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12_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本人,都应该经常做出反思和总结。本文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练习训练三个方面谈一谈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 有效性
  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们能够参与政治生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国家从政策上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其中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因此政治课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强大,势必要求有一批政治素养高的接班人建设国家,普及公民教育,关心政治热点问题,看懂政治现象,拥有参与政治的能力,这也使政治教材在编写上更符合时代性外,更突出了一个特点,就是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具体到教学上,怎么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45分钟的课堂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重目标,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总是希望学生了解更多,生怕学生不懂而讲授过多,挤占了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使学生获益较少,效率低下。"[1]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在整个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权威者",也不是"搬运工",把课本的金科玉律传送到学生的大脑里,而是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一言堂"变成合作、讨论、思维火花碰撞的课堂。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信息化时代不成为文盲,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2]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这样的话。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采取又称自学辅导法。通过教师的定向要求,即指出教材的重、难点,确定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一边思考問题、发现问题,一边参考相关书籍,搜集有关分析解决问题的素材,并做好相应的整理记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对知识探求的更大动力。这一教学方法可在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
  二、优化教学设计
  拿破仑说:"什么叫战争艺术?这艺术便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比敌人强。----如此而已!"毛泽东说:"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照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教授任何一个事物,即在向终极目标前进时,一面要记住所要达到的最终形态,一面要集中力量走好每一步。"
  优化的教学设计也是一门艺术,当然了这一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教学思路的艺术。在新课改下,政治学科知识的呈现是以模块组成,不同的模块支撑不同的生活现象。对生活现象分析的角度是多层次的,因此需要不同模块组合,模块和模块之间相互联系。这样的教材体系要求政治教师在备课时,要先进行总体把握,逐步向下以单元为核心。其次,问题设计的艺术。新的政治课程要求能力的培养,主要就是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握问题情境的创设,情境可以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才能有话说,敢说话。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境是学生平时所共同关心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共鸣。总之情境创设应把握住时代性和兴趣性。问题的设计艺术体现在它的层次性上,问题一层层的展开,学生思维被一点点的调动。同时问题的设计还有具有开放性,适合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讨论、合作查阅资料、共同分析总结表达观点等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后,作业设计的艺术。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作业的作用,总觉得学生自己课下不能把握问题,一定要再课堂上解决,这其实就犯了教师主体地位的老毛病。作业不等练习,他是课堂知识的拓展,可以有效的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业的设计在难度上不易过大,应该以全体同学都能通过复习完成,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作业的设计以学过的知识为依托,以开拓学生思路为目标,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师具体步骤的指导下完成,可以设计成研究型作业。
  三、典型题解,真题训练,优化练习学以致用
  关于怎么学以致用,有的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要想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时代的发展要求政治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教学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这样准备的课才有时代特征,才有生命力,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我是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另外针对练习训练,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为使得分率更高,可以采取典型例题和真题训练相结合的办法。题在精而不在多,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好的典型题,比作10个重复题更易于学生理解知识。当然好的题目从材料背景、问题设计到选项都具有可推敲性,学生做一道等于做多道,即节省了时间又更有针对性,这需要老师平时对试题的积累才能实现。真题的训练有助于把握考试方向,在具体教学上,主要选取和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题目进行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尤其也应该贴近教师,因为唯有此,才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也就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刘焱《构建政治课有效课堂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罗咏然《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成功教育
  [3]吴奇《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文吉吉《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
其他文献
目的:以南昌市区省属高校老年(≥6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阐明南昌市区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及血压控制情况;探明该人群药物降压的现况,筛选血压完全控制
【摘 要】本文主要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自身原因等四個方面分析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问题,来谈对于中学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课教学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安全,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
内容提要:目前中央和地方很多电视台都在陆续推出《百家讲壇》,尤其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老师主持的《百家讲坛》更让无数的青年学生也包括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之倾倒,之所以会出现于丹热,主要是因为于丹老师的知识全面并且十分丰富,可以堪称一代才女,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因为于丹老师能在讲学中时时处处注重讲授生动活泼,紧紧抓住听众心里,引用一些生动事例让听众容易理解。而在我们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其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它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是主体性,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教育和环境等外部影响和要求,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三是全体性,素质教育的立足点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方针
期刊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牛顿正是提出了"苹果为什么往下落"的问题,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问题就是疑点,没有疑点的产生,就谈不上创新。因此,课堂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的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呢?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没有心理障碍的环境中敢问  根据调查,课堂上敢于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敢于主动提出问题者小学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在很大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