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美国的日本天空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过后,防卫厅刚刚改挂了防卫省的牌子,日本就与美国加紧策划了一系列的联合军事演习。
  
  日本的天空究竟属于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回答起来并非易事。这是因为日本很多空域是被美军管制的,比如冲绳全境的空中管制权就属于美军。甚至首都东京及其周边高度在3600~7000米之间的空域,也是由美国空军基地管理的。任何日本飞机在这一空域飞行都必须接受航空管制,并办理繁琐的申请手续。为了避免麻烦,从东京起飞的很多日本国内航班只得先在东京湾盘旋上升,爬高越过这个区域后再飞往目的地。
  
  美军的“东方之枪”
  
  不难发现,驻日美军基地遍布日本各地,却又相对集中于首都工业圈和冲绳等战略要地。这是因为美国在二战后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而在日本恢复主权后美国却保留了最有利于美国战略的军事设施,横须贺港、佐世保港的最好“地段”都为美军所有。
  1952年日美签订了“驻日美军行政协定”,它规定美军在日本拥有广泛特权,比如美国对美军基地和美军拥有绝对管理权,不承担将基地恢复原状的义务,拥有对美军事故、事件的优先审判权等。而且美国始终坚持该协定不能修改的立场。日本外务省也编了一本“无限期保密”的内部资料,逐条说明美军拥有的权利。看过这份资料后,笔者不能不感叹日本政府对驻日美军“照顾”之周到。
  目前,在日本驻扎着近四万美军官兵和五万军属,共有设施、军营、机场135处,占地约1011平方公里。驻日美军和基地担负着参与保卫日本和维持远东和平与安全的双重任务。但从日美安保关系的发展轨迹看,比起“护日”,“涉外”才是驻日美军的主要职能。驻日美军基地以海空军基地为主。
  驻日美海军基地主要包括横须贺港和佐世保港。横须贺是美国第七舰队的母港,是驻日美国海军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太平洋地区美本土之外惟一可以对航母进行大修的地方。而位于日本本土最南端的佐世保则是美军两栖登陆舰队惟一的海外母港,驻扎着第七舰队两栖登陆舰部队并拥有大规模的油料、弹药补给储存基地,第七舰队的这两个镇山之宝共同构筑了美海军在东亚地区的基础。
  从南到北、功能完备的军用机场是驻日美军的又一利器。日本本州岛北端的三泽基地被美空军称为“东方之枪”,在冷战中就担负着震慑苏联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重任,冷战后该基地的第35航空联队专职压制敌方防空网,其出动范围一直扩展到中东地区。其附近的姐沼通信所是美三军和国家安全部门的通信基地,负责截获、监听和分析本地区的电子讯号,同时也是美军卫星侦察网的一环,据称还执行着美国至今仍未正式承认过的ECHELON全球电信信号监听谍报网的秘密任务。
  东京附近的横田基地是驻日美空军司令部、空军第五军、第十三军司令部和第374运输团司令部所在地,是美国驻日空中力量的“神经中枢”和中转站。而离横田基地不远的厚木机场则是美海军舰载机部队的专用机场,每当“小鹰”号航母回到横须贺,这里就会进行繁忙的舰载机飞行训练。广岛附近的岩国基地是海军陆战队第一航空兵联队的基地,实战性十足的超低空突防训练和夜间训练使这个基地颇有名气。最近,日美决定将厚木基地的舰载机联队、冲绳普天间基地的加油机部队移至岩国,届时岩国基地将配属近一百架各型美机,美国在东海的军事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说起驻日美军基地就不能不提到冲绳,仅占日本国土面积0.6%的冲绳却有11%的土地属于美军基地,它集中了驻日美军基地设施面积的75%和一半的驻日美军。笔者曾经两次亲临冲绳,每次都会切实感到战争似乎离生活并不遥远。冲绳的嘉手纳基地是美国在东亚最大的空军基地,拥有两条4000米的跑道,平时驻扎着战斗机、加油机、预警机、侦察机等近200架主力作战飞机。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军EP-3E侦察机就是从这里起飞的。去年10月份美军在该基地部署了第一批爱国者Ⅲ型导弹,前不久美空军第一次在海外部署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也进驻嘉手纳,其攻防兼备的前线基地的性质更为突出。
  美军对冲绳有特殊的感情,不仅因为这里是二战中美军付出1.2万名士兵的生命才换来的战利品,更由于冲绳独特的军事战略位置,因为只要在这里保持足够的打击能力,就可以威慑东亚大陆的沿岸地区。而由嘉手纳基地、海军陆战队的普天间基地、楚边电子侦听通信基地等组成的基地群和惟一在海外部署的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又被看作是美国施展亚太军事战略的保证。
  
  “保护国”地位的体现
  
  驻日美军每年的驻留经费大约是6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日本承担了3/4(日本统计为1/2),比北约各国为驻欧美军承担的总额还多。不仅仅如此,还有更能体现日本“合作”精神的“照顾预算”,也即日方在日美地位协定规定之外向驻日美军额外提供的经费。1978年日本宣布为美军基地日方工作员工支付部分工资,随后“照顾费”逐年增加,从工资扩大到基地内民生、军用设施的建设费和美军的水电气费等,1995年最高峰时达2700亿日元,近两年也一直在2300亿日元左右。借助这笔丰厚的赞助,驻日美军享受着优越待遇,如美军家属住宅的居住面积是日本公营住宅标准的2.7倍,美军宿舍已实现一人一间,而自卫队却还正由四人宿舍向两人宿舍过渡。布热津斯基曾称“日美安保条约实际上规定了日本是美国保护国的地位”。驻日基地的现实无疑为这一说法提供了确凿的“物证”。
  对于基地所拥有的军事特权,长期以来日本国内的反对声一直不绝于耳。有的将外国驻军视为侵犯主权,有的担心驻日美军和基地会将日本拖入战争或使日本成为侵略战争的工具,当然最大的反对者还是住在基地周围的民间和平团体、环保团体,他们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比如夜间或低空飞行训练的噪音污染、基地内的土壤污染以及美军的犯罪问题等。通常在基地附近都有和平团体监视美军的各种行为,并向外界展示基地中日美两国政府不想被外人所知的一面。
  但是,包括执政党和最大在野党在内的大多数政治势力和日本市民还是容忍、甚至支持驻日美军基地的存在。很多日本市民承认,日美同盟和驻日美军确保了日本的安全和繁荣。支持派多将日美同盟的安定化视为大事,认为触动驻日基地问题无疑等于动摇了日美关系的根基,而且还认为如果没有驻日美军和基地的存在,日本要独自维持在本地区的战略优势几无可能,或者要付出比现在多得多的军费,因此日本在基地问题上做一些牺牲也是必需的。
  另外,日美两国政府也采取了软硬两手的对策。日本政府为基地所在的地方自治体和居民提供财政补助,支付基地使用费等,试图将基地与地方经济、个人生活结为一体,同时在立法上进一步强调地方政府甚至民间在战时对美军合作的“要求”与责任。而美国除通过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来处理有关问题之外,也努力改变美军在日本民众中的形象。除了约束美国军人在基地外惹事生非外,在主要基地还会举办一些基地开放日活动,并进行刺激的飞行表演和举办摇滚乐之类的美国文化演出等,以满足人们对美军的好奇心。
  
  中国安全视野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当然,对于因受宪法限制和顾虑国内强烈的反战情绪而无法直接出兵海外进行军事行动的日本政府来说,日本前首相小泉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天机”:“中美日之间不是等边三角形的关系,日美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日美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才有可能面对面地与中韩打交道。”恐怕这才是日本政府支持驻日美军和基地的深层原因吧。
  毫不夸张地说,冲绳的空军前线、电子战基地和日本本土的海陆空后勤、训练、中转、指挥、通讯等各种功能的基地,已经构筑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完整的基地体系,并拥有了强大的军事能力,日美同盟在东亚安全格局中的地位不言自明。特别是在日美同盟战略重心南移和加强对华戒备的今天,日美同盟体制下的驻日美军基地,将会更多地出现在中国安全的视野中。
其他文献
2007年1月初,美国和英国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关于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宣称缅甸局势威胁到了地区安全与和平,要求缅甸军政府加快民主化进程,释放包括反对党领袖昂山素季在内的所有政治犯。但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美英的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2007年1月初,美国和英国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个关于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提案宣称缅甸局势威胁到了地区安全与和平,要求缅甸军政府加快民主化进程,释
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11月3日在日本东京出席新闻发布会希尔说,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工作于5日启动  近来,编辑部不断接到一些读者的来电来邮,希望了解朝鲜核设施的去功能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为此,本刊特约请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的国际问题专家王宜胜为读者释疑    2007年2月13日,关于朝核问题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通过了一份对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有重要意义的共同文件,即 “2.13共同文件”该
一只小小的鹌鹑是如何引发一场“危机”的?2月11日下午,切尼与78岁的律师惠廷顿等人在南得克萨斯一座农场打猎。开了几枪后,惠廷顿独自寻找被打下的猎物。这时,切尼看到一只鹌鹑飞出,立刻举起28号口径霰弹枪射击。就在开枪的一霎那,他看见惠廷顿穿着橘色背心,站在子弹射出方向大约30米远的一道沟里。枪响后,惠廷顿倒下了。200多枚霰弹钢珠击中了他的右胸和右半边脸。  打猎误伤,这在美国的涉猎季节本来是件很
在20世纪,对中国人来说,最值得称赞的国际事件莫过于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比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是十月革命对世界的意义;“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十月革命对中国的意义再比如,“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电影中瓦西里的这句台词不知成了多少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总之,十月革命在中国人的历史观中重千钧然而,在国外并非如此,西方国家自不必说,就是在十月革
关于中国崛起,国内外近年讨论不断,但是各方似乎至今并未达成共识。国际上,“中国将成为超级大国”的说法,与关于“中国崛起的阴暗面”的讨论同时存在;在国内,对中国是否正在或者已经“崛起”有很多不同意见。笔者以为,对中国发展的认识关系到中国外交定位、中美关系、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对事物做一全面的认识。  近年来,大家谈论“崛起”较多,另一个词被提起的频率却大大下降了,这就是“现代化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在2007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而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签署,1994年生效)到《京都议定书》(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
以色列与伊朗是中东的一对冤家对头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色列一直态度强硬甚至有媒体不断曝出“以色列正计划用核武器攻击伊朗”的猛料尽管在拥核的问题上,以色列三缄其口,但其作为中东乃至全球的军工大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以色列还在做着军火生意的大买卖    军火交易遍布全球    以色列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出口军火,每年军火出口达30多亿美元,控制着10~14%的全球武器出口市场,仅次
对毛泽东在外交方面的成就和教训如何评价,国际国内都有很多看法。我的看法是,应该从两个视角上,找一个交叉点:一个视角是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毛泽东成为中国外交的最高决策者的时候,面对的整个世界的时代特点是什么,这个时代要求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有什么样的领导人,最善于去处理本国的外交关系;另一个视角是看在当时那个历史阶段上,中国社会对中国外交的要求是什么。    这两个视角的交叉点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如何处理台湾问题在《中日联合声明》中的表达方式,就成了谈判最棘手的难题,谈判气氛也一度趋于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密切关注谈判进程的周总理把握大局、刚柔相济,表现出了原则的坚定性和具体方式的灵活性,推动谈判朝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世间不打不相识    中日双方对邦交正常化的基本想法以及有关问题处理意见大体一致,但在我方所提复交三原则、台湾问题以及对第三国关系的认定与文字表述上,尚有分歧,有待商榷
2007年,有关俄罗斯的新闻话题一直“高热不退”,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举手一投足更是吸引媒体和国际问题观察家们的眼球他亲吻参观克里姆林宫的小男孩的肚皮,在航空展上观看中国火箭时亲吻中国姑娘面颊,这些举动展现了他温情的一面;他随核潜艇下潜到数百米深的洋底观摩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在军事演习中亲自驾驶图-160战略轰炸机,这更让人看到他入地上天的本领;近来,普京在叶尼塞河畔赤裸上身挥竿垂钓的镜头又频频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