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耕层土壤过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iu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宿州市作为皖北地区重要粮食产区,近几年积极推广实施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的措施,对改变农业生态环境、土壤结构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经过多年的秸秆还田,也出现还田量过大和方式不合理导致耕层土壤过松,影响小麦玉米的生长等问题。该文分析了耕层土壤过松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秸秆还田;耕层土壤過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3-04-0043-2
  1 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宿州市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约645万t(可收集量约484万t),其中小麦秸秆315万t、玉米秸秆230万t、大豆秸秆25万t、棉花秸秆22万t、果树枝13万t、其他作物(花生、油料、山芋、小杂粮等)秸秆40万t,秸秆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以来,我市全面实行秸秆禁烧,还田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2017年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5%,主要利用方式有秸秆还田、青储饲料、食用菌培养料、秸秆发电、秸秆造纸、秸秆固化等方式。其中秸秆还田量约415万t,占64.3%,秸秆非直接还田利用占20.7%,包括秸秆发电40万t,占6.2%;秸秆饲料32万t,占5%;秸秆固化等能源化利用12万t,占1.9%;食用菌培养料3万t,占0.5%;高温堆肥和有机肥生产6万t,占0.9%,工业化利用40万t,占6.2%。其余15%用于传统能源,自然堆放等。
  2 秸秆还田对宿州市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秸秆还田对培肥地力的作用 2012—2014年,宿州市土肥站在淮河种业试验田进行麦草玉米秸秆连续3年全量还田试验,与对照相比,淤土土壤还田前有机质16.4g/kg,还田2年后有机质达到18.1g/kg,增加10.4%,还田3年的有机质达到19.7g/kg,增加20.1%,容重下降0.12g/cm3,总孔隙度增加3%,田间持水量提高3.5%,说明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抗旱能力效果显著。
  2.2 还田秸秆的腐解进度和对苗情的影响 2016年1月21日,宿州市农科院组织有关专家对“麦玉轮作制度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小区定位试验基地进行现场测评。试验设7个处理4次重复,指示品种华成3366,前茬玉米为隆平206。小麦、玉米秸秆全还田的单株分蘖数达2.5个,叶面积指数0.59,单株干重达0.042g,次生根条数达4.75条,秸秆腐解率达75.8%,均为各处理最高。比对照1(小麦、玉米全不还田,常规施肥)叶龄高6.6%,叶面积指数高118.5%,干重高90.9%;比对照2(小麦、玉米全不还田,不施肥)叶龄高10.9%,叶面积指数高195.0%,干重高223.1%。由此可见,在试验地较好的生产条件下,经过3个多月,秸秆腐解情况较好,对麦苗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3 秸秆全量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一是为病虫害的越冬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据宿州市植保站调查,秸秆还田为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等害虫创造了适生环境。前茬小麦长势好、秸秆还田量大的玉米田二点委夜蛾幼虫量大,翻耕灭茬、焚烧灭茬的玉米田几乎没有幼虫,在同一块地,麦秸、麦糠覆盖物多的地方虫量多,反之就少。二是土传、种传病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同时大量未经过处理的植株病残体直接混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病原菌数量累积增加。据统计,近几年小麦全蚀病在我市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发病范围逐年扩大,2013—2015年发病面积分别为162hm2、240hm2、1400hm2,发病范围由2013年的4个县(区)20个乡(镇)扩大到2015年的5个县(区)48个乡(镇)。三是发病种类增多,一些老病害卷土重来。据资料记载,在2000年以前的25年间,小麦赤霉病在宿州市中度(3级)以上流行的年份仅2次,发生频次极低。但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品种更新、气候的变化,其流行频率明显增加,截至2012年的12年间,形成中度以上流行的频次达3次。2015年在本市中等发生,发生面积达20.2万hm2,2015年本市不仅小麦赤霉病发生普遍,同时小麦蚜虫、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等多种病害叠加发生的现象严重,据统计,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发生面积分别为5.1万hm2,6.0万hm2,比2014年分别增加97.17%、100%。小麦蚜虫发生面积31.1万hm2,占种植面积的70.88%,为4级发生。
  2.4 生产实际中秸秆还田的影响调查 我市玉米—小麦轮作区。主要是前茬玉米秸秆还田,影响后茬小麦播种;玉米免耕直播技术较为成熟,基本不受小麦秸秆还田影响。灵璧县54户问卷调查中,11户反馈小麦田块受到影响,占总数的20%;埇桥区5个农户、1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显示,小麦田块受影响比例约占10%。
  3 宿州市耕层土壤过松产生的主要原因
  3.1 气候因素 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良好的秸秆还田效果需要适宜的气候、墒情和碳氮比等。我市地处北方,降水年度和时空分布不均,秋收秋播和夏收夏种时常遇干旱或连阴雨天气。秸秆还田后,遇干旱天气易导致耕地失墒过快,秸秆难以腐解;秸秆还田中,遇连阴雨、土壤过湿,配套机械在田块中难以前行,秸秆粉碎不到位、分布不均匀。
  3.2 耕地因素 一是先天问题。宿州市北部砂质潮土面积大,其土质松、结构差,风蚀水蚀严重;中南部地带黏质潮土、砂姜黑土整地质量差,土质黏重、耕性较差、适耕期短、失墒较快。二是后天问题。一方面,浅旋耕、免耕直播面积不断扩大,耕作层逐步变浅,据调查,目前我市土地耕作层多在13~15cm左右;另一方面,技术规范没有执行到位,特别是一些地方,在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时,片面追求速度,未能完全按照规范操作,导致还田秸秆仅浅旋于耕地中,不能有效腐解。多年的还田秸秆大量堆积在较浅的耕作层中,容易导致土地“泡沫化”。   3.3 装备因素 秸秆还田操作中,应将秸秆粉碎至长度小于5cm,抛撒均匀、耕翻深度20cm以上,小麦播后要压实压紧。实际生产中,囿于大型配套农机欠缺,导致耕翻深度不够、有些农田耕种后没有进行镇压,有的镇压效果較差,大量秸秆浮于地表或浅表耕层。
  3.4 茬口因素 我市多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连作,复种指数高、农时紧,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立即种植后茬,留给秸秆腐解的时间不够。如玉米多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玉米收获10d后即播种小麦,此时玉米秸秆分解率低,大部分秸秆残留在耕地中,几乎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同时腐解。
  4 对策建议
  秸秆还田具有增加作物产量、减少肥料投入、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土壤、作物抗逆性等作用。目前,秸秆还田仍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是治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重要措施。秸秆还田逐步被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机装备较好的种植大户接受。虽然秸秆持续全量还田和还田方式不当,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耕层土壤过松,容易产生播种质量差,小麦、玉米缺苗断垄,病虫害加重等问题,但是两权相害取其轻,任何事物都有正反2个方面,不能因耕层土壤过松否定秸秆还田的巨大贡献,应在生产实践中逐步解决耕层土壤过松这一新问题。
  开展秸秆还田工作,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组成,是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耕地土壤改良、培肥和治理修复的必然选择,是大势所趋、耕地所需、人心所向。进一步完善秸秆还田举措、破解耕层土壤过松问题,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合力推进。
  4.1 强化政策驱动 研究出台政策,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秸秆还田的积极性、能动性,摸清现状、查明问题,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制定防止土地“泡沫化”对策,使秸秆能下地、技术能到位、隐患能排除。树立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探索政府支持、社会化组织参与等多种运作方式,构建科学化、标准化、组织化的秸秆还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现有政策的杠杆作用,引进、消化、集成大型先进配套农机,补齐秸秆还田农机短板。
  4.2 拓宽秸秆利用渠道 推进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因地制宜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减少秸秆的直接还田量,变废弃物为资源。我市应积极引进秸秆制浆、秸秆制板、秸秆发电和秸秆固化等工业化利用项目,同时积极发展秸秆饲料化,秸秆有机肥等生物循环利用。
  4.3 强化服务举措 一是加强技术支撑。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关键技术,及大型配套机械推广力度,提倡秸秆适量还田,以一季不超过4500kg/hm2为宜。二是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种地与养地结合,压缩秸秆直接还田量。在小麦—玉米(大豆)轮作区,适当调增大豆种植面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三是优化种植方式。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动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展农田土地深耕深翻,改良土壤性状,促进还田秸秆腐解,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在小麦—玉米轮作区,推广小麦宽幅宽行播种和免耕覆秸种植技术。四是落实秸秆还田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做到秸秆粉碎,抛洒均匀,墒情适宜,播种后进行镇压,减轻秸秆还田对出苗的影响
  4.4 开展协同攻关 秸秆还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秸秆还田效果,破除耕层土壤过松等问题,需要政府、推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等方面协同,针对秸秆持续、全量还田出现的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改进宿州市不同区域、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土壤类型,适宜的秸秆还田机械、数量和技术。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分析了凤台县2017年小麦的生产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抗灾生产意识、选好用好小麦品种、推广绿色高效技术、防控麦田渍害和加强秸秆还田技术试验示范等方面提出了生产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麦;生产分析;凤台县;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5-0038-03  2017年凤台县小麦播种面积4.49万hm2,与2016
为探明20%吡蚜·噻虫胺悬浮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了解该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其使用技术,2015年在安徽省泾县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旨在
摘 要:该文通过开展棉花轻减化施肥试验,研究了基施不同类型的包膜型控缓释配方肥及常规施肥对棉花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质包膜型控缓释配方肥施肥模式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凹凸棒粘土包膜型控缓释配方肥施肥模式处理产量次之,产量相近;采用基肥施用控缓释配方肥加一次追肥模式的简化施肥能够保证棉花产量,提高收益和肥料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  关键词:棉花;轻减化施肥;试验  中图分类号 S
摘 要:该文介绍了镇糯20号的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并提出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机播秧、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为镇糯20号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镇糯20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4-0035-02  镇糯20号(原名“镇稻622”)属迟熟中糯品种,由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丰乐303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好、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播区域推广种植。该文介绍了丰乐303的选育
摘 要:在项目核心示范区进行了连片24hm2的“烤烟-晚粳”种植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增产明显,比“早籼-晚粳”增产3168kg/hm2,比“烤烟-晚籼”增产1054.5kg/hm2;经济效益高,比传统双季稻合计增加纯收入33795元/hm2,“烤烟-晚粳”种植模式优势明显。  关键词:烤烟;粳稻;轮作示范;总结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在阜南地区推广种植的夏玉米新品种,2017年开展了夏播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玉米品种有郑单958、隆平206、裕丰303、鲁单9088等。其中,郑单958、隆平206综合抗性最好,可在当地继续大面积推广;浚单20抗倒伏性一般,且不稳定,建议减少种植面积。  关键词:夏播玉米;新品种;比较;阜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淮北地区高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由于多年重茬连作,土壤板结、盐碱化、土传病害逐年加重,造成严重减产。该文结合老菜地土壤改良,以及番茄、吊瓜的生长习性,提出了番茄、吊瓜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改善了土壤生态,克服了连作障碍。  关键词:番茄;吊瓜;高产;轮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8-0027-02  高岳省级现代
摘 要:以构树、榆树、金钟花和锦带花4种抗风性良好的树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树种枝条在冬季休眠期含水量变化和临界含水量与其对失水的忍耐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季休眠期的构树、榆树、金钟花和锦带花4种树木,其枝条含水量先下降后上升,2018—2019年在保定地区,构树、锦带花、榆树和金钟花休眠期枝条失水主要集中在1月30日至2月19日。4种枝条在冬季休眠期间,枝条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与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摘 要:通过调查屏南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种子植物区系,结果表明:福建屏南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可划分为9个植被型,14个群系,18个群丛。保护区内种子植物主要由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壳斗科、樟科等组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起源为主。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种子区系;屏南县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2-0055