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探析《我的名字叫红》的文化主题

来源 :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文章以细密画为象征,阐发了两种不同的艺术方式和风格,进而深刻剖析了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作者试图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调和,这正是小说的文化主题所指。 “My name is Red” is a masterpiece of Orhan Pamuk. The article uses the miniature painting as a symbol to elucidate two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and styles, and then deeply analyz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East and West culture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concil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hich is precisely the cultural theme of the novel.
其他文献
患者:男,42岁,已婚。因间歇性上腹部胀痛15个月入院。体检:精神尚好,无贫血貌,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平软,上腹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胸片及腹部B超未发
例1,男,5岁。因腹部肿大1年、进行性增大4天入院。体检:腹部膨隆,左右对称,腹壁静脉显见。叩诊剑突下为鼓音,余为浊音,无震水音及气过水音。B超所见: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见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大江健三郎先生连续推出了《被偷换的孩子》、《愁容童子》、《二百年的孩子》、《别了,我的书!》这样四部热切地关注世界焦点问题、深
樱花——灿烂的生,美丽的死梅花——傲霜斗雪——“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命为了创造,而有些人只有半条命——延续生命的命。就像梅花一样,有些人苟且地存在着,不自知地活了一辈
本文从荣格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阿瑟·密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文的父亲身份意识。研究表明,威利被父神幻象所控制,这种幻象根源于男性心理的原型结构;
1997年1月~1998年7月,我们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应用囊胺酮,部分加用卡肌宁静脉注射抢救肺叶切除术后重症哮喘发作6例,均获成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5
男性,41岁。因右下肢痛9个月、加剧1个月就诊。查体:双下肢等长、等粗,未见静脉曲张,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红细胞沉降率(E.S.R)10mm/in,抗链球菌溶血素(ASO)400u,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勧察设计研究院规划咨询中心专门从事规划咨询业务,现持有公路工程咨询甲级、水土保持甲级、节能评估甲级、水土保持监测乙级、土地规划乙级等资质。
一、玄学派诗歌的主要特点广义上讲,玄学派诗歌指的是哲理诗。十七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反对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因素。他们倾向于对爱情和宗教感情进行细致的心
患者:男,32岁,发现左上腹肿块3个月余。腹部B超提示:左上腹囊性占位病变,囊内有2cm直径强回声光团附于囊壁。体检:T37℃,P92次/分,Bp180/98mmHg(23/13kPa)。心肺无异常,左上腹扪及肿块约12cm×7cm×10cm,质较软... Patient: Male, 32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