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细细翻看我国最近十年的政策文件,就会发现大部分内容都在强调创新,2015年提出双创。因为创新可以革新人的思维,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创新能力提出的背景,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调查现在创新存在的阻力和问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探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一、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我国甚至世界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不管是哪一方面需要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才能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换言之,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又为何培养这类型人才呢?因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法规,更是高校内部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 探究背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经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最早提出的。我们这个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其不但要求人适应新的社会先进生产力,还要求各大中专院校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党于2011年提出把创新创业作为全民发展的核心点。强调社会公民摒弃以前的“铁饭碗”的旧思维,不要集中扎堆考国家公务员,努力用自己的新兴思维探索现在人们未深入接触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为各大学题词,都是希望教育界可以集中精力探究出新的培养路径。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对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不断革新也成为我们所需要面对的当务之急。
  三、 创新意义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刻,各项指标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同时这个时段又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要关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另一方面,我国正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挑战,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物产资源的逐渐匮乏,生产模式的更新,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发展渐渐乏力,这对我们的科学技术和创新型人才的储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高校的教育模式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四、 现存问题
  (一) 基础薄弱
  中国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有道家的思想盛行,“中庸之道”是我们当时社会贤士参与国家事务的遵循守则。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但这个思想依然给中国高校的创新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我国高校一直努力遵循国家政策对各专业进行创新,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效果并没有很突显。因为高校教授级别的老师并没有完全融入现在的时代特点,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孔夫子式教学,将自己丰富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仍旧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打开。
  (二) 应试限制
  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由隋炀帝创立,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最后成为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唯一手段。而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题型都是死记硬背型题目,比如其中我们所说的论述题,题目是给一篇文章的一段话,要求考生默写之后的課文内容。这些题目都是要求考生对已知的知识进行传承而不是对未开发领域进行探索。这种考试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平时的升学考试,甚至在高校,期末的期末考试也都是这种形式。这些都限制了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三) 投入太少
  国家在轻工业、重工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国库不断充实,国家政策将重点放在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上,而忽略了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投入。在我做问卷调查时,有很多人都反映国家在科研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但我们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就会发现差距特别大。由于科研经济方面的限制,科研人员在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阻力。
  五、 解决对策
  (一) 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我们国家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加深,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高校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领域,它要以培养高层次的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教育目的。基于此,我们高校更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把教育界最新的理念渗透到各专业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要从之前的传统灌输式转为启发式,将教师的地位改为主导,学生是全班的主体,是课堂的主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自己一定要紧跟潮流,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只有自己身上具备这种能力,才会在无形中影响自己的学生。当然,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输入中,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
  (二) 调整评分机制
  高校应该大力鼓励评分机制创新。比如在生物专业,我们之前的毕业学分是根据自己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以及实践活动构成的,其中实践学分只有两分,除此之外,像创新科研等都没有学分。我们学校现在就应该进行大力改革,把之前的纯粹的数制改掉,把更多的权力下放到代课老师手中,如果学生在哪一方面比较有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们在特长方面专心发展。要求只要他们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到学分之外,也可以把他们其他方面的成就兑换成学分加入总成绩中。最后的高校奖励条件也可以加一条创新成绩。
  (三) 加大经济投入
  学校积极鼓励教会学生进行创新,不是单单给他们提供场地就可以的,更要给他们提供经济援助。因为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购置仪器设备,更要保证科研人员的生活有物质性的保障。所以国家应该在原有的占比基础上再加百分之十,并且政策上更多地支持学校与各地区企业、工厂建立联系。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六、 结束语
  培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各大政策不断强调的重点。因为一个民族需要进步发展,那就需要创新作为灵魂来引导,作为动力来促进。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高校青年的指向标,需要用创新武装。国家发展依靠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依靠高校青年的创业来推动。
  参考文献:
  [1]尹业宏,龚伟,吴程伟,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究[J].科教导刊,2016,(36):11.
  [2]谢纳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多维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5,(8):89-90.
  [3]郑皓.药理学教学改革及其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11):12.
  [4]李乾文,周建.江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6,(3).
  作者简介:
  戴鹏,刘海燕,林朵朵,乔辉,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协和学院。
其他文献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与思维并重的学科,逻辑方面要求学生要能够做到前后呼应,有理有据,思维层面则需要学生能够有效整合,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清晰明确表达观点。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让学生重视数理,并可以用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数理,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能力;培养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典型问题:一看就
柏辽兹声乐套曲《夏夜》是根据戈蒂埃的诗歌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这组套曲一共是由6首歌曲组成,这6首歌曲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音乐表达方面都表现的非常完美和灵巧精致。
【摘 要】计算教学属于数学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深入学习数学和其他理科学科的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需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能力高速发展和具有极强可塑性的机遇,通过日常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计算能力的提升“保驾护航”。  【关键词】好习惯;学生;计算能力   从数学角度来看计算能力是归纳与转化能力的表现,即为将复杂、抽象的数字或表达式通过数学方法转换成能理解的数学式子的能力。小
平屋文学社是浙江省上虞市春晖外国语学校,传承春晖文化,实践“学在春晖”的使命,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学校个性化社团建设的品牌社团。
那个大年之夜,冰雪遍地。半夜时分,响起了零落的鞭炮声。我心里有事,早早地就醒了。有饺子过年,没有饺子也要过年。父亲起来了,点燃了油灯,给祖先的牌位烧香烧纸。趁着这个机会,我拎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教授HSK(五级)阅读考试的经验,对收集到的样卷和调查问卷加以分析,列出留学生在阅读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拟对以上内容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缅甸留学生;HSK(五级);课堂阅读;课外阅读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缅甸留学生HSK(五级)两次正式考试(考试时间分别为:2014年11月8日和2015年5月16日)和三次考前模
人们一直寻求用一种乐器来模仿其它类乐器的音色,或在一种乐器上演奏出多种音色,电子管风琴使人们实现了这一梦想。作为一个可以演奏多种音色的乐器,如果在即兴演奏与变奏中
麻城石材产业发展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规模企业达到110家,投产企业179家,从业人员5万人,2019年工业用电量10.5亿度,企业直接税收4.16亿元,板材产量占全国20%,是名副其实的行
红尘俗世,芸芸众生。每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像爱情、家庭、事业、友谊等都无法割舍,所以肩头的重墒越来越沉重,心灵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有人把压力归结为“六子”:太看重位子,总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