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汪洋博斯腾湖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地质学上讲,博斯腾湖是天山西褶皱带坳陷区产生的构造湖,湖面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略呈三角形,湖区水域总面积达1646平方公里。博斯腾湖有大小两个湖区,其中大湖面积约980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16个,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博斯腾湖最深处约16米,平均深度约10米。
  
  在新疆南部的库尔勒市生活,每年都少不了接待几批来自内地省市的朋友,更少不了陪同客人游览博斯腾湖。在以干旱著称的南部新疆,守着这一片瀚海汪洋,是我们的幸运和福分。所以,每当贵客来临,我总会自豪地向客人介绍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一听到这个大湖的名字,眼前就浮现出波涌浪宽、雄奇壮阔的景象。在中国的许多教科书中和地理、水文、旅游典籍及互联网上,都有关于博斯腾湖的词条或记载。博斯腾湖是清代中期以后的称谓,古称西海,又名巴喀刺赤海。《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近海”,北魏《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这个太湖。据史料记载,博斯腾湖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汪洋般的博斯腾湖与雪山、大漠为邻,至今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原始自然风貌。
  博斯腾湖是大湖,汇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来自发源于中天山的开都河及乌拉斯台河。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间,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6.8亿立方米,平均年出流量为12.5亿立方米,经西南部的孔雀河溢出。孔雀河穿铁门关峡谷,进入库尔勒地区,最后汇人罗布泊。所以,博斯腾湖就成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座天然大型调节水库,调节着塔里木盆地的自然与生态环境。
  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为博斯腾湖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没有湖泊,只是一片风景优美、水草丰盛的大草原,草原上的牧民在此安居乐业。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小伙子名叫博斯腾,姑娘叫尕亚,他们深深地相爱着。不知何时,天上的雨神发现了美丽的尕亚,要抢她为妻,尕亚誓死不从,雨神大怒,连年滴水不降,于是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腾与雨神大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使雨神屈服,但博斯腾却因过度疲惫累死了。尕亚痛不欲生,眼泪化作大片湖水,最后也悲愤而死。为了纪念这对青年男女,当地的牧民就将该湖取名为“博斯腾淖尔”。
  碧波万顷的博斯腾湖是中国重要的芦苇资源产地和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开阔的水域滋养了多种微生物和繁茂的芦苇、睡莲等植物,为天鹅、白鹭、苍鹭等128种珍稀鸟类还有鲤鱼、草鱼、鲢鱼、赤鲈、池沼公鱼等30多种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构成一条自然和谐的生物链。
  每年春天,气温转暖,冰雪消融,博斯腾湖的芦苇就开始返青,刚刚露出水面的嫩苇子齐刷刷地长势喜人,为大湖周围和整个小湖区勾勒出一幅烟波浩渺的景致。春到博斯腾湖,也吸引了大批的候鸟迁徙至此,繁衍生息。伴随着鸟儿清脆的鸣叫,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博斯腾湖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揭掉了冰盖的湖水中,鱼儿不时地冒出湖面,犹如一朵朵浪花,在湛蓝的湖水中演绎着鲤鱼跳龙门的绝妙舞姿。水天一色的湖泊,生命的激情,构成一幅天高任鸟飞、水深任鱼游的生动图画。那是生生不息的精灵的浪漫!
  转眼间,就进入了炎热的夏季。掩映在博斯腾湖之中繁茂的芦苇为大小湖区镶上绿色的花边。博斯腾湖环湖芦苇湿地面积达60万亩,芦苇年储量达20多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从春到秋,芦苇密密匝匝,一株株互相依存,紧紧抱成一团,拔节的声音清晰可闻。此时,睡莲和白荷又成了湖中一道亮丽的景观,开着米黄色小花的睡莲与开着洁白花朵的白荷竞相怒放,争奇斗艳。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野生睡莲和野生白荷的生长区域,小叶睡莲与野生白荷浮满湖面,恰似一肥一瘦的睡美人,朝夕相守,让人大开眼界。
  湖因了芦苇的蓬勃而添了生气;芦苇也因了湖的滋润而愈发有了灵性。芦苇主要在小湖区形成众多的芦苇荡和芦苇水道,游人可以乘上快艇钻进芦苇丛观赏挺拔翠绿的芦苇荡;也可划着小船在湖泊深处欣赏金黄色的睡莲和雪白的荷花那梦幻般的美妙姿影。逐浪博斯腾湖,打捞不尽新鲜刺激的欣喜。
  蒙古族俗语说:“出生的土是金子,养育的水是甘霖。”生活在博斯腾湖畔的人,对湖水更加地看重。当地的蒙古族人每年都在五月到六月间举办祭湖仪式,来提醒人们要爱护博斯腾湖、尊重博斯腾湖。
  每年的博斯腾湖祭湖仪式最为隆重。博湖县乌兰乡的蒙古人将一条装满各种祭祀物品的小船献给“湖神”。小船在祭湖之前必须打扮好,而且要非常小心,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那条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祭湖船,被隆重地披挂上了蓝、红、白、绿、黄色的彩带。据说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着蓝天、红日、白云、绿地和黄土,包含着国泰民安、驱邪避难、老人长寿等意思,同时,祭湖船还插满了各种彩旗和花朵。
  当地人说,以前的船都是用芦苇做的,现在都是用木头什么的,比以前的祭湖船精致多了。就这样的一条花船,也要从早上六七点开始,一直要忙活到晚上十点多,才能完成所有的程序,原因是制造过程太复杂了,一点都不能粗心大意。除此之外,在祭湖仪式上,女人们还要穿戴上蒙古族服装,衣服上的颜色是自己搭配的,女士服装没有腰带,而老人和年轻人的服装也不一样,结婚的人和没结婚的人服装也是有所区别的。
  据说,每年的祭湖这一天,是当地人最开心的时候,这一天如果谁酒喝多了,也没有人会去责怪他,相反,会认为他是真正的开心。
  金秋十月,苇絮轻飚,芦苇金黄,那是成熟的标志。漫步在博湖之滨,遥看湖中苇丛,排列成密集的阵容,与天相接,一望无际。羽翷似的苇花,纷纷扬扬、潇潇洒洒、飘飘逸逸,似翔不是翷,似花不是花,似雪不是雪,倒像是祭湖的经幡。
  冬季来临,冰封千里,博斯腾湖湖面结了一层厚实的坚冰,仿佛一个硕大的水晶体,与夏日的湖面形成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景观。步入这样的境界,人的心灵会变得纯净起来,禁不住童心大发,全身心地将自己融进这冰雪的天地里。
  美景引人,美味诱人。自然风光秀丽的博斯腾湖,景点的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沿湖兴建的白鹭洲、阿洪口、莲花湖、大河口、金沙滩、银沙滩等一大批景区,吸引无数的游客到此观览。
  博斯腾湖盛产鱼类。每年春季,池沼公鱼的捕捞量达1000吨以上。池沼公鱼原产于日本,又称黄瓜鱼、年鱼,其鱼体呈半透明状,有特殊的黄瓜味,整体可食。这种鱼平均每尾个体长约10公分,重约11克,最大个体长约14公分。
  据悉,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计算,博斯腾湖可生产鱼类近6000吨、虾类100吨、蟹类2300吨,水产品总产量达8525吨,产值可以达到1.51亿元。博斯腾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基地。
  博斯腾湖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母亲湖”。然而,由于近年来天山山区降雨少,流入湖区的水量减少,水位下降严重,令人十分担忧。有资料表明,博斯腾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正在以每天超过一米的速度缩小。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善,这颗“塞外明珠”也有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的危险。原产于湖中的塔里木裂腹鱼(俗称尖头鱼)、扁吻鱼(俗称大头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长头鱼等资源,已经濒临灭绝。好在博湖县成立了“博斯腾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中心”,在一些水域捕捞了十多条新疆大头鱼。他们计划在三年内,利用科研手段,进行人工培育,成功孵化鱼卵后,再将鱼苗投放进湖区生长。不远的将来,这片水域中可能将再现土著鱼在博斯腾湖欢跃的身影。
  博斯腾湖,这片在新疆南部土地上的浩瀚水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
其他文献
帕米尔高原,是个神奇的地方。绮丽的山水、多姿的地形地貌启发了塔吉克族人无穷的想象,赋予他们泉涌般的灵感:借物抒情咏志,寄托美好愿望,诅咒邪恶。于是,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英雄传说横空而出,一个个或壮丽、或凄美、或奇异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塔吉克族人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塔吉克族人的传说和神话绝不凭空臆造、信口开河,每个地名、景物至今都能在现实中一一找到对应。这些对应物并非隐藏于遥
我国《教师法》第8条明确规定教师有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天空飘下片片雪花,白桦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依然坚强的挂在树的枝头,但随着一阵阵寒风的摧残,最后的一片枯叶还是终将落了下来,回归到她们该去的地方,白桦林一年的生机也从此画上了句号,只有等到来年的春天。  也就在这样的季节,我走进了位于新疆北部哈巴河县以西4公里处的白桦林,这片白桦林南北长138公里,东西宽1.5公里至3公里不等,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天然野生白桦林,有西北第一
它是草原上体型最大的鸟。  它是草原上美丽、迷人的鸟,可与天鹅相媲美。  它是草原上最高贵的鸟。  它有着久远的传说和谜一样的故事。  塔尔巴哈台山海拔800~1000米的前山丘陵地带,每年的四五月份,你就会看到一种高贵的大鸟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地带栖息,繁衍后代。大约到十月初,这些鸟便开始合群形成5~15只数量不等的种群,自由自在地在塔尔巴哈台前山的冬麦田里或已收获过的打瓜地里觅食,这些地方在未垦前
乌伦古湖的水域面积约1035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8米。乌伦古湖可分为两部分:大湖在北,又称大海子、布伦托海、噶勒扎尔巴什淖尔。小湖在南,又称小海子、吉力湖、巴噶湖。乌伦古河尾水先流入小湖,再流人大湖,两湖之间有12公里的库依尕水道相通。大湖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约753平方公里,为微咸水湖;小湖东西长约16.5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面积约174平方公里,为淡水湖。  烟波浩
【正】唐代的服饰文化博采众长,特别是女子服饰是有史以来最艳丽的装束。当时以吐鲁番高昌为代表的西域女子的装束,一方面保持着本地区的风格,另一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