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果实中VB2、VB6、叶酸含量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对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质量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不同产区(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广西5个主产区)和不同种(香蕉、大蕉、皇帝蕉、粉蕉、红香蕉5个种)香蕉果实中维生素B2(VB2)、维生素B6(VB6)及叶酸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水溶性VB2、VB6及叶酸含量,比较其产地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并与其他4种热带水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蕉果实中VB2、VB6、叶酸含量分别为0.058、0.338、0.010 mg/100 g,其中以VB6含量最为丰富;不同产地间香蕉果实中VB6和叶酸含量差异明显,VB2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香蕉果实中,以皇帝蕉果实中VB2、VB6和叶酸含量最高。与其他4种热带水果进行比较发现,香蕉果实中水溶性VB6的含量最为丰富,是芒果的2.6倍,荔枝的1.7倍。可见,香蕉果实中含有丰富的VB6,其INQ值为5.60,完全能满足人体日常推荐摄入量,可作为人体补充VB6的良好来源。
  关键词:香蕉;水溶性维生素;营养质量指数
  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识码:A
  Determination of VB2, VB6 and Folic Acid in Banana and Analysis of Its Nutritional Value
  XIANG Tantan1,2, WANG Mingyue2,3*, LYU Daizhu2,3, GUO Jianfeng1, MA Chen2,3, LIANG Shuilian2,
  ZHOU Jia2
  1.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8507, China; 2.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3. Hainan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water-soluble vitamins in banana fruits, the differences of VB2, VB6 and folic acid in banana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varieties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water-soluble vitamin VB2, VB6 and folic acid content of five varieties, emperor banana, plantain, banana, dwarf banana, red banana from Hainan, Yunnan, Fujian, Guangdong, Guangxi was anazlyz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four tropical fru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VB2, VB6 and folic acid was 0.058, 0.338, 0.010 mg/100 g,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the content of VB6 was the most abundant. The contents of VB2, VB6 and folic acid in emperor banana were the highest. Compared with other four tropical fruits, banana had the most abundant water-soluble vitamin VB6, which was 2.6 times as much as mango and 1.7 times as much as litchi.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ananas were rich in VB6, and the INQ value of VB6 in banana was 5.60, which fully meets the daily recommended intake of human body, and could be a good source of the supplement of VB6.
  Keywords: banana; water soluble vitamin; 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21.06.033
  香蕉在中國有着极为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植香蕉,随着香蕉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香蕉种植国。香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海南等地;在海外以中美洲居多,主要分布在南北维度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1-2]。研究表明,香蕉果实中有包括核黄素、吡哆类、叶酸等在内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6(VB6)的含量最为丰富,是人体补充VB6的主要食物来源[3]。水溶性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人体内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不足或过多都会造成许多疾病的产生[4]。维生素B2(VB2)参与体内热量代谢及生物氧化;参与药物代谢和抗氧化防御系统,长期缺乏VB2可引起生长发育缓慢,缺铁性贫血等症状[5]。VB6参与人体内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与许多辅酶合成、血红蛋白合成、肝糖原与肌糖原转化,胆固醇合成都息息相关[6]。叶酸会参与嘌呤、嘧啶和磷酸的合成,从而影响到DNA的复制与RNA的合成,在细胞分裂和生产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7]。   香蕉果实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长期以来被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对香蕉营养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营养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含量差异等,研究对象也多为多糖、矿物质、氨基酸、总黄酮等营养成分,对水溶性维生素的研究报道较少[8-11]。盛占武等[12]以巴西蕉(Musa nana Lour.)为研究对象,对巴西蕉果实中的水分、维生素、灰分、多糖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通过比较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现巴西蕉不同部位的维生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但对维生素含量与香蕉不同部位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一步的阐述。赖长鸿等[13]分析比较了香蕉不同成熟阶段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香蕉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多糖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淀粉和抗性淀粉显著下降,矿物质元素的体外生物可给率也呈上升趋势,成熟度高的香蕉中营养成分更利于人体吸收。李宝玉[14]以营养成分、微观结构、感官品质、风味成分、生产周期等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式会对已成熟香蕉产品的营养成分造成差异。已有对香蕉果实中营养成分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多糖、矿物质、氨基酸、总黄酮等营养成分的差异研究[15-17],鲜见对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的研究报道。为此,本研究对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5个主产区的香芽蕉、大蕉、粉蕉、皇帝蕉、红香蕉5种香蕉果实中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不同种成熟香蕉果实中水溶性VB2、VB6、叶酸含量的差异,以便为人们膳食选择提供合理参考,对香蕉品种选育也有一定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植物材料:本实验选用五大香蕉基地共94份样品,包括广东16份,广西19份,海南20份,福建20份,云南19份。将样品按品种划分为:香芽蕉23份,粉蕉19份,皇帝蕉18份,红香蕉18份,大蕉16份。实验中所用样品均为香蕉果肉,且为成熟可食用状态。
  仪器与设备:W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公司;W2489紫外检测器,美国Water公司;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pH计,上海雷磁仪器有限公司;旋涡振荡器,上海驰唐电子有限公司;超声波振荡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2022V1恒温干燥箱,上海实验总厂。
  主要试剂:甲醇(色谱级,英国Fisher公司),冰乙酸(色谱级,英国Fisher公司),三氟乙酸(纯度99.5%,Tedia),3种维生素标准品(纯度99.5%,英国Lancaster公司)。
  1.2  方法
  1.2.1  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水溶性维生素B2(VB2)按GB 5009.85—2016《食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测定;水溶性维生素B6(VB6)按GB 5009.154—2016《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测定;水溶性叶酸按GB 5009.211—2014《食品中叶酸的测定》中的方法进行测定。
  1.2.2  仪器操作参数  色谱柱为C18柱(4.6 mm× 150 mm,5 μm),VB2、叶酸以0.05 mol/L乙酸钠溶液∶甲醇=65∶35(V/V)为流动相;VB6以甲醇50 mL、辛烷磺酸钠2.0 g、三乙胺2.5 mL,冰乙酸调pH至3.0,过0.45 μm滤膜后为流动相,检测过程中流速为1 mL/min,柱温设置为30 ℃,检测波长设置:VB2为525 nm、VB6为293 nm、叶酸为280 nm,进样体积为10 μL。
  1.2.3  营养质量指数(INQ)  INQ值,即食品的营养质量指数,是指一定单位能量的食品中所含营养素的量[18]。INQ=1时,说明该食品提供营养素能力与提供能量能力相当;INQ>1时,该食品提供该营养素能力高于提供能量能力;INQ<1时,该食品提供该营养素能力小于提供能量能力[19]。其计算公式为INQ = (X÷NRV) / (Y÷Q)(X指一定食物中该营养素含量;NRV指该营养素推荐摄入量;Y指一定食物提供的能量,kJ;Q指能量推荐摄入量)。3种水溶性维生素推荐摄入量参考值(针对18岁成年男性)分别为:VB2为1.4 mg/d、VB6为1.4 mg/d、叶酸为400 μg DFE/d(INQ值与人群性别、年龄有关)。
  1.3  数据处理
  数据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处理,显著性检验采用SPSS 24.0软件对来自不同产地及不同种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維生素进行单因素Duncan’s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地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分析及营养质量评价
  为了解香蕉果实中VB2、VB6及叶酸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及其INQ值与产地间的关系,分别对海南、云南、福建、广西、广东5个产区共
  94份样品中VB2、VB6和叶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以香芽蕉为例),由表1可知,来自5个产区的香芽蕉果实中VB2、VB6和叶酸含量的均值分别为0.058 、0.338、0.010 mg/100 g。其中VB2含量产地间差异不显著,仅海南的略高;VB6含量产地间有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含量依次为: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广东;叶酸含量产地间有的差异也显著,其中产自云南的香蕉果实中叶酸含量为0.013 mg/100 g,是福建的1.6倍。可见,香芽蕉果实中VB2含量不受地理变化的影响,产地差异小,VB6和叶酸含量产地间有的差异显著。从表2可见,云南、福建、海南、广西、广东5个产地VB2的INQ值均>1;5个产地VB6的INQ值均>5,大小依次为:福建>广西>云南>海南>广东;5个产地叶酸的INQ值均<1。可见,5个主产地香蕉果实中VB6的含量可满足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求。   2.2  不同种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分析及营养质量评价
  对香芽蕉、大蕉、粉蕉、皇帝蕉、红香蕉5个种共94份样品中VB2、VB6和叶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由表3可知,皇帝蕉果实中VB2含量为0.077 mg/100 g,高于平均值0.058 mg/100 g,大蕉、香芽蕉果实中VB2含量接近平均值,粉蕉、紅香蕉果实中VB2含量低于平均值;不同种间VB6含量排行为:皇帝蕉>香芽蕉>大蕉>红香蕉>粉蕉,皇帝蕉、香芽蕉、大蕉果实中VB6含量大于平均值0.338 mg/100 g,红香蕉和粉蕉的低于平均值;皇帝蕉果实中叶酸含量为0.014 mg/100 g,是大蕉的2~3倍,粉蕉、红香蕉果实中叶酸含量与平均值(0.010 mg/100 g)接近。由表3还知,不同种间VB6含量无显著差异,VB2和叶酸含量在有的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皇帝蕉果实中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均优于其他4个种。
  由表4可知,皇帝蕉果实中VB2的INQ值最大,其后依次为:香芽蕉>红香蕉>大蕉>粉蕉,可见,皇帝蕉的VB2营养质量最高,大蕉和粉蕉的略低;皇帝蕉果实中VB6的INQ值最高达13.72,平均值也有7.39,说明其VB6的营养质量
  极高,香芽蕉、红香蕉、大蕉的INQ值依次为6.58、5.71、5.15,均能满足人体每日的需求,最小的粉蕉INQ值为3.49,也高于该营养素的推荐量;5个种叶酸的INQ值大小为:皇帝蕉>香芽蕉>红香蕉>粉蕉>大蕉,总的看,略低于人体每日营养需求量。可见,香蕉中VB6的含量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摄入需求。
  2.3  香蕉与其他热带水果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及营养价值比较
  由表5可知,香蕉果实中VB6含量为0.338 mg/100 g,是芒果的2.6倍,荔枝的1.7倍,高于其他4种热带水果;香蕉果实中VB2含量为0.058 mg/100 g,是火龙果的2.5倍,芒果的5倍,VB2含量丰富;香蕉果实中叶酸含量为0.010 mg/100 g,高于荔枝,低于火龙果、芒果和榴莲。可见,香蕉果实中VB2、VB6含量丰富,特别是VB6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种热带水果。比较5种水果的INQ值,香蕉果实中VB6的INQ值为5.60,略大于火龙果,远大于荔枝、芒果、榴莲。表明香蕉果实中VB6含量非常丰富,是人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B6的良好来源;VB2和叶酸的 INQ值低于1,低于人体每日推荐摄入量,需搭配其他食物来满足人体需求。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B2的含量为0.058 mg/100 g,维生素B6的含量为0.338 mg/100 g,叶酸含量为0.010 mg/100 g,这一结果与《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的VB2、VB6、叶酸含量大致相当[20]。对不同产地的香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B2含量的产地差异不显著,VB6和叶酸含量在有的产地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莫毅等[21]研究发现柑橘果实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的含量受到水肥条件、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考虑到香蕉各产地的水肥条件、光照和温度不同,从而造成产地间VB6和叶酸含量的差异显著。对不同品种香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皇帝蕉果实中VB2含量为0.077 mg/100 g、VB6含量为0.369 mg/100 g、叶酸含量为0.014 mg/100 g,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均优于其他4个种。对不同水果中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香蕉果实中VB2、VB6含量丰富,特别是VB6含量为0.338 mg/100 g,是芒果的2.6倍,荔枝的1.7倍,明显高于其他4种热带水果,其INQ值达5.60,表明香蕉果实中VB6的营养价值高,可作为人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B6的良好来源。但香蕉果实中叶酸和VB2的INQ值较低,低于人体推荐摄入量,在日常饮食中应配合其他食物来补充。
  参考文献
  [848]   李玉萍, 方  佳. 中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8): 443-447.
  [849]   杨晨冉, 刘婕琼, 曲  艺, 等. 香蕉国内外评价标准对比及市场现状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1): 80-81.
  [850]   李敬阳, 王甲水, 唐粉玲, 等. 香蕉果实营养差异及其对人体膳食摄入量贡献评价[J].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36(1): 174-178.
  [851]   毛青兰, 王岸娜, 吴立根, 等. B族维生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7, 30(9): 5-7.
  [852]   高向阳, 张  娜, 郭楠楠, 等. 分子荧光差异加标法快速测定蛋黄中VB2的含量[J]. 食品科学, 2017, 38(20): 318-321.
  [853]   Lu C Y, Gao L N, Chen A B, et al. The research and mechanism of extracting vitamin B6 using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J].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0(1): 1-12.
  [854]   李伊宁, 黄昆仑, 姚志轶, 等. 叶酸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 31(9): 1-13.
  [855]   谢江辉.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香蕉[J]. 果树学报, 2019, 36(10): 1429-1440.   [856]   杨  宇, 金  鑫, 李长江, 等. 香蕉不同生长期镁和锌营养特征研究[J]. 中国果树, 2018(3): 50-53.
  [857]   刘中英, 王春芳, 曹兵海. 香蕉叶与香蕉全株营养成分和单宁含量的比较分析[J]. 饲料工业, 2014, 35(1): 32-33.
  [858]   洪佳敏, 何炎森, 郑云云, 等. 香蕉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0): 176-181.
  [859]   盛占武, 馬蔚红, 高锦合, 等. 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食品科学, 2010, 31(9): 263-267.
  [860]   赖长鸿, 王忠合, 王  军, 等. 香蕉成熟度对香蕉粉中营养成分及功能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16, 41(7): 92-96.
  [861]   李宝玉.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蕉产品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 37(15): 100-106.
  [862]   陈平生. 四个品种香蕉抗性淀粉的特性及其在后熟期间变化规律的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863]  陈海强, 杨公明, 梅为云, 等. 不同品种香蕉果实成熟期主要营养与功能成分含量变化[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41(22): 24-28.
  [864]  李军祥, 李元亭, 黄永红, 等. 亚热带水果与北方水果营养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9): 24-25.
  [865]   梁水连, 吕岱竹, 周若浩, 等. 香蕉中5种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及营养评价[J]. 食品科学, 2019, 40(24): 241-245.
  [866]   Abdollahpour Ibrahim, Nedjat Saharnaz, Salimi Yahya, et al. The role of dietary antioxidant index and 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 in MS onset: finding from an Iranian population-based incident case-control study[J].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2020(9): 1-8.
  [867]   杨月欣, 中国食物成分表[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
  [868]   莫  毅, 张  燕, 陈柳裕, 等. 影响柑桔类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J]. 现代园艺, 2018(2): 5.
  责任编辑:沈德发
其他文献
摘 要:胶乳中的蛋白质对橡胶生物合成、胶乳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但总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及其年度变化未有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种植的少花橡胶、光亮橡胶、巴西橡胶野生种和栽培种共13份种质为对象,于2018—2019年对总蛋白质含量及其年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乳总蛋白质含量为0.147~0.174 g/kg,在种质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总蛋白质含量
对新疆双峰驼乳酪蛋白分别进行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单酶和双酶联合水解,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产生的马尿酸含量进行检测,测定水解产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摘 要:为研究不同木薯品种的鲜食加工适宜性,以12份食用品种(系)为材料,加工成蒸木薯、木薯汁、木薯羹进行品质特性鉴定和感官评价,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手段综合评价各品种(系)适宜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5个蒸木薯品质评价性状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色度值a*、色度值b*、纤维感、综合评价、弹性、硬度和胶着性起主要作用;10个木薯汁品质评价性状提取了3个主成分,色泽、组织状态、pH和
本研究对“十五”至“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主要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并与同期国审、冀审抗虫棉品种相比对,深入分析山东省审定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变化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十五”至“十三五”的20年间,山东省共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品种116个;鲁审早熟棉、中早熟棉和杂交棉三大类型抗虫棉品种的纤维品质以杂交抗虫棉最好,整体上略优于同期黄河流域国审抗虫棉品种;鲁审抗虫棉Ⅰ型(高产优质型)、Ⅱ型(普通优质型)、Ⅲ型(普通高产型)品种占比分别为0.86%、32.76%、64.66%,“十三五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和牛常乳的乳清蛋白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再通过基因本体论功能注释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分析其功能及差异。结果表明: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的二级结构存在差异;随着泌乳期的延长,二者的乳清蛋白二级结构含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驴乳较牛乳参与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通路更为丰富,且驴常乳作用最为明显,更有益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干旱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解析花生抗旱分子调控机制,培育抗旱花生品种对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在花生抗旱性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表明花生的抗旱性鉴定方法主要有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盆栽试验和旱棚鉴定池;发芽指数、幼苗鲜/干质量、相对植株鲜质量/干质量、饱果率、百仁
为探索适合我国南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6个土壤镉浓度水平(分别为不施镉、1、5、10、25和50mg·kg-1)和4个土壤水分水平(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60%、90%和100%),研究了土壤水分和镉浓度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生长及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土壤镉浓度对甜高粱生长均存在显著影响(P<0.001),且土壤水分和土壤镉浓度存在显著互作(P<0.001)。当土壤水分
对红原县龙日坝某养羊场发病羊只,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诊断,确诊是泰勒虫病。在藏绵羊体内检测到吕氏泰勒氏虫和尤氏泰勒氏虫。建议通过在发病季节藏绵羊舍饲饲养,定期使用双甲脒、辛硫磷药浴或注射伊维菌素控制体表寄生蜱来预防泰勒虫病的发生。
从草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角度阐述了伊犁河谷草地资源的类型特点、利用现状,分析了伊犁河谷草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草地产草量在季节和年度间不平衡,草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探讨影响草地资源生产力的驱动机制,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中加强草地资源管理,建立牧草种子基因库和筛选乡土草种,实施草地生态修复建设,强化草地生态监测和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等相应对策。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KNO3溶液对7种自然老化的燕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燕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燕麦种子的萌发指标对于不同浓度的KNO3和NaCl浸种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P<0.05)。NaCl和KNO3溶液浸种严重抑制了老化的青引1号、林纳种子的萌发,对其他品种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KNO3溶液对于老化燕麦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强弱顺序为:青海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