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友友去旅行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为当今世界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大师,马友友在演奏古典经典曲目的同时,对于流布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索挖掘。这样的探索,对于拓展大提琴演奏形式,丰富大提琴演奏曲目,以及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本文将对马友友发行的三张有代表性的具有世界民族音乐风格的专辑进行品评鉴赏。
  【关键词】马友友;大提琴;世界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马友友是当今乐坛最炙手可热的大提琴演奏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除了繼续自己的古典音乐探索之外,友友走访世界各地,深入各个民族,汲取民间音乐养料,制作出了一张又一张展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风貌的专辑。在这些专辑里,友友有时担任独奏,更多的时候他的琴声是作为同伴的衬托。让我们权且把这些专辑当做一次旅行,看看友友为我们展现了怎样旖旎的风光。
  友友在2000年与O’Connor(Violin),Edgar Meyer(Bass)合作发行了他的第二张美国民歌专辑——《阿巴拉契亚之旅》,这是他4年前发行的专辑《阿帕拉契亚之旅》的姊妹篇,它们同属于“民歌的马友友”这一系列。在这里,友友把我们带到美国的乡村,带给我们田园式的惬意与闲适,安静与纯美。
  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是一首叫做“Slumber my darling”的民谣,是贝斯手写给女儿的摇篮曲。这首温柔地让人禁不住心悸的歌先由小提琴奏出静谧的旋律,大提琴和贝斯的拨弦像山涧的泉水,叮咚回荡在山谷。当女声澄澈的嗓音响起,你仿佛看见在山脉下的木屋里,年轻的母亲嗫嚅般地唱着歌,手里的摇篮静静又轻轻,摇成一个淡紫色的梦境。微黄的灯光燃着温情,窗外的月光像母亲的歌般柔婉,照在阿帕拉契亚山巅终年不化的积雪上,给这阒静的山区之夜又添一份纯净。这首乡村民谣所营造的氛围与德彪西的钢琴曲有些许神似之处。那些用黑白键涂抹的水彩画,静谧而安详,偶有起伏却波澜不惊,稳妥端庄又不失灵动。它们虽然与这渐渐入眠的乡村有大西洋浩浩荡荡的阻隔,可它们所表达的沉静的美却是如此相似。
  跟随友友沿着山脉南下,来到神奇的南美洲,来到阿根廷,来到布宜诺斯艾丽斯。这里有广袤的潘帕斯草原,有草原上展翅雄鹰的目光炯炯。当然,还有探戈,还有同样目光炯炯的探戈舞者。提起探戈,就不能不提皮亚佐拉。皮亚佐拉是探戈音乐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创作的探戈音乐将西方作曲技术与阿根廷民间音乐融为一体,并“完全摈弃了演唱者与舞者,而是以一种古典室内乐的表演方式展现纯粹的探戈音乐。”[1]
  友友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探戈灵魂》完美地展示了皮亚佐拉的探戈理念。专辑中收录了11首探戈音乐作品,其中的第四首——华丽的大探戈是大提琴与钢琴的二重奏,如今已成为大提琴表演的保留曲目。它以大提琴四弦上的滑奏开始,宛若探戈舞者深沉而华美的开场。钢琴刚劲有力地用和弦在不规则的节拍重音上给予旋律声部极具顿挫感的支撑。乐曲的第一部分时而激烈果敢时而悠长宽广,以一个渐慢中的过渡乐句进入第二部分。这时大提琴奏出悠远绵长的长句,仿佛夕阳西下时布宜诺斯艾丽斯烟雾缭绕的酒馆里的一杯陈年的红酒,酝酿了多少岁月的醇美。乐曲在终段又将开头顿搓的节奏感找了回来,曳地的长裙撩起,是探戈的舞鞋。友友激烈的滑奏像布宜诺斯艾丽斯港口沉醉的夕阳晃过舞者光纤的舞衣留下的光痕。大提琴与钢琴快速地齐奏16分音符把乐曲推至最后的高潮,最后以两件乐器同向的滑奏作为结束。终于,夕阳沉入大海,舞者的舞步停住,他们停驻在码头边沿,背对着一片深蓝,夕阳最后的余晖为他们留下一段凄美的剪影。友友的琴声里,跳动着皮亚佐拉的一颗饱含热情的拉丁式的心脏。而在那炙热的心底,却永远隐藏着一个孤独而伤感的灵魂。也许正如人所说,探戈是忧郁的灵魂在起舞。
  越过太平洋,是古老而厚重的欧亚大陆。友友继续着他的旅行,这一次,他带我们探寻了一条音乐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马友友于1998年启动的一项音乐计划,旨在探寻丝路沿途国家的文化与传统,以及传达着这些文化的音乐。友友为这一系列制作了多张专辑,其中最引起我翩翩联想的,是他于2007年携丝绸之路乐团带来的《新丝路之旅》。
  这是一张充满奇幻色彩的专辑,第一首乐曲里男声的引吭高歌,用一种激越而高亢的情绪将我们引进了那条布满神奇与艰险,满载着沧桑与希冀的丝绸古道。古道漫漫,绵亘几万里,从长安到大宛,从波斯到罗马,从大汉的未央宫到匈奴的铁骑营,从姜白石的扬州慢到游吟诗人的田园歌。当初那个衣衫褴褛的使者怎会想到,他历尽千难万险走过的路,如今竟承载了这般厚重的历史,使得今人回想起那道旁的黄沙,听到那古道沿途的琴瑟箫管,都忍不住为之动容。那玉门关口的歌声,是塞外的飞雪,是不朽的胡杨,是回望桑梓的咸泪,是西出阳关不见的故人,是万里西风瀚海沙的悲悯。温泉关外的阵阵羯鼓,是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悲壮,是成王败寇,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友友的脚步不曾停歇,他的音乐旅程还走过了很多地方,比如《情迷巴西》,比如《日本音调》。要感谢友友这些年来对世界不同地区与民族音乐地探索和发掘。我时常惊诧于他的琴声怎能与那么多不同民族的乐器合作得水乳交融,天衣无缝,怎能在这么多种风格迥异的音乐间穿梭自如,游刃有余。友友说:“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有音乐,音乐表达我们心理最可贵的思想感情,人生最重要的是不同地方国家的人与人之间有更多地了解,更多地沟通。”[2]也许这就是答案吧。希望他旅行的脚步不要停歇,我们想要听到不同的月色笼罩下的友友的琴声,永远令人动容。我们想要看到不同的阳光照耀下友友的微笑,总是那么迷人。
  参考文献
  [1]金毅妮.从酒吧到音乐厅——皮亚佐拉书写了“探戈的历史”[J].音乐爱好者,2008(05):64-65.
  [2]王树楷.马友友:行走在丝绸之路上[J].今日中国,2004(08):57-59.
  作者简介:张皓伦(1989—),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其他文献
【摘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湘西苗歌作为湘西苗族人民语言艺术的珍宝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逐渐受到现代多元化的音乐冲击,苗族文化艺术的生命内涵在年轻一代的认知中悄悄蒸发和消退,苗歌的传承和发展遭遇危机。  【关键词】湘西苗族;民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湘西苗歌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是一个高速前进,科技不断创新,艺术追求千变万化的时代,此时的音乐在技法、风格、音乐观甚至美学观念、审美上也都有了突破性的变化,形成了创作上千姿百态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局面。其中,十二音体系是二十世纪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也是西方作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至今,十二音技法还影响着许多作曲家。十二音体系可以说是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给人类音乐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本文以勋伯格十二音体系起
期刊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而繁荣的历史,在世界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继承、发展和创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在培养艺术新人上下功夫,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在培养民族声乐艺术新人有独特的做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培养民族声乐艺术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继承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有着悠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层出不穷,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文章主要分别介绍了民族声乐作品演唱和形体表演的效应,以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为例进行分析以形体表演辅助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效果,更完美的呈现和诠释民族声乐作品。  【关键词】民族声乐;形体表演;效应;木兰诗篇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民族声乐作品及演唱要点简述  民族声乐作品是反映人们的思想感
期刊
【摘要】打击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的节奏乐器,滚奏作为打击乐的一种演奏方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滚奏是打击乐演奏技巧中表现力最为丰富,技巧难度最大的一种。本文将主要挑选几个打击乐器,对他们在使用滚奏这一高级演奏技巧时进行分析,对注意事项进行阐述等。  【关键词】打击乐;高级演奏技巧;滚奏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打击乐器历史极其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最早
期刊
【摘要】琵琶演奏中,紧张与松弛两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张”与“驰”贯穿演奏的整体过程。“张”与“驰”没有绝对的界限,都是相对而言。张弛有度是对琵琶演奏提出的更高标准。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准确把握 “张”与”驰”的关系,对提高琵琶演奏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以《彝族舞曲》为例,就影响“张”与“驰”的因素,如何处理好“张”与“驰”的关系以及在琵琶演奏中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便演奏者能准确
期刊
【摘要】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省区的交汇处,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曲子戏也称作“小调戏”或者“小曲戏”,本土音乐文化浓厚。本文将以敦煌曲子戏为例简析如何发扬敦煌艺术中的本土音乐文化,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发扬;敦煌艺术;本土音乐文化;敦煌曲子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甘肃省辖市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古代丝绸之
期刊
【摘要】李斯特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有很多,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非常强烈的民族色彩。这篇文章主要从李斯特的生平、创作背景和以第十五首狂想曲为例,对李斯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来进行解释说明,分析了匈牙利和吉普赛音乐文化的特点,并进一步了解李斯特创作音乐时是如何将民族性融入到其中,在他创作的音乐中又是如何体现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李斯特;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钢琴伴奏在歌曲演唱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给歌曲伴奏不是简单的钢琴伴奏,它还有艺术指导的作用。根据我国钢琴伴奏的现状和发展,本篇文章立足钢琴伴奏中的呼吸问题,从伴奏者、乐谱与演唱者三方面阐述了钢琴伴奏在歌曲作品中的地位与如何调整歌曲钢琴伴奏中的呼吸,并以《桥》为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乡歌曲;钢琴伴奏;《桥》;呼吸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钢琴伴奏在近代思
期刊
【摘要】 钢琴击弦机是钢琴的核心部件之一,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钢琴击弦机是激发琴弦振动的主要部件,有“钢琴心脏”之称。击弦机的发展主要是在十七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通过击弦机的发展探究钢琴音乐的触键风格。以莫扎特与贝多芬的钢琴曲为例,探究钢琴音乐触键风格,能够对钢琴音乐有更多认识,更好的进行钢琴演奏。  【关键詞】击弦机;钢琴音乐;触键风格;莫扎特;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J60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