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老了我王宝钏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40多岁了,结婚已经十几年,丈夫是个医生。
  当年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我一直知道他对我其实并不好,但我忍了十多年。最近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实在让我憋气,将我推向绝望的深渊。
  前几天,他让我给他洗衣服,我掏兜的时候,衣服面掉出两个避孕套来。我们是不用这个东西的。当时女儿在屋子里做作业,他不在,那一刻我欲哭无泪……
  十几年前,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女的打电话到家里来,居然跟我哭诉说我丈夫负了她,和另外的女人好了,让我评评理……我越听越难受,我说你有事情自己去找他!
  后来,我问他这个事,他的答复是:那个女人有毛病。
  我性格保守,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而且孩子还小。事实上,他虽然否定,而我心里知道这十有八九是真的。那个第三者打来电话,是希望我去闹。我承认自己好面子,想想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其实这个阴影一直没有挥去。
  为了这事儿,他还买了当年很贵的“梦特娇”的衣服给我,是觉得对我有所歉疚吧。但是这件事情后,我觉得他上网、发短信包括打电话,总是偷偷摸摸的,他一有什么异动,我总是会往“那方面”想。
  我们工作在不同的两个乡镇,我俩也是早出晚归,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有一次,中午我有事去他单位找他,有个女人在说让他帮着去家里装空调。他俩又不是同事,我当时就想她装空调找他干什么?现在想想,这些事都在提醒我。
  当初结婚是看上他有事业心,人老实,医术也好,难以想到他人品这样差。家务都是我来做,他是从来不干的;一碗笋,有嫩有老,他从来只挑嫩的吃。我只是想对他好,求得哪怕他能回报给我一点点的好。可是,没有。
  想想自己这辈子真是委屈,我为什么要这样?本来想马马虎虎算了,可是放在我眼前的现实,让我心里怎么也过不了。如果当初自己坚定一点,就不会有现在的处境。他在外面的作为,我相信别人都知道的,我是不是已经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话?
  我后来还是问他衣服里有什么东西,他居然根本没有意识到衣服里放了什么。我不敢和他挑明,他急了会打人的。我有点气不过,现在离婚,不是便宜了他外面的那些女人吗?
  我该怎么办?
  破碎的心
  破碎的心:
  你好!
  《武家坡》是这样的名篇,我很早就听过玉宝钏的慨叹:“老了老了真老了,十八年老了我王宝钏。”有一天,我忽然想到,她说话的年纪,不过是18+18=36岁,而我已经直逼此龄,即将跨越。她的一生,都荒芜在一个无情无义的男人身上,一无所获。我呢?我又浪费了多少时间与感情,在不值得的人与事上?
  看到你的讲述,就像看到我自己,或者我的同学、女友们。人到中年,有各种各样的为难。一位女友,所在的企业转型,她下岗,她曾经是研究生,是拿副高职称的工程师,但是,她已经40多了,她说:“我真没想到,人到中年找工作这么难。”她的行业,需要爬高蹿低,但,一般的公司,谁愿意雇请一个40多岁的女工程师来做这样的事情?多的是年富力强、20来岁的大小伙子。
  转行这么难,婚姻,有时候也很难。你的婚姻,像鸡肋,男人自私,凉薄,在外面乱搞。虽然这确实是一部分男人的天性,就像有些小孩儿,天生要在外面打人,玩泥沙,永远跑得一身泥。但,我能建议你离婚吗?恐怕很难。不用我来说到底有多难,你比谁都明白。
  其实,跟谁结婚,最后你需要面对的还是你自己。对方只是你爱自己的能力的一种反应,离异和更换伴侣并不是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它只不过是把问题延迟了。“更换男人”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新鲜感和轻松感,但摆脱的只是问题的诱因,而不是问题本身。
  中年,确实是人生尴尬。退10年,你们还是恩爱小夫妻,偶尔打打闹闹,都是闺中情趣;往后10年,你们都老了,手牵手一起去买菜,絮絮叨叨说些柴米油盐……
  偏偏就是这中间的10年,不好捱。
  能不能与他谈谈呢?心平气和,不要争吵,直接说你的想法你的要求。如果他不理你,你能不能试着不理他呢?他不做家务你也不做。你受不了他衣服里面夹的东西?那就永远不洗,任那衣服臭掉烂掉。
  抛开各种各样挽救婚姻的做法,先照顾好你自己吧!当你的生活改变了,婚姻自然也会改变,婚姻状况只是反应了你对待生活的态度。
  把你的注意力,把你人生的焦点,从他身上转开。关注一下女儿,记录她的成长,她的快乐,母女能共同度过的日子,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日子,她上大学走了,你就可能再也抓不住她了;出去走走,到市场买点儿自己喜欢的小吃、水果吃吃;给你关系不错的同事打个电话,唠叨一会然后挂机;去小广场上跟老头老太太们一起跳跳过时的迪斯科;看看马路上的砖缝里长了什么样的杂草,是不是跟你童年家乡河沿上的一样……
  不要等待他回头,也不用推他出去,他不是你生命中这么重要的人,你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王宝钏知道,她苦等了18年的人,回来了人也不曾回来心,她还会等吗?她也许宁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过自己的人生吧。
  你,也是如此。
   倾城上
  sdznxf@126.com
  (编辑:张文静)
其他文献
人的怨恨深处往往与自我价值有关。对于一个懂得爱惜和自我欣赏的人来说,对自己的怨恨会比较少,对别人的怨恨也比较容易放下。    家玲5年前从四川来到香港,丈夫比她年长15岁。当初嫁到香港,她对生活充满期望,以为可以在这花花世界享受人生。可惜,丈夫阿明是一个性格有问题的男士,自小父母离异,因为在港未能娶妻,经婚姻顾问介绍在四川农村娶了家玲。  两口子结婚初期关系密切,但自从家玲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关系便
期刊
这个悲剧故事再一次告诉人们:婚姻需要夫妻双方的感情为前提,单单是为了孩子凑合着生活,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继父哪有生父好?  青涩少年颠覆母亲再婚船    2002年4月6日,对12岁的李兴来说,是一个锥心刺骨的日子。这天,他的父母离婚了。  李兴的父亲李光是某研究院的研究员,母亲刘红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做会计,从李兴记事起,父母的争吵声就没有断过。李光和刘红都是好人,但两个好人结合不一定就是好
期刊
《2008去北京》  作者:旅游圣经  出版:中国地图出版社 定价:54.80元  2008是奥运年,咱们不一定都涌到北京去看奥运,可以通过读一本书,“神游”北京。  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北京,八位资深背包客历时一年,遍访七个2008年奥运会承办城市的奥运场馆、胡同、皇城、寺庙、老街,以优美、流畅的文笔诠释奥运人文景观,倾情推荐最佳交通、美食、住宿、购物攻略,集奥运与旅游于一体,资讯与人文并存,以北京
期刊
四月,顶着潇潇春雨,总编一行来到济宁调研,在任城李营镇岱庄村开座谈会。小村不大,有331户,地也少,人均7分多地。这里是建筑之乡,村里的男人们大多出外打工了。  座谈的几乎全是女将,大家七嘴八舌,畅谈对杂志的感想,好热闹呀。姐妹们干啥的都有:做家政的,卖服装的,刷油漆的,种蘑菇的……没有一个坐吃混玩的“懒婆娘”。  54岁的洪喜大姐说:“我是杂志的老读者了,见着你们真高兴。这本杂志就像一位知心朋友
期刊
□策划/乌耕 □执行/乌耕 陈莹    为人父为人母之后,我们很容易找到造物主的感觉,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像一位居高临下的牧师。  诚然,孩子是无知的,但这张“白纸”也有它的密码,一如微机的软件系统,如果你以为自己无师自通可以率性为之,那么孩子就会出问题——这叫“死机”。  当然,我们成人有很多知识,但同样真实的是,我们也有很多偏见,而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比如你极有可能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期刊
我站在大衣柜的镜子前端详自己:文质彬彬戴着眼镜,我想像着自己说“我恨”——自己也有点不寒而栗。    进入青春期的人,现在叫花季少年,听上去很诗意。但我总觉得,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难熬的阶段:内心成长太快而找不好平衡,几分压抑,几分惶惑,几分自负,几分自卑,总的感觉是头重脚轻不知所措。如果这个过程又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则这个所谓的花季,会是个分外泥泞的雨季。  我的青春期来临的时候,正是上
期刊
他为了实现出国梦,精心策划了母亲与富豪的婚外情,然而,他并未就此满足……    儿子把关单身妈妈的二次婚恋  今年21岁的于斌,1987年出生在吉林市,父亲于成海是在一家企业的副厂长,母亲方敏是会计。于斌从小就聪明伶俐,很惹人喜爱。然而,在他刚上高中时,于成海却因车祸去世了。  风华正茂的方敏突然间失去了丈夫,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刺激。“为了儿子,你也要振作起来啊!”亲人们的劝慰,使她坚强地从痛苦中
期刊
点评 / 张树波    刘民当庭把证实自己身份的化验单撕碎,他抓起养母的手,对着众人大声说:“这才是我的亲妈妈”。上帝在这一刻睁开了眼。     替“二奶”养孩子    刘子怀生于榆树市一个商人家庭。高中毕业第二年,不愿再读书的刘子怀,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筹建起玻璃制品厂。  1986年,刘子怀同比自己小两岁的任晓萍结婚。任晓萍为人忠厚,对丈夫百般顺从,因为事业刚起步,他们商量先不要孩子。  一年后
期刊
这是一个来自绵阳的故事:有这样一对夫妇,一年前他们因生活琐事而陷入冷战,两地分居,天各一方。汶川地震后,丈夫申磊来到绵阳,做起了志愿者。几天后,妻子高腊梅也不约而同地赶到绵阳参与救灾,夫妻意外重逢。在灾区,他们同甘共苦,目睹了灾区群众的苦难与勇敢,体会到亲情、爱情、友情的可贵,他们重新走到了一起。他们说,将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珍惜今生,好好过日子。    真爱蒙尘  申磊是河南省三门峡市人,19
期刊
□策划/牛淑娟  □执行/牛淑娟 张文静    2008年8月19日,汶川地震百日祭。  我们关注的眼光,再次投向四川。  这个日子,一位绵阳的朋友将QQ上的签名改为:忘了吧,爱了吧。她说,地震后,她每天早晨必做三件事:对自己微笑,给家人做早餐,对妈妈说“我爱你”。  把悲伤深埋在心里,生活还要继续。  一个长期和婆婆不和的媳妇,地震后主动把婆婆接到了自己家里同住。她说,能成为一家人是缘份,要好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