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教学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应该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现在,钢琴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在实践教学中如何科学、系统的开展钢琴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钢琴 教学 开展 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琴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琴是一件非常受学生喜欢的乐器,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表现力,也促使更多的年轻人进行钢琴的学习。一方面,大众对钢琴艺术的追捧,为钢琴教学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钢琴普及和高校教学的发展,教学实践中的不利因素也阻碍了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虽然现在高校的学生资源非常丰富,但教学工具、师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使得高校的钢琴教学急需改革,作为钢琴教学的实践者,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对现在高校的钢琴教学现状进行了若干思考。
钢琴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现在的高校钢琴专业学生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接受过专业的技能练习,但是由于基础阶段的钢琴学习,老师更注重对学生考级作品的练习,这样当学生真正的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时,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高校的钢琴教学自身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这种状况,对现在高校的钢琴教育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首先,教学实践中很难顾全学生的个别需求,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资源的水平差距很大。这样一来,学生能力水平也就良莠不齐。虽然,高校的钢琴专业学生在考前都接受过专业学习,但也不乏有些“速成”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本功自然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钢琴教师在注重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还能够兼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单一的教学内容阻碍了教学的发展。教材是教学开展的依据,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高校钢琴教学的开展,教材内容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颇深,各个高校依然沿用几十年前的教材,对于现在社会对钢琴人才的需求来看,这样的内容显然已经非常落伍了。有些学校的老师,为了方便教学开展帮助学生制定了固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学开展便利了很多,但是一层不变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何况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并不丰富,无法拓展他们丰富的眼界,很难与现代教学理念相接轨。另外,单调的教学方法也成为阻碍高校钢琴教学开展的一大弊端。现在很多学校依然采用老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实践只采用“一对一”的小课,虽然小课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但也将学生的学习思路拘禁在一个小范围内。学生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模拟和对比,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进度很难把握,缺乏积极努力的学习氛围。
钢琴教学的实践复杂而漫长,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调整,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馈和修正,才能促进钢琴教学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和融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开展钢琴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演奏技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小课、小组课、集体课是钢琴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实践者,自身要对这些课程形式有足够的认识,积极发挥课堂优势,扬长避短,从不同层面弥补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使钢琴教学的开展更完善。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方便教师对课堂结构进行调整,充分的发挥高校钢琴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其次,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每个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钢琴学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美妙的音乐都无法体现自身的魅力。所以,我们在钢琴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谱子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注重识谱的重要性,在弹奏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严重的影响到了钢琴作品的美感。所以,学生的识谱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完成演奏、完整演奏都有积极的作用。钢琴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识谱能力,逐步的将音乐内容进行深化,这样才能保证在以后的钢琴演奏中能够提升音乐的审美价值。
最后,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毕竟现在社会对钢琴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演奏能力只是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一方面内容。所以,高校的钢琴教学即要体现钢琴教育的技能性,还要注重不同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塑造及品行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全能型人才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些年高校通过对钢琴教学的不断改革以及钢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高校的钢琴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培养了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随社会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不断的调整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的为高校教学添砖加瓦,才能真正的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才能体现钢琴教育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多.改革与创新钢琴教学方式之我见[J].青年文学家,2009,(18).
[2]陈光伟.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钢琴教学的创新教育[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S1).
[3]赵青.钢琴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反思[J].北方音乐,2010,(09).
[4]王韧.论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余田(1988—),女,石家庄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一般基金项目,编号:w2008y16名称:《河北省钢琴教育现状及发展构想》
关键词:钢琴 教学 开展 思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琴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琴是一件非常受学生喜欢的乐器,宽广的音域,丰富的表现力,也促使更多的年轻人进行钢琴的学习。一方面,大众对钢琴艺术的追捧,为钢琴教学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钢琴普及和高校教学的发展,教学实践中的不利因素也阻碍了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虽然现在高校的学生资源非常丰富,但教学工具、师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使得高校的钢琴教学急需改革,作为钢琴教学的实践者,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对现在高校的钢琴教学现状进行了若干思考。
钢琴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现在的高校钢琴专业学生都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接受过专业的技能练习,但是由于基础阶段的钢琴学习,老师更注重对学生考级作品的练习,这样当学生真正的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时,难免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高校的钢琴教学自身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这种状况,对现在高校的钢琴教育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首先,教学实践中很难顾全学生的个别需求,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资源的水平差距很大。这样一来,学生能力水平也就良莠不齐。虽然,高校的钢琴专业学生在考前都接受过专业学习,但也不乏有些“速成”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本功自然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钢琴教师在注重基本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还能够兼顾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单一的教学内容阻碍了教学的发展。教材是教学开展的依据,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于高校钢琴教学的开展,教材内容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颇深,各个高校依然沿用几十年前的教材,对于现在社会对钢琴人才的需求来看,这样的内容显然已经非常落伍了。有些学校的老师,为了方便教学开展帮助学生制定了固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学开展便利了很多,但是一层不变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何况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并不丰富,无法拓展他们丰富的眼界,很难与现代教学理念相接轨。另外,单调的教学方法也成为阻碍高校钢琴教学开展的一大弊端。现在很多学校依然采用老方法,对学生的课堂实践只采用“一对一”的小课,虽然小课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但也将学生的学习思路拘禁在一个小范围内。学生无法与其他同学进行模拟和对比,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进度很难把握,缺乏积极努力的学习氛围。
钢琴教学的实践复杂而漫长,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调整,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馈和修正,才能促进钢琴教学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和融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开展钢琴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演奏技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小课、小组课、集体课是钢琴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实践者,自身要对这些课程形式有足够的认识,积极发挥课堂优势,扬长避短,从不同层面弥补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使钢琴教学的开展更完善。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方便教师对课堂结构进行调整,充分的发挥高校钢琴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其次,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每个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钢琴学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美妙的音乐都无法体现自身的魅力。所以,我们在钢琴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谱子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注重识谱的重要性,在弹奏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严重的影响到了钢琴作品的美感。所以,学生的识谱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完成演奏、完整演奏都有积极的作用。钢琴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识谱能力,逐步的将音乐内容进行深化,这样才能保证在以后的钢琴演奏中能够提升音乐的审美价值。
最后,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毕竟现在社会对钢琴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演奏能力只是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一方面内容。所以,高校的钢琴教学即要体现钢琴教育的技能性,还要注重不同文化的渗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塑造及品行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全能型人才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些年高校通过对钢琴教学的不断改革以及钢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探索,高校的钢琴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培养了大量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随社会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不断的调整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的为高校教学添砖加瓦,才能真正的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才能体现钢琴教育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多.改革与创新钢琴教学方式之我见[J].青年文学家,2009,(18).
[2]陈光伟.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钢琴教学的创新教育[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S1).
[3]赵青.钢琴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反思[J].北方音乐,2010,(09).
[4]王韧.论钢琴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余田(1988—),女,石家庄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一般基金项目,编号:w2008y16名称:《河北省钢琴教育现状及发展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