曲线C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 ,则有 。
  证明 设点A、B、F在准线l上的射影分别为 ,过点F作轴FH的垂线交直线 于点M,交直线 于点N。由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得, ,
  所以 。
  评注 特别要注意焦点外分焦点弦(此时曲线为双曲线)和内分焦点弦时公式的不同,这一点很容易不加区别而出错。
  例1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l过F且与C交于A,B两点.若|AF|=3|BF|,则l的方程为( )
  A.y=x-1或y=-x+1 B.y=33(x-1)或y=-33(x-1)
  C.y=3(x-1)或y=-3(x-1) D.y=22(x-1)或y=-22(x-1)
  解一: 拋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1,0),准线方程为x=-1,设A(x1,y1),B(x2,y2),因为|AF|=3|BF|,所以x1+1=3(x2+1),所以x1=3x2+2.因为|y1|=3|y2|,x1=9x2,所以x1=3,x2=13,当x1=3时,y21=12,所以此时y1=±12=±23,若y1=23,则A(3,23),B13,-233,此时kAB=3,此时直线方程为y=3(x-1).若y1=-23,则A(3,-23),B13,233,此时kAB=-3,此时直线方程为y=-3(x-1).所以l的方程是y=3(x-1)或y=-3(x-1),选C。
  解二:由 ,得: 或 ,于是 , ,选C。
  点评:由解答可知,利用本文公式可以减少运算量。
  例2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过 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 于A、B两点。若 ,则 的离心率为( )
  解: 这里 ,所以 ,又 ,代入公式得 ,所以 ,故选 。
其他文献
古诗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古诗教学都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十年来,在中小学的古诗教学中,词句疏通一直是主要甚至是全部内容,原因是古诗语言与现代汉语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存在较大困难,教师一般采用讲解的方法,用准确的语言解释词语,进而将古诗译成现代汉语,以利于学生理解接受。而进入新一轮课改后,一种复古的教法兴起,即回避词句疏通
期刊
力量简单地说就是肌肉收缩时所表现的张力或收缩力。短跑力量组合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素质。现代运动技术复杂多变,比赛和训练强度很大,为尽可能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有计划、有意识地借助力量组合训练的手段来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肌肉力量,能收到减少运动创伤良好效果的,同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合理,直接影响力量练习的效果。为此,在组合训练中必须考虑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方法学因素,主要包括
期刊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极具表现力的固定短语。近几年的中高考中始终有成语运用题,并且成语使用的考查多触及学生运用成语的盲点和误区。运用成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望文生义  在意义上,成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示一个确定的意思。望文生义,以今训古,是成语误用中最常见的。  二、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确定的适用对象,若扩大或缩小其范围,或者对形似的成语不注意其细微的差异,
期刊
“部编版”教材编写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它更接地气,更满足一线需要。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很多优点,总结如下:  一、新旧教材封面对比  从书的外形上看,课本由原来的“小书本”换成了“大书本”,新教材的封面菊花色彩更丰富,由原来旧课本的彩色插图变成了图文合编的形式,更加图文并茂。  二、文章篇目减少 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能力  篇目数量由30篇减为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
期刊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如何能够让他们正确地对待生命,像我们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是最能够体现出大自然的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的事物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要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发现自然美的问题上,我们就采用了自然角的环境和布置,希望通过自然角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记录和阅读绘本、自制绘本中可以发现植物的美,动物的美,学会欣赏美,爱护生命美的良好品质。对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适应于新时期德育要求和小学教育任务的产物,该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它生活
期刊
高三正处在紧张的二轮复习当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習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答题技巧,关键在于类题训练中老师的点拨和引导。而老师的准确、有效点拨又建立在对高考命题特点及考察能力的了解基础之上。  能力立意是当今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有三,即: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论证评价能力。可以说“能力立意”是命题的主导思想。对历史的“学科能力”的考察,《考试说明》将其归结为4大项:
期刊
一、习惯性跳槽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华生于1985年,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的工作,更不喜欢跟人争斗,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大学期间一直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但对软件编程、设计比较感兴趣,而且在毕业设计中参与过一个大型查询系统的软件设计,因为兴趣没有在专业上,专业课成绩也不理想,通过补考才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在谋求职业的发展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转眼已过30岁,现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性质的设计
期刊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当今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  一、“教育的生命意识”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