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设这一部分的意义在于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帮助他们通过优美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小学阶段属于作文教学的启蒙期,是奠定写作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该部分的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描述当下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状况,从中简单剖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而后展开描述思维导图对于小学作文教学的价值,最后罗列详细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作文教学;实践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开启了发展之路,这条路一直离不开改革二字。从传统的应试教学思路到今天的素质教育历程,改革的核心思想莫过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规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小学作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传授给他们写作的基本方法,这种思路因为过于死板和老套,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于是,优化方案决定讲教学思路聚焦于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就现状而言,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新工具就是思维导图,老师通常利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打开学生们的想象和思考。
  1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呈现出怎样的状况
  事实上,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大部分学校转换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思路,但是改革的成效却达不到预期。一些老师虽然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但是具体的实操阶段却要求学生去套用成型的模板。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目的,而是将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局限在了一个小范围里,学生之后的写作之路很可能会因此变得机械化。另外,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阅读积累的意识,外加老师课堂传授的一部分写作模板,顺理成章的将写作视为了一种应试行为[1]。其实,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其次是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文学知识储备。小学作文教学不应该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误解,更应该让他们领悟写作的魅力和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图。
  2为什么将思维导图作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工具
  思维导图多被用于理工类学科,主要用于思路的梳理和拓宽。实际上,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功能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对于写作意图的理解,帮助他们拓宽写作思路,积累方法和经验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就以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为例,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月的写作主题是《猜猜他是谁》,对此展开的教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整体的写作思路,第一步是在脑海中勾勒一个自己想要描述的人;第二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简单描述自己所想的这个人;第三步是想想这个人身上有哪些异于常人的特点;第四步思考如何让别人猜到自己所想的这个人。简单的一个思维导图就涵盖了这一主题写作的整个思考路径,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思考之路。另外,思维导图介入小学写作教学实际上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一篇优秀的文字表达需要有一条明晰的思路,不少学生都在写作中面临着思路模糊不清导致无与伦比的问题。思维导图的运用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并让学生养成写作前理清思路的习惯,为之后的作文学习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2]。
  3 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引导
  3.1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来强化关键词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不仅限于每一单元的写作专栏,更在于平时语文课文的讲解。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类型十分的多样,文章的品质也有一定的保障,老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譬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花的学校》一文,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首先文章的前两段作者在描写阵雨过后的花朵,其次在三到四段作者描写想象中花朵上课的情景,最后的五到九段作者描写想象中花朵放假的样子。这样简单的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就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一篇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文章,学生在老师描绘的思维导图中可以领悟此类文章应当采用先观察后联想的思路,语言要赋予浪漫色彩。
  3.2 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起他们的思维。比如,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简单的思维导图做成形象的动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一来,思维导图告别了单调的特点,变得灵动起来。学生们可以在思维导图动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并从中提取有利于自身写作能力提升的信息。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转换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引起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便于老师后续展开作文教学工作[3]。除此之外,设置讨论交流小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有利于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探索出新的写作思路。
  4 结语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的搭建是小学作文教学实现改革的基石。老师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丰满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让思维导图同作文教学紧紧相连。换一个思路来说,思维导图的运用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必经之路。它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有着无形的契合,为新时代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达女.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03):29.
  [2]黄文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91.
  [3]康绪清,韩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86.
  四川省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四川泸州  6460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发生很大的改革创新。语文学科是小学学习的主要学科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也决定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基础。并且在小学阶段语文也是语文最为关键的基础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基础能否打好也决定了后期语文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着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打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如何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那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就目前我国中学生性格特点和思政教育走入中学物理课堂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基于学生年龄层特点的措施,在教授中学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们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文化修养,更好地培
期刊
摘要:爱就是教育的一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关爱、疼爱、喜爱种到学生的心中,用真情、真意、真爱、真心呵护每一个成长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更好学习。  关键字:爱心;关爱;教育;  我要分享的是我和一位高位截瘫的特殊学生的教育故事。我把这个故事命名为“把爱种进她的心里”。  冰心先生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每一朵鲜花都值得用心呵护
期刊
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与改革研究项目(19sxb133)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9xn0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积淀,经久不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对师生的思想引领,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有助于抵御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培育师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当前,融入的具体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农村似乎并不缺什么,但立足教育去思考,似乎又缺乏很多,如教育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纵观农村的教育现状,发现原来缺少的是农村孩子品德的养成教育,而“缺爱”又显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爱;农村学校;品德养成  在城区人能看来,农村的孩子总有一种野蛮,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观点,也无形给这些农村孩子贴上“野孩子”的标签。确实,在过去,农村孩子在思想品德的形成中总存在某些缺陷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不仅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还能培训我们的默读能力。而初中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课外阅读属于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课外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为以后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 。在初中阶段进行的课外阅读期间,通过语文老师的指导,促我们的阅读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外
期刊
【摘要】中学英语课堂渗透情感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一定要沿着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新理念,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让学生增长更多的英语词汇与语法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唱响知识体系与情感态度有机结合的交响乐。本文作者紧密联系教学工作实际,简要阐述了中学英语情感教育之门径,有待于大家深层次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當前的中学生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成长与生活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就语文学习而言,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形成分辨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探究、交互的学习方式,以及一定的创造力,就能够利用好广阔的网络文化,带来语文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语文学习;网络文化;探究;共融  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生事物和新型的文化形态,它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却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数学教师,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立足于新课改的背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能力  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意识与能力;还能提
期刊
摘要:通过全员岗位培训学习了《观沧海》教學设计课后,使我深受启发,特别是作者的培养学生,朗读、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诗歌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良多。同时也找出了我们以前诗歌教学的许多不足。特别是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忽视了朗读,忽视了意境的理解,仅仅是注重了字词的理解、机械的背诵,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只会对老师教过的诗歌理解,缺乏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诗歌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