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各州发展不平衡性分析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表明,青海省六州经济发展不均衡,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州的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矿产资源储量分布不均,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存在差异,知识发展差异明显等造成的。青海省各州协调发展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缩小知识发展差距。
  【关键词】地区差距;青海省;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总体上看,青海省的六个州中发展最好的是海西州,其人均GDP水平以达到天津的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较高,已经主要是工业社会,农业所占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海北、黄南、海南三个州,人均GDP大体相当于江西、甘肃的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还略低于西部平均水平。最落后的属果洛玉树两个州,这两个州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受教育程度很低,农牧业依旧是这一区域的主体。另外,这两个州是全省生态重要性最高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最落后的区域。青海省的六个州的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还有一部分处于生态恶化区域,而这些生态条件恶劣的区域恰恰是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高寒区域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地区,贫困发生率达到36.7%;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贫困发生率达到33.22%;沙漠化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达到
  13.66%。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贫困地区人口由于生产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导致他们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严重。
  二、知识发展水平有差异
  地处西部偏远地区,青海省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青海省全省平均文盲率为18.03%,远高于同一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6.72%。青海省的六个州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更落后,玉树州的文盲率高达43.77%,是同一时期全国平均水平的6.5倍;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的文盲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但比较其他州而言海西州的文盲率略低一点。六州内存在的这种差异,与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大体相当,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高的州发展水平也高,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低的州发展水平也低。各州人均受教育年限的长短,反映该地区基础教育、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普及程度的州际差异,也体现了各州的人口在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别。就总体而言,一个地区的人口对教育的投资越多,人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适应和参与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差异明显
  2007年青海省的基础设施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8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主要优势指标有人均公路长度、人均铁路长度和人均耗电量。对各州而言,除邮电业物总量、实施的科技项目数各州之间差距较大以外,其他各类学校总数和各类医疗机构总数等基础设建设规模基本与各州土地面积、人口规模相称。这表明了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资政策总体上是均衡公平的,但基础设施的具体利用率各州各有不同,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州基础设施的利用率相对较好。如海西州共实施科技项目90项、投入科技经费3165万元,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5项,州级科技成果10项;虽然海南州只实施了27项科技项目,但全年(2009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8期,培训农牧民12620人(次)、科技咨询700人(次)、发放藏汉两文科技资料35134份、科普宣传87次,落实科技项目27项,资金732万元。
  四、青海省各州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投资项目、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贯彻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准入标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第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针对果洛玉树两个州继续进行组织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针对海北海南为主的其他州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抓紧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海西州则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第三,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缩小知识发展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知识发展水平,经济减贫依赖于知识减贫,通过知识扶贫,教育移民,逐步缩小各州的知识发展差距。
  参 考 文 献
  [1]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李建建,苏宏文,黄茂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童旭光,鄢一龙,胡鞍钢.青海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实证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2)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房地产业的成本控制,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立项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和组织实施阶段。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业实施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各环节成本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房地产业;实施阶段;建设管理  一、招投标环节  招投标环节,包括投标单位的选择、招标文件的编制和评标定标。这个环节成本控制的重点是招标文件的编制。工程招标是造价控制的起点,工程招标文件是造价控制的总纲。招标文件除
【摘 要】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1年广东省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广东省的生产总值的影响,探讨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广东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增长率;产业结构;多元回归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结构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决定的。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早
【摘 要】本文首先在分析平顶山市房地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理论构建,确立了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对我市房地产业与经济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科学发展,房地产业发展的健康与否首先要看它的发展是否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房价合理与否首先要分析房地产价格与当地居民家
【摘 要】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侵占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民收入增加而侵占财物的数额也在不断的增大,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由于没有侵占罪的立法规定给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根据我国罪刑法定的原则,我国  1997年刑法规定了侵占罪,但由于立法的的表述过于粗糙,而司法解释又相对滞后,在实践中的操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于本罪的立法仍需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侵占罪;立法完
【摘 要】《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中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的性质是间接责任还是共同侵权责任,或者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在学界存在着争议。本文从这一争议入手,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性质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并明确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关键词】不真正连带责任;共同侵权;间接侵权;网络服务提供者(ISP)  一、提出问题  关于《侵权责任法》第36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性质,有以下
价格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当前,中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农产品和基本生活用品价格持续性上涨的局面,如何遏制价格快速上涨已经成为当前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预防和制裁大量的价格违法行为又是重中之重。同时价格犯罪行为又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在世界范围内各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均明确用刑法手段惩治价格犯罪。本文旨在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价格犯
期刊
【摘 要】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还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手段。本文尝试建立较为全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  【关键词】区域自主创新;指标体系;多元统计分析  郑州市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及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尤其是刚刚获得正式批复的国家级战略“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备受关注,我们将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长久以来被视为刑法规范的缺陷,为众多学者所诟病,但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在认真分析模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左的观点,刑法规范的模糊性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正
【摘 要】物权法的制定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其发挥的功能也是有口皆碑的。而本文所提及的占有制度则是物权法的重要制度之一,虽然第十九章只有寥寥数个条文对此予以规定,但是却具有深远意义。鉴于占有保护制度是占有制度的核心,本文拟对占有保护进行分析并探讨。  【关键词】物权法;占有制度;物权法保护  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于确定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具有重要作用,即“万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