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注成就专业 细节决定成败
  林炳昌先生出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後,就加入香港廉政公署担任高级调查员,1980年赴英国修读法律,1985年回港後成为执业律师。他对於处理不同法律范围案件经验丰富,从业三十多年,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应对能力,处理过大大小小的案件不胜枚举。
  专心、专注、专业,是林炳昌先生从业以来的经验总结。律师,就是接受委託人任命,为其提供相关法律帮助,帮助其解决问题。为客户排忧解难,说到底也是属於服务行业。他强调说,作为律师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望而卻步,或者一开始就消极放棄。要有敢於挑战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只有专心、专注,真的投入其中,才能成就专业的水平。
  其次,当经手一个案件时,一个专业的律师应该懂得如何去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案件表面上看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如果细细分析,可能里面还有许多的小问题,这就需要把小问题先找出来,逐个解决,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细节决定成败,正如他所说的,小问题也可能影响大问题。从细处着手,用专业知识一一攻破。
  韩愈在《进学解》中有言:“业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毁於随。”意思是说:学习由於勤奋而精通,但它卻能荒废在遊戏玩耍中;事情由於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卻毁灭於不经大脑的随性中。其实学习如此,工作亦是如此。
  关於这点,林炳昌先生深有体会,也给年轻後辈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当客户把案子交到律师手中,是出於信任,那麽律师就有一份责任去把问题解决。他几乎一有时间都在思考接手的案件,简单的案件当然不必花太多心思,但遇到大的案件时常常都是没有休息的,甚至连睡觉前都在思考怎麽处理。所以在开庭的时候,别人时常会诧異为何他连极小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这都是功夫做在事外了的原因。他分享经验说:“要多花心思,多思考,思考是一个通向成功很重要的习惯。”
  工作之餘,他喜欢去爬山,山路崎岖,艰难前行,征服山顶给人一种战胜困难後的成就感,对於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放鬆的锻炼身体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因为,在爬山的几个小时里,可以沉下心来安静地思考问题,一举两得。
  心怀坦然 善於管理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当律师打官司亦不例外,没有常胜将军。林炳昌先生经历过事业巅峰的辉煌,也遭遇过低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接受一切结果。“有些案件的结果可能並不如自己所想,甚至你认为是必赢的。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心中应当都要有一个思想準备。”正如他经常对客户说的:我不能保证一定会赢,或者一定会输,但我可以保证的是一定会尽全力去做。如此,所有的结果都能心怀坦然,这何尝不是久经磨练得出来的人生智慧?
  1991年林炳昌先生与搭档一起成立了林炳昌律师事务所,1996年成为独营执业者,至今已二十餘年了。在挑选员工时,他亦注重心态,几番交流,察言观色间便有了初步判断。“专业方面在学校毕业就已经接受过考察了,我不担心。但是对於处理问题的心态很重要,做律师,一定不能怕问题,更不能逃避问题。”
  在管理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平衡互动式管理。即在事务所大家更多的不是一种上下关係,而是提倡平等的互动交流,对於一个案件大家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大家共同探讨,员工有什麽意见提出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或者可以带来新的启示。毕竟律师行业都是为了处理客户案件,当然,作为老闆和领导,我可以有决定权去推翻其他意见,但最终我都会听听意见是否合理。”他解释说。
  履行社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年轻人的问题是香港社会普遍关心的,林炳昌先生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着清晰的看法:其实不单是香港,很多国家也一样,说到底还是整个青年人的出路问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工种逐渐被科技所取代,香港社会现在的年轻人出来工作也多以服务行业为主,相对於以前可选择性小了。即使是创业,以前的机会也会比较多一些。”所以,他认为年轻人面对着出路问题,再加上生活的压力,便很容易把心中的不满迁怒於社会。
  所以他建言说,政府应该多给予年轻人关心,现状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起码应该多给年轻人看到未来的希望。再者,就是要从心理上去平衡年轻人的心态,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传播正能量。
  香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不同,使用的法律体系和内地的也不同。林炳昌先生不仅普通话流利,还熟悉两地的法律,他曾经常到内地交流,还在清华大学进修国内上市法律的课程。他说,内地与香港的联繫越来越紧密,在法律方面虽然大方向无法融合,小的问题还是可以借鉴交流的。
  每个人都属於社会的一份子,都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作为律师行业的资深人士,林炳昌先生也一直积极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他曾任香港律师公会刑事法律及程序小组主席,以专业服务行业超过二十多年。平时也积极加入义工队伍,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言:“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的,不能说社会给了我多少,我再去回馈多少。真正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
  关於履行社会责任,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不是非要做多大的贡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到,可以是给遇到的每个人一个微笑,亦或者是为需要的人让个座、开个车门,给予身边的人关心……“也许正是一个微笑,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生命影响生命,如果每个人都展现出内心的美好,将会提升整个社会的氛围,香港也一定会更好。
  培根在《论读书》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林炳昌先生从中学起就喜欢历史,所以积淀成了如今的智慧。现在每天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他分享说,多读书,也要会读书,比如专业类的书籍很多书内容有交叉,所以要学会找重点。
  他还喜欢旅遊,因工作原因,他经常需要去不同的地方处理案件。閒暇之餘便趁机放鬆遊玩一下。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忙碌,但充实着。心怀坦然,从容地面对现在的、以及将来的一切。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状态。
其他文献
王业隆(王彤)先生历经了教师生涯、记者生涯、作家生涯三个人生阶段,虽然曲折,但卻精彩。他说:“写真,当代作家大责任;纪实,世界文学新潮流。”因而,他肩负社会责任,手执劲笔,记当代实况,书满怀壮志。《华夏纪实》是他的主阵地,作为首家海外华文报告文学期刊,创刊十一年来,努力践行“弘扬民族真善美 凝聚中华精气神”的宗旨,成为了香港,乃至海外华文文学界的榜样与希望。  教师生涯:桃李满园带笑看  1941
期刊
刘好景先生  一  祖籍福建南安刘林村,他心怀家国、关心社会,将很多时间和心力奉献给了社团和地区服务。为促成众乡亲共同心愿,身为旅外福建南安刘林刘侯宗亲会创会倡议者、发起人之一的他,积极奔走,不惧艰辛,完成了这“同一个理想”;为促进地区和谐与发展,他身体力行,尽心尽力,深得民众信任。刘林是他的家乡,香港也是家乡,自始至终他的心愿只有一个——家乡好,大家好!  为促成宗亲会的成立而积极奔走  根在中
期刊
柯世复先生  是一位乐享国粹书画的爱好者,他怀着浓厚的兴趣,一直督促自己不断提升书法和国画造诣。学艺十多年来,其成长迅速,掌握了撰写草书、行书、楷书等各类字体的窍门,且对描绘花鸟颇有心得。他的作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参赛多年获奖无数。更以不倦的热情投身教学,现已桃李芳菲。众多工作的背後,其实他的幸福是如此简单:铺开宣纸、蘸墨落笔,眼前、心中,皆成一片天地。  耄耋之年再续志  2013年,柯世复
期刊
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6月16日晚在上海举行,各大奖项新鲜出炉。最受欢迎电视剧花落李晨、张译主演的《好家夥》,备受关注的视帝、视后由《鸡毛飞上天》主演张译和殷桃获得。  关晓彤凭借《好先生》中的彭佳禾一角,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並且成为了白玉兰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最佳男配角花落两位老戏骨吴刚和张志坚。另外,《中国式關係》将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奖收入囊中,《朗读者》力挫《极限挑战》《真正男
期刊
卢子颕先生  是一位经历丰富的商人,一位拥有广博胸怀的理性思维者。站在全球一体化的高度,纵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他有着敏锐的视觉,聪慧的头脑。遇事深思熟虑,深谋远虑,让他总能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善於把握机会,分析行业大数据,为合作者找到发展的商机;丰富的经历,世界的眼光,广博的胸怀,他有着贯通中西文化的特色与能力,全球的思维格局,让他为合作牵线搭桥,为发展添砖加瓦。  丰富经验 助力事业发展  
期刊
李惠欣小姐  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美是从外而内的,亦是从内而外的。她风姿绰约,曾惊艳異国获得英国华埠小姐冠军;她澹泊名利,放下光环头衔,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心地善良,热心公益慈善,将爱心不断播撒。她说:“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我都是比较幸运的那个,因此,我也应该回馈社会,为需要的人多做一些事。”这就是她,美得自然,美得真实。  内外兼修的自然之美  初次见到李惠欣小姐的时候,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期刊
第63届澳门格兰披治大奖赛11月20日下午鸣金收兵。在压轴举行的三级方程式世界盃比赛中,葡萄牙车手达哥斯达凭稳健的发挥,夺得冠军,继2012年後再度赢得澳门三级方程式大赛桂冠。瑞典车手罗辛基思夺得亚军,季军则由巴西车手卡马拉获得。而澳门本土车手郑颖聪排在第12位。在国际汽联GT世界盃中,比利时车手云科尔失获得冠军,亚军是法国车手阿斯提,而上届冠军、德国车手晏高仅列第三。澳门电讯盃房车赛则由香港车手
期刊
邬显庭先生  是一位经历与见证战爭的过来人,他的青少年时期,早早蒙上了战爭的阴霾,目睹国破家亡、命如蝼蚁的场景,当和平的曙光照亮了香港,祖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洗去了耻辱,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坚定而持久。他铭记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用来引导今日生活幸福的後辈们,让他们居安思危,既保持爱国情怀,服务祖国,更要把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当成一种自豪。  动荡的时局告诉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邬显
期刊
利为家国,爱国心是一种本能  吴功芳先生的故乡是福建省闽侯县,在1979年移居香港之前,他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从战火纷飞的岁月走来,年少的他亲见满目苍夷,整个国家因为战爭变得支离破碎。历经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爭,中国终於以无数鲜血换来独立解放,卻依然百废待兴的时期,随後他亲历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吃尽生活的苦。  恰是因为历经了这一段段满怀悲情的历史,吴功芳先生对於祖国更添一份患难与共的
期刊
梁其正先生  的成长与转变,见证着香港摄影行业的发展。从画笔到相机、从胶卷到数码,岁月更迭,恒久不变的是他热爱摄影、追求摄影、服务摄影的执著之心。35年前,他和一帮志同道合之士创办了恩典摄影学会,秉承“以相会友”的共同理念,以“有一分力发一分光”的精神,共同研究影艺,为摄影界服务。  他的成长与转变见证着摄影行业的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环境改变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