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小鼠微生物污染的监控

来源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在研制成功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之后,即于1983年6月从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引进少量无菌ICR/JCL小鼠进行扩大繁殖。于1985年以无菌ICR/JCL作为带奶鼠,通过剖腹取胎方法获得无菌SSB及BALB/c/小鼠。在5年多的无菌小鼠饲养管理中,我们发现有多种因素可引起无菌小鼠发生微生物污染。故必须经常根据具体情况找出污染源,并加以控制,才能有效地降低微生物的污染率。一、材料 SIB-1型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灭菌罐等饲养无菌小鼠的各种物品二、方法
其他文献
1986年3月15日,我中心从美国转口引入原产于秘鲁的髭狨猴雌、雄各12只,进行配对饲育。这种猴类对甲型肝炎病毒具有独特的敏感性,所以是研究甲型肝炎不可缺少的理想的实验动物
笔者从1989~1990年曾在(财)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ICLAS亚洲监测中心(简称实中研监测中心)进修,初步了解了日本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监测体系,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借鉴。日本实验
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Mason等在一日龄雏鸭中发现了DHBV,从而提出了垂直传递是DHBV传播的主要途径。随后,很多学者支持了上述观点
在一些实验动物场的小鼠群中有大量鼠螨寄生。重症患鼠发生脱毛、搔痒、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作者对流行的鼠螨种类和寄生部位作了调查。材料与方
采用家犬复制菌痢模型的主要理由是:家犬为家畜,温顺易驯,易饲养管理。而且体形大,血流量占体重5.6~8.3%,易采血。就地易获得。尤其是生理特征与人相似,在科学推断上,与人类易
1990年7月26日至8月9日,云南农业大学连林生教授、云南省科委王汉英主治医师和云南农业大学赴美进修的杨志鸿讲师一行3人,赴美访问了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戴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一种严重危害农牧业的小型啮齿动物。1935年春,日本从我国引去进行人工驯化,饲养繁殖成为实验动物。后又传入美国。如今已广泛用做研究癫
我们在自行设计制造的大、中型塑料薄膜隔离器中,进行了SPF鸡的饲养试验,对淋巴细胞增多症、沙门氏菌病,马立克氏病、新城疫、霉形体、内寄生虫等做了检查,并对鸡的产蛋等生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是国家科委、国家计委根据六五规划,在上海投资建设的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个中心在基本建设,开发研究,技术服务和科
这几年从全国许多口岸进出口(包括野生动物交换、展出,杂技团演出携带和科学实验用)的猿猴,其品种、批次和数量都有所增长,仅以上海口岸的不完全统计数(表1)就足以证实。猿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