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写文章不知道有稿费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29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1942年出生,陕西西安人)在西安病逝。200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从这往前推30年,不要说版税,就连稿费,陈忠实也不知道。
  写文章发表就有稿费,现在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文革”期间,稿费被视作“资产阶级法权”被彻底取消;1978年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稿酬制度得到恢复。
  这一制度恢复不久,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原《西安晚报》编辑徐剑铭就收到出版社的一张通知单,让他到财务科去领稿费35元,那是他发表一个相声的酬劳。拿到通知单后,徐剑铭马上去灞河滩找陈忠实,陈忠实当时正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担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徐剑铭去的那一天,陈忠实领着一群农民在河滩上战天斗地学大寨。他见徐剑铭来了,便招呼徐剑铭到家喝水。当时,陈忠实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家里连一点儿招待朋友的茶叶都拿不出来。到家后,他俩便在铺一领芦席的炕上坐了。见此情景,陈忠实夫人便数落起炕上的两个大男人:“整天舞墨呢弄文呢,顶个屁用,给客人连把椅子都没有,连点茶都没有。”这一句话提醒了徐剑铭,他一下子想起了此行的目的,便立马掏出那张通知单说:“嫂子呀,从前是白写,往后有稿费了!”陈忠实夫人接过那张出版社的通知单,拿到亮处,一字一字地看了好几遍,扬起手在大腿上拍了两巴掌说:“俺家忠实啥时候能拿到这单子就好了!”陈忠实当时眼前一亮:“这条挣钱的门路实在太光辉太灿烂了。”
  陈忠实那时候已发表过不少作品,稿费却一分钱也没见过,只是收到过几次卡片,拿着卡片可以到指定书店去领几本书。话又说回来,“文革”那段时间,书店里除了政治色彩浓的书以外别无他选。
  当时,不仅陈忠实没见到过稿费,路遥也是这样。据作家张敏回忆,1978年年初他在《解放军文艺》发表散文《奉献母亲》,得到稿费12元。12元,现在看数额很小,当时却能在粮店买两袋面共100斤,一家四口一个月基本就够了。据说张敏是“文革”后陕西第一个收到稿费单子的人。
  上午收到稿费,下午张敏便去找贾平凹。这位后来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当时竟然也没有见过稿费单子。他拿起稿费单子,一次又一次问:“这不是汇款单么,怎么会是稿费单子?”张敏得意地说:“这确实是一份稿费单,你看上面有《解放军文艺》杂志社的大印。”
其他文献
很多普通高中生在毕业去向选择问题上陷入了困顿,所以开设一门适合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促进高中生的多元化发展,让高中生具有自我职业规划能力迫在眉睫。 Many ordinar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