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地理试题考查内容探析——以2019-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为例

来源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规定的考查内容,从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角度统计2019-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的考查占比,分析其考查特点,得出以下结论:核心价值注重对学科本质价值的考查,学科素养侧重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评测,关键能力主要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必备知识更侧重对地理过程和地理联系的考查.
其他文献
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科书活动题“说明延吉与长春积雪厚度差异的原因”解题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的误区,以及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和“地理填充图册”中参考答案可能引发的困惑,深入研究两地积雪厚度差异的原因,从活动题设计及教学处理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可以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文章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与思政教育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挖掘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价值,并以“世界的聚落”为例,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说明.
一、教材版本rn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rn二、课标解读rn《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期刊
结合“土壤”单元的教学实践,从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基于思维进阶的单元课时作业设计、基于高阶思维的单元整合作业设计3个方面探讨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实施路径,从而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作业“减负增效”.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组依据高考评价体系进行命题尝试:通过秉承人地协调观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等,探索学科育人价值;通过关注必备知识、明晰关键能力、聚焦学科素养等措施,立足学科本质,整合“四层”考查内容;以紧扣实事热点、弘扬时代旋律为考查情境,拓宽学生地理视野.同时,遵循北京市地理学科等级性考试命题理念,在考查原则、命题素材、设问方式等方面做了若干尝试.
在明确大概念和模块化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大概念视角的价值和高中地理课时教学的模块化设计路径,提出由指向新知大概念的情境探索模块、唤起旧知大概念的体系重构模块、联结跨科大概念的学科关联模块、深化新知大概念的案例研讨模块、优化新旧大概念的体系整合模块组成的大概念视角的高中地理课时教学模块化设计方案,并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例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