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在我国的传播历程及渊源考察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w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苜蓿自西汉传入关中地区后,在我国经历了长期不断扩展的传播过程。其在我国历经千年而繁衍不息,除了自身具备的自然生态因素外,也与其食用价值和救荒功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也与历代政府的重视和提倡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由于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证城市安全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中国许多重要城市都受到洪水威胁,一旦发生洪灾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剖析城市防
园林工程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的措施做好园林工程的各个子项目。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需要注意一定的方式方法,依据工程实际的概况展开必要地
土工织物作为一种新型反滤材料,具有传统反滤结构不可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在哈尔滨市堤防工程中应用较多,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工织物的类型及性能特点,结合
通过南阳地震区域观测点的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相应要素平均处理和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异常形态。结果表明,地面温度、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异常对南阳中小地震有一定的中长期前兆意义,作为预报地震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
1问题的提出通肯河发源于通北六棵松,流经海伦、拜泉、明水、望奎、青岗、呼兰县汇入呼兰河。通肯河是海、拜两县界河,流经边界长度40km,年降水量500mm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96
摘要以龙岩石锣鼓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对湿地公园的植物选择、不同类型植物景观设计、不同分区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探讨,结合当地的人文内涵以及历史文脉等,旨在营造出具有人文特色、地域特色的湿地公园景观。  关键词石锣鼓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湿地植物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171-03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