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互感器性能的检测相关探讨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控制装置、测量仪器和机电保护装置当中,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较为广泛,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在测量电参量和检测变频电量设备时,电子式互感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好坏是决定工作效率与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多种类型的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方法逐渐出现,但是在实际检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其性能的科学化评估。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的问题,探索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方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
  测差法是检测电子式互感器性能的一种传统方式,但是在检测工作当中需要应用较多的设备,对检测工作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检测方法的精度不高,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中出现较大的误差,不利于对其性能进行有效分析。因此,应该对其性能检测方法进行创新,优化检测的流程,促进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对高精度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电力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对于电力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只有不断提升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减少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才能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保障。这就需要从电子式互感器的基本运行原理出发,对传统检测方法中的弊端进行逐步改进,为新时期电力运行奠定基础。
  一、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的问题
  (一)电磁兼容测试问题
  在对高低电压进行隔离时,电子式互感器能够体现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有效抵抗外界电磁干扰,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电磁兼容测试应用于电子式互感器当中,测试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这是在检测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电磁辐射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干扰,尤其是当机箱设计中存在问题时,其干扰强度就会增大。干扰电压值较大,导致外接端口和设备电源受到影响,这也是在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另一方面,设备电路还会受到浪涌信号的影响,由此引发了系统自动复位、信号中断和输出波形异常等现象,这也是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所导致的。
  (二)温度循环测试实验问题
  当外界环境气温出现变化时,设备的运行性能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严重时会引发多类故障,而温度循环测试则是针对此类问题的性能检测工作。通常情况下,应该在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70摄氏度的户外环境中对设备进行开展测试实验,零下5摄氏度至零上55摄氏度,在室内环境中检测设备性能时的温度范围。通过多次测试实验得出结果,其故障率在20%左右[2]。设备内的气体会由于密封问题而出现泄漏现象,主要是六氟化硫绝缘产品所引发,进而引起设备的运行故障。采集器激光设备也会受到较高温度的影响而出现问题,故障出现在激光元件当中。在极高或者极低温度环境中,低功率线圈阻值出现较大的变化,引起较大的工作误差。
  (三)传统检测方发的弊端
  测差法在电子式互感器性能的检测当中较为常用,如前所述,该检测方法在使用中会应用较多的设备,这给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断,繁琐的操作流程也会导致检测安全性受到较大的威胁[3]。另一方面,由于该类检测方法较为陈旧,因此在检测中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检测结果缺乏规范性与可靠性,检测结果精度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在新时期电力发展当中,新型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逐渐增多,传统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其复杂性会导致传统检测方法对设备精度及安全性造成影响。
  二、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的改进方法
  (一)电磁兼容测试问题的改进
  电子式互感器会受到电磁兼容性的直接影响,对于此类影响程度进行合理控制,是增强电子式互感器运行性能的关键。线路连接方式和周围环境的检测,是在开展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工作时的前提,应该防止设备受到周围电磁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检查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屏蔽装置,防止由于装置故障引起设备性能下降,滤波处理应用于信号源和设备电源当中,起到降低干扰的作用。与此同时,防干扰处理还应该应用于检测装置当中,促进检测装置电磁干扰系数的提升,防止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大的误差[4]。为了能够对敏感回路中的高频辐射干扰进行有效屏蔽,也可以合理优化电气设备结构,对设备的接地方式进行改进,防止受到电位压差的影响。
  (二)温度循环测试问题的改进
  温度循环测试问题是导致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结果缺乏可靠性的关键。在设计采集器模块时,电子元件的选择尤为关键,应该对其高温抵抗性能和散热性能进行合理检测。同时,应该保障采集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防止在高温环境运行中出现设备故障问题。温度补偿器通常会应用于采集器模块当中,能够对低气温和高气温环境中电子式互感器的温度差值进行有效补偿,降低外界环境气温变化对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最后,还应该重视设备的密封设计[5]。在选择密封圈时应该对其密封性能进行评估,避免气体泄漏问题的产生。在实际检测工作当中,为了有效防止温度循环测试问题,应该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结合使用,以满足对检测结果精确度的要求。
  (三)检测方法的改进
  1.快速取点检测法
  将自动取点并抓取读数的功能设置于检测仪器当中,能够避免在升流时出现等待状况。因此,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检测效率大大提升,能够有效降低一次电流导向截面,在较大电流检测中无需采用较粗的导线。以传统测量原理为基础,快速取点检测法实现了对测量方式的改进和优化。在传统模式下,其记录模式主要是测一处记录一处,而在该测试方法中具有快速抓数的功能,其自动化程度更高,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在检测中出现导线过热的问题。因此,快速取点检测法的应用能够对电流能耗进行控制,同时保障设备数据读取的精确性,提供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
  2.低校高检测法
  在电子式互感器的二次测量与计算当中,通常会采用低校高检测法,能够有效测量电子式互感器电压状态与不同工作點,对其检测误差进行计算时主要采用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增强检测结果的精准性[6]。输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压,测量励磁导纳等参数,从而有效推算其误差,能够为检测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3.综合检测法
  传统检测法应用于低电流点的检测中,低校高检测法应用于高电流点的检测当中。综合检测法能够综合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增强检测工作的可靠性。
  结语
  电子式互感器在当前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逐步优化,应该对其进行科学化性能检测,依靠准确真实的检测结果,为设备改进提供依据。但是,在电磁兼容测试和温度循环测试当中会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检测方法陈旧落后,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应该在改进检测方法的同时,针对上述两种检测形式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湛军.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检测与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9):146.
  [2]崔泓.浅析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及问题[J].中国高新区,2018(02):263.
  [3]蒋太勋.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检测存在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107.
  [4]张杰梁,金晶,赵斯衎,林勇,肖娜丽.电子式互感器性能的检测与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7,44(10):44-45.
  [5]王庆贺.浅谈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试验的研究[J].电大理工,2016(03):20-21.
  [6]张元昊.电子式互感器性能检测及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128.
  (作者单位:云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配网自动化开关能够在使用和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配网的调控中,根据配电侧的运行状态,实现对整个配网的研究与分析工作,提高配电质量。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开关故障处理及运行维护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走向和发展速度,其作用不可小觑。注重配网自动化开关故障处理及运行维护,有利
期刊
【摘 要】在电力工业中,“电气二次回路”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保障电气一次系统进行的正常运行,“电气一次回路”的控制及监测和调节是“电气二次回路”的主要作用。若“电气二次回路”有故障出现,整个的电力系统就会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带来生产上的巨大损失。合理设计回路,并进行结构优化,可以保障生产设备中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电气二次回路;故障分析;检修措施  我国社会中的用电量逐渐增加,现阶段电力系统的
期刊
【摘 要】现代配电网系统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其整体运行效率也提升,电力企业在展开配网运行与管理工作时,会更多地使用自动化技术手段,随着配网系统的构成元素逐渐复杂化,电力企业也随之形成了全新的工作目标,将更多新的科技元素融入到管理系统内部,时具有更突出的自动运行特点。现结合配网需求,探讨管理配网系统中的工作,提升配网管控工作效率。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管理效率;管理措施  社会整体用电量
期刊
频带利用率在1bit/s/Hz至3bit/s/Hz之间的数字调制技术是我们经常生活中使用的2ASK、QPSK、2FSK、BIT/SK等;频带利用率是8bit/s/Hz的数字调制技术是256QAM。256QAM的频带利用率等于8倍的2ASK。  无论是传输效率还是传输种类,数字通信都高于模拟通信。因为数字通信更契合人们生活上的所需,无论是系统配置还是抗干扰能力;亦或是中继时噪声,更还有色散影响等方面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更多的采用无人值守的方式,直流系统也越来越自动化、数字化,这对变电站直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的相关问题,将实际直流负荷按照不同类别归类、以便做统计处理。根据统计得出来的最终结果,可以选择对应设备参数的最优方案。本文分析了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的优化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可以为与它规模相同的变电站系统配置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继电系统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的效用发挥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可持续运行。然而,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继电系统保护装置仍存在诸多问题,极大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效用,电力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1]。对此,重视继电系统保护装置,提高装置的科学与合理,推动电力系统健康运转,以此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向前发展。 
期刊
【摘 要】安全、经济、稳定的供电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目标。配电运行中设备的运行情况对配电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配电设备问题的产生,有效检修并掌握必要的维护技巧十分重要。对此,本文主要针对配电运行中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以便确保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配电运行;设备;检修;维护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大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可靠安全的电力服务,在配电运行过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其良好的发展建设与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目标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展望  1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主要是由过程层和变电站层组成,过程层的主要目的是配置继电保护中的一次设备。一次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智能设
期刊
【摘 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承载着电能的输送作用,把电能由生产地输送至需电终端,因此,在电能输送过程中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由此可见,电力部门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针对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问题及其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问题  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直接
期刊
【摘 要】直流电源操作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电源,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主要为高压开关柜的直流操作机构的开关分、合闸,保护、控制回路,事故跳闸,应急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是当代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本文就通过分析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和改造后所取得的效果,介绍了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作用和在改造过程中的改进情况。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