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步步揪心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最早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做学问的人说,小微企业真正代表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水平。但它们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得听听企业主自己怎么说——
  
  50人到20人
  我的厂子主做万能充电器,也做配件。工厂最多时有50来个工人,月收款上百万。去年下半年,形势越来越不好,工资上涨得快,工人在薪水方面互相攀比,信息传递快,一家企业提工资,类似工种的员工便立即跳槽,老乡之间互相影响,其他人跟着也走了。最后厂里就剩下20来个人。成本倒是下来了,可单子不敢接,人手不够。
  
  3万还2000
  有个供应商,款催得急, 3万块欠了他才3个月,他就总找我,求我实在不行先打给他2000,以前这点钱谁好意思开口?我欠着他的钱,还有别人欠我的钱,有笔5万块钱的款,我1年了也没要来,说实在不行用原材料抵账,我要他那堆破玩意儿干啥?我们这儿办小企业的,被客户拖欠货款严重的至少得超过20%。
  
  开工不到50%
  今年全国山寨手机死了一大片,难说我的厂子能维持到什么时候。现在,每个月都亏损3到5万。工人工资5万多,房租2万7,水电、工人住房和伙食补贴等等,正常一个月的开支将近10万,这个月更麻烦,三天两头开不了工。工人最怕两件事,一怕你发不出工资,二怕你没活干。没活干,朝不保夕,更留不住人。我敢说,开工率不到50%的,处于半歇产或歇产状态的企业,我们这儿保守说也有20%以上。
  
  原料涨6%
  工资涨还不是最愁人的,最怕原料涨价。像我们这种小企业,对市场和大厂商一般不能讨价还价,原材料成本一涨,基本白忙活。以前做买卖只看眼前,现在还得盯着美国,就怕美国人印票子,他们一搞,我们就亏。统计局说201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了6%,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我厂里的原材料至少涨了13%。
  
  日息2000元
  继续干最大的难处是资金。银行贷不来款,我托朋友找高利贷借了50万,月息10%,给我钱时是45万,5万利息当时就扣走了。一个月后我还不出50万,找中间人说情,又看了我的房、车、工厂库存,才答应延期两个月,但月息增加到12%,每天就得给人家2000块钱利息,吃人一样!
  
  48%歧视
  为啥不找银行?银行眼睛都瞅上面,有工夫搭理我吗?企业刚成立那会儿,想去银行开个企业账户,跑了4趟都没开成。后来有人指点:就你这么个小公司,资金往来不多,人家银行懒得理你。干我们这行的,大部分资金周转得靠银行贷款。我看过一个数据,说48%的小微企业和我一样,受过银行贷款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
  
  上浮10%到30%
  银行给我们的贷款不按基准利率,前几年上浮10%左右,这几年能上浮到30%。上浮不体现在贷款合同上,都是搞贴息。银行内部人说了实话:我们干1个亿的贷款和干10万元的贷款,工作强度都差不多,小企业风险大,抵押物也没啥意思,谁愿意贷款?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我知道的是,我们这儿三成以上的企业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问题。地下钱庄、小额信贷为啥那么火,为啥又容易出事儿,不都是被银行逼出来的吗?
  
  养了40%干部
  有人说小微企业好干,说什么船小好调头,都是外行话。大企业利润率5%就能活得很滋润,我们得保证25%以上利润率,达不到这个比例,企业基本就维持不住了。你就说税吧,一个东北某县的国税局干部告诉我,那里给小微企业免税费以后,竟然有40%多的国税干部没活干了。听完我吓一跳,原来我得养那么多人啊,怪不得我挣2万块钱,就要缴7000多块钱的税。
  
  100送5块
  偷逃税?说实话,不偷逃税说明你还是新手。我帮亲戚注册过一家小公司,实际上就是我公司的“影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账都是我的会计来做,为的就是通过一些账面上的交易,转移一部分收入,增加成本,就是为了少纳税。要不然,30%多的税费谁受得了?
  没办法,如果一点儿不差交税,咱这些小企业,保守点儿说也得倒一半。你看好多餐馆,尤其是物美价廉的家常菜餐馆,为了不开发票,都会送瓶饮料啥的,消费100送你5块钱的饮料,性质一样。
  
  3年不征
  有个协会专家替我们说过公道话,他说现在一些减税还是小打小闹,条件太苛刻。对待小微企业怎么就那么小气?小微企业辛辛苦苦挣点钱,最后所得税一扣除就没了,谁还干啊?谁还去创业呢?小微企业帮助了就业,政府考虑3年之内不征所得税、免所得税,那是真正帮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制造业空心化?因为做制造业太苦了,不如钱生钱来得快嘛。
  
  百元老板
  别人眼里我是小老板,可我的个人开支很节省,我可以拿很多钱去做生意,但不会花太多钱在吃喝穿上,我穿100多块的裤子,背几百块钱的包,有一辆20多万的车主要还是为了请客和送货。我哪点儿阔气了?
  实实在在讲,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无非两大问题:钱和人。在起步阶段,资金来源和税费是企业最大的负担;而当企业进入发展壮大阶段时,人才管理和行业规范,就成了企业的最大考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政策没政策,再选择一回,我肯定找碗安稳的饭吃。
  
  责编 / 杨宇
   fx1983@sohu.com
其他文献
第一百二十七回  有请笑笑先生接着讲——  灰姑娘机关算尽成功变天鹅  大帝国分崩离析一朝毁美梦  这两个月来,有关传媒大亨默多克与“野心女孩儿”邓文迪的离婚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一桩离婚案,引发全世界关注。中国政要汪洋先生甚至还以此作比,说中美关系无论如何“不能像默多克与邓文迪那样”。  这邓文迪与默多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两人离婚能搅动全世界?这两个人怎么走到一起,又为啥要离婚?  全世界掉进
期刊
我有个同事,总觉得只要是她的东西都是好的,最起码是比“你”的好。比如说我们做完了产品设计,她总会从别人作品里挑出一些毛病。如果别人给她提意见了,她就百般争辩说对方没看出她的深意。平常也是,同事买了桔子,她说没有自己买的甜,其实尝起来都一样;同事做了新发型,她说没自己的好,其实她的效果还赶不上人家。您说她这是咋了?  发 仔     “我的衣服比你的好!”“我的包比你的靓!”“我的车比你的帅!”
期刊
【编辑留言】求新癖指唯新是好,不惜任何代价地求新,其特征是狂热地想超过和取代一切老人和旧物。  乔布斯说:“我的创新从来都与钱没关,而是与洞察力有关。因为当你真正有了好主意时,世界上很多人会给你钱。”与之相反,当下很多人却因利益驱使、金钱刺激而不顾国计民生地标新立异。  生活有自己的内质和逻辑,求新无限泛滥,求新随心所欲,求新无异于求死。  超新新人类  □ 季 康  双刃剑挥舞  前段时间,甘肃
期刊
阿蛋违纪  公司这几年推行5S管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加强监督考核,提高整体水平,因此人事管理处凭空多出个巡查科,专门负责查卫生、查岗等工作。巡查科一行三人,指哪儿查哪儿,开始还算秉公“执法”,后来,却渐渐变了味儿。  环保检测站的阿蛋姓石,因为石有一个读音叫做dan,所以大家都管她叫阿蛋,出了名的工作认真。今天她值日,本来应该一上班先打扫卫生的,可是接到调度的电话,说有个急样,要马上采样分析。这
期刊
□来电实录:  熙熙 35岁  我家境、学历、收入、长相都不算差,可不知为什么,苦苦寻觅多年,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缘分。几个月前我们俩相亲认识,他条件不错,是个结婚的好对象。我们接触了一段时间,他提出结婚,说挺喜欢我,大家年纪都不小了,要是我能接受他,就早点登记吧。一开始我不打算同意。我并不厌烦他,可也说不上多有感觉,如果没有爱情,婚姻能走多远?但父母亲友都说爱情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培养
期刊
【编辑留言】 产业工会在推进产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成工会各项工作任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使产业之间、不同职工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异性日益扩大。新形势迫切要求产业工会充分发挥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近日,段敦厚同志在全国产业工会工作汇报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当前推动“两个普遍”是全会的重点工作。今年的工会组建工作,是巩固发展落实《2011-2013
期刊
【编辑留言】近日,由沈阳市总工会主导,沈阳公交行业在国内首次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了行业工资集体合同,其中经验绝对具有先行效应和示范意义。不过这之后,企业经营压力与职工合法权益如何平衡,行业公益属性与企业市场化本质怎么协调,还要下一盘更大的棋。这就对工会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扎实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灵活处理多边关系,努力承担起职工利益诉求代言人的职业角色。  “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热水冲进杯子的那
期刊
连日国内几乎所有媒体都在重复一个名字——林书豪。说他不仅上了美国最专业的《体育画报》封面,还得到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现总统奥巴马的频频赞许。这真让天下华人引以为豪吗?  要说“豪”,恐怕是美国人。美国篮球职业联赛需要商业推广。天下华人,能打球的不多,喜欢看球的却不少。聪明的美国人不会忽视13亿人的眼球。  林书豪不是 “体育棒子”,而是全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美国大学有“宽进严出”
期刊
芥 末  你要会听话     我刚调到人力资源部,就赶上发效益奖。部长让我把老总的奖金送过去,顺便见见新来的老总。  我敲开老总办公室的门,递上装奖金的信封并说明奖项后,调头就要走。谁想老总叫住我,“回去和你们部长说说,今后发奖金对领导,特别是我,要严把关。”听了这句话,我好生感动。这是明确表态,不能奖必及长啊!  我兴冲冲地向部长汇报了情况。部长眨了几下眼,慢吞吞地说:“小老弟,别把这事看浅了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