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Ni—Fe重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相析出机制研究

来源 :粉末冶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Mo元素含量对液相烧结W-Ni-Fe重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和探讨Mo元素含量与基地相、析出相等各相组成的关系,以及了解合金于炉冷后在固相与基地相接口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相之形成机制,本研究使用具有相同基地相组成但不同Mo元素含量(Mo的原子数分数为15%~59%)的试片,以SEM、EMPA观察显微组织的变化,并使用XRD对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进行结构分析与鉴定,最后再以DTA热分析仪器量测合金的相变化温度,以厘清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析出机制.试验结果显示,当合金中含有高比例的Mo元素时,烧结后在基地相中固溶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TEM、EDS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Cu-A1合金的内氧化产物及分布,探讨了Al2O3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内氧化过程中形成的Al2O3粒子共有α、γ、θ三种形态结构。纳米级γ-Al2O3
通常在室温下,用内润滑方式难以将316L不锈钢粉末压制成高密度生坯.本工作研究了316L不锈钢粉末的温压、模壁润滑和同时使用温压与模壁润滑的压制过程.研究发现:(1)模壁润滑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不同Al含量、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i-Al/SiC体系界面润湿性的影响,通过SEM、XRD分析了Ni-Al/SiC体系的润湿机理.结果表明,Ni-Al系焊料与SiC陶瓷的润湿过程
通过在铝热剂中引入ZrO2与Y2O3混合粉末,借助燃烧合成及远离平衡态下的共晶生长,制备出以t-ZrO2纳微米纤维成排镶嵌于其上、长径比为12.0-15.0且具有不同生长取向的Al2O3棒晶
一、来稿要求来稿需保证为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负责。稿件(Word形式)必须包括:文章题
蒸汽锅炉送风机主轴突然断裂,锅炉无法正常工作。对断裂主轴测绘后进行加工。对锅炉送风机主轴加工工艺优化,介绍轴加工工艺。
随着样品分析技术水平的提高,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不仅在动物饲料原料成分分析及成品饲料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快速检测畜禽粪便养分物质含量方面愈加成熟。本
利用热重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在1000℃的高温氧化行为。试验结果发现:在0-480h的氧化阶段,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不同致密度的MoSi2材料质量都是增加的;材料的致密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遇到众多地质层及多种岩石,且开采出来的煤与矸石颗粒是具有各向异性的非均质体,品种极多,性质各异,因此煤矸颗粒选择性破碎面对的是一庞大而复杂的集合体。
露天矿边坡失稳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在运营及开挖过程中,安全稳定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开展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