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

来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住院10000例患者进行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对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评价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结果在首次服用二甲双胍的10000例患者中,401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男性有2478例(61.69%),女性1539例(38.31%),平均年龄(43.91±14.92)岁;5983例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男性有4786例(80.00%),女性1197例(20.00%),平均年龄(45.19±15.07)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现胃肠道系统损害3565例(88.75%),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00例(4.98%),全身性系统损害152例(3.78%),皮肤及附件损害100例(2.49%)。结论二甲双胍大多数不良反应均可治愈,主要可以累及胃肠道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系统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接受波姆红外光合并中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资料100
开滦集团近年来不断加大节能环保资金投入,内部审计适时跟进,运用审前调查表、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审核比较、计算分析和现场巡查等方法,通过审核项目建设程序的合规性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作为分布最广泛的菌根类型,在植物生长和环境改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也证实,丛枝菌根能够影响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使次生代谢产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