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及应用要点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CHV)中的应用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终于确立了其重要地位,这是“生物学”治疗的典范。多个临床研究证实其在阻断CHF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应用要点:尽早应用,早日获益;在CHF稳定时应用;注意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尽量至靶剂量并注意监测其动力学。
其他文献
组织追踪法是基于组织多普勒显像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测定房室平面位移,能够评价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除了能够评价心脏整体功能,而且更主要应用于评估心室局部功能,因此它在心
踝臂指数是指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已经证实踩臂指数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评估其预后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同时其异常也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心、脑血管事件
心脏肥大是心肌细胞对高血压、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临床疾病的一种基本应答,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发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中信号转导通路的
胸骨肌是胸部少见的变异肌,目前国内报导甚步,就其形态、位置、起止等方面描述有较大差异。我们在1996年10月份对20具成年男尸进行胸部解剖时,发现在1具尸体的右侧胸前壁浅筋膜
Tako—Tsubo心肌病于1990年由日本的Sato等首次报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电图ST—T改变、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Tako—Tsubo心肌病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正>患者,28岁。自诉一周岁时其母发现其胸前有一蚕豆大小的肿物,因无不适感,故一直未治。随着年龄增长,肿物亦逐渐增大,因近期生长较快而于1995年2月20日入院。外科检查:胸
涎腺肿瘤是口腔科常见肿瘤,发生外周者少见,近年来,我科收治3例,报告如下:
缺氧诱导因子-1是一种分布和作用都很广泛的细胞转录因子,是唯一特异性缺氧条件下发挥活性的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是缺氧诱导因子-1的氧调节亚单位,决定了缺氧诱导因子-1的活
HERG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心室复极过程中很重要,HERG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长QT综合征。获得性长QT综合征也与HERG基因相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进展,HERG基因突变如何导致长QT综合征的
<正>今年5月6日,一年一度的图们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吉林省珲春市密江乡举行,40万尾大马哈鱼苗被放流入图们江中。此次放流的鱼苗将在图们江入海口逗留3个月左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