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丰富趣味,用鼓励温暖童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优化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教师评语;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师评语现状与问题
  (一)无的放矢
  目前,你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忽视了自己跟小学生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差异,经常写出学生难以理解的评语。如:“毫无逻辑,思维混乱,中心明确,突出重点等等。”学生面对这些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评语时,不能明白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不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偏向于否定化
  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重,这有利于教师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但是众多教师看不到这一点,在作文评语中常常出现诸如:“字太难看、不认真”等否定性的评语,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更加不愿意学习。
  (三)不规范
  曾看到有教师给学生的评语是这样的:“细节描述写得不错。”其中竟然出现错别字,客观上不排除老师可能长时间工作疲劳所致,但是,教师至少应该认真对待作文评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尽量避免出现这种可能误导学生的评语。语文老师不一定在文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正常的文字表达不应该存在这样问题,否则让学生家长怎么放心将孩子交给一个错字频现、病句百出的老师呢?
  (四)复杂化抑或简单化
  小学老师所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他们对于作文评语持有不同的态度。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什么都不懂,给他们写了评语也看不懂,还不如不写呢!”所以,这部分教师应付性地给学生写评语,“阅、不通顺”等评语就出现在作文评语中;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好不容易写的作文,必须认真对待,于是他们洋洋洒洒写了评语,导致评语过于复杂,以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不能明白教师的意思。上述这两类教师都是不靠谱的,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没有职业道德的。
  (五)雷同化
  在一项关于小学生作文评语的调查中发现,一个班级42份作文中有28份的作文评语是相同的,都是“用词得当,文章有条理”。这看似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肯定,实则反映了教师的不尽责。这种评语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的认可,所以,他们会坚持这种写作方式,写作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认为这样自己的工作就圆满完成了,殊不知他们这样是害了孩子,是一种玩忽职守的行为。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篇作文,却出现完全相同的评语,这完全是教师的不负责任。
  二、如何让小学作文教师评语艺术化的探讨
  (一)采用精美的语言, 让评语为学生示范
  最好的鞭策就是以身作则,让学生以自己为榜样学习写作。教师给学生作文写的评语应做到没有错别字、字迹工整、语言流畅、无病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教师更应该多读书,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优美的文字展现在作文评语中,这既让学生知道教师有认真阅读自己的作文,又让学生看到教师深厚的语文功底,使学生对教师佩服有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评语要准确客观,展现激励精神
  因材施教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文评语就是这样一种方式,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写作方式,提高写作能力。之前,给学生作文评语写到“细节描写很好,如果把面部表情加上应该会更好哦。”之后学生再写作文时,更加注重细节描写,而且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文章更真实动人。所以评语的书写要做到准确客观,要详细说明文章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可以怎样改进,不可以一味说学生哪哪不好,可以委婉地说出文章欠缺的地方,并且给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应看到这一点,并且用这一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三)富有启迪性,适当方式提出建议
  小学生的思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扩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农夫与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读后感,评阅的过程中,我以启迪学生为目的,在评语中写道“农夫为什么会救蛇呢?”“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人与人相处时,应该怎么做呢?”等等。我想通过这些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写作,更懂得写作中包含的情感。
  (四)指导生生互评 , 提高作文奖赏水平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起阅读优秀作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优秀作文的亮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有缺点的文章也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有缺点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己指出此类文章的改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渗透个人情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作文评语是老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及所表达的情感而给出的评价。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应认真对待,不应草草了事。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情感、想法等,老师应给出相应的回应,让学生知道老师有认真审阅自己的文章,而且老师很用心的给自己写了评语。
  三、结语
  老师在写作文评语时,应针对学生作文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的同时,也学到了改进自己写作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熊飞燕.语文作文评价探索[J].语文建设,2012(1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上,能有效地促成这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教师的评价,尤其是课堂上教师精彩的即时评价。教师的即时评价能由表及里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即情即景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能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 有幸参加了甘肃省中小学德育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聆听了大师们精彩纷呈、各有侧重的讲座,感受着他们与教育的情缘,与学生的欢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本文就做个快乐的班主任谈一些想法。  【关键词】快乐;班主任;工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一、快乐当老师  教育专家曾说过:选择了教育,就好比选择了人生的第二伴侣。因此,我们选择了班主任工作,就注定一生要与孩子们同欢乐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由于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一个人主导的课堂,使得教学收效甚微,学生不积极、不主动。笔者认为讲解和练习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时开展并且有效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谓“湖光秋月两相和”,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及时巩固,有效生成:讲
【摘要】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用水洗过了一般清新质朴的语言叙写单纯无邪的青春和古趣盎然的民俗,文章自始至终弥漫着诗意。《受戒》的诗意体现在四个方面:吸收民间语言,形成诗化的小说语言;情绪结构上的诗化、散文化;全文流动着的氛围具有诗的意蕴;所表现的人情人性同样具有诗意。  【关键词】汪曾祺;受戒;诗意;诗化语言;情绪结构;人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汪曾祺是在80 年代初发
【摘要】作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必须爱岗敬业,通过多做小事、多做实事把一些平凡的事情精细化、效率化、习惯化。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更应该要心系班级,关爱学生,注重德育的培养,注重班级长效发展、并不断创新。  【关键词】立德为本;师爱;长效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二十年来,我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
【摘要】本文从文章布局谋篇的重要性说起,以语文版初中教材的课文为例,详细论述了常见的和创新的结构形式、作用以及写作时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醒写作者不要被形式所累,“不拘一格”著文章。  【关键词】记叙文;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类型;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把精美华丽的建筑和废弃颓败的建筑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同样的材料以特定形式结合在一起效果却迥然不同。前者可以给人雄伟神奇
【摘要】高考有“得阅读者,得天下”这样一个说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决定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总体来看,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点从高中学生的高考中阅读的分率偏低就可窥一斑,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师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本文从《独坐轩记》一文中悟出了一些阅读复习教学方面的心得,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了语文阅读复习的具体策略,以期
【摘要】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职生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对中职生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应用文的“瓶颈”做到心中有数,联系学生实际,按教材循序渐进、扎实有效教学,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实践,始终注意写作语言的准确、简明、得体,做到“语随体变”,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 应用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应用文写作技能是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改变以往“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引领学生走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倡导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之趣;养成读书习惯,激发写作灵感;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拓展写作视野。  【关键词】引导;学生;自然;生活;实践;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思枯涩,内容贫乏,是学生写作中常见的毛病。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作文不仅是一道难题,而且是一个大敌,学生往
【摘要】本文针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出现的新词语进行分析,探究其出现的新现象有:矛盾体词汇、普通词语和拼音一同出现以及各种网络成语的大量出现,并针对这些新词语的生命力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关键词】新词语;新现象;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汉语中,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变化最快的属词汇了。纵观2013年3月-2014年3月新出现的词汇,有以下几种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